蛮夷戎狄的由来
Posted 小国
篇首语:幽沉谢世事,俯默窥唐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蛮夷戎狄的由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蛮夷戎狄的由来
春秋时期,中国分为华夏和戎、狄、蛮、夷,各诸侯国经济文化上较先进而自称华夏,他们把较为落后的小国或部称之为戎、狄、蛮、夷。 有些戎狄蛮夷居住在远离华夏的地方,但也有不少是和华夏紧密相连,或是错杂在一起的,按他们居住的方位称作: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北戎、山戎分布在今河北和辽宁等地;姜戎、陆浑之戎本在今甘肃一带,后来被迫迁徙到今豫西;周的南面有扬拒、泉皋、伊洛之戎;鲁的西境也有戎人,在卫都的城墙上可以望见戎人的村落;晋国的周围都是戎狄人,故《左传》说:「 ”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 狄分为白狄、赤狄和长狄。白狄在今陕西一带,白狄别种的鲜虞、肥、鼓则在今河北的西部、中部;赤狄中有潞氏、留吁、铎辰、东山皋落氏、廧咎如,都分部在今晋东南一带;长狄之名见于《左传》,具体情况不详。 夷分布在今山东、安徽、江苏北部一带。莱夷在齐的东面,淮夷分布在淮河中下游。《左传》中提到东夷,《论语》中提到九夷,大约都是居住在今山东一带的夷人。 见于《左传》的小国介和根牟,即东夷人所建立。诸夷中以淮夷为最强大,并不断和鲁发生冲突,《诗经》的《泮水》即为歌颂鲁僖公战胜淮夷而作。淮夷还参加楚主持的盟会,又随楚伐吴。莱夷和齐是世仇,《左传》中齐伐莱的记载甚多,最后为齐所灭。 群蛮和百濮居于楚之南,楚与晋战于鄢陵,蛮人也出兵随楚。濮在江汉之南,或说在今云南一带。秦汉时蛮族以盘瓠﹑廪君﹑板楯三者最大,居住在武陵郡、长沙郡﹐又称「 ”武陵蛮”或「 ”长沙蛮”﹔其地有雄、樠、辰、酉、武五溪﹐故又有「 ”五溪蛮”之称。 戎和狄主要分布在今黄河流域或更北和西北地区,据载戎狄多为「 ”披发左衽”。《左传》中姜戎「 ”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货币不通,言语不达”,这种生产习惯、礼俗、语言的差异,把戎狄和华夏区分开来。但差别并非都标志着民族的不同,如戎人中有姜姓、姬姓之戎,显然他们和周人本为同族人,只是出于历史或文化程度的原因,使他们分道扬镳。尽管戎狄和华夏在文明程度上有差距,但这对彼此交往并无太大妨碍,周王曾娶狄女为后,晋献公、文公都娶戎族女子为妻。 春秋早期,戎狄蛮夷势力很盛,中原的华夏诸小国受其威胁比较严重,即使晋、齐等大国也经常遭到戎狄的侵袭。从春秋中期开始,华夏各国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通过称霸而相互联合,增强了对戎狄的防御能力,不少的戎狄渐渐地被华夏所征服。如在今山西河北境内的赤狄、白狄大部分为晋所灭,齐灭莱夷,秦灭掉西戎的小国,楚国吞并了数量甚多的蛮人或濮人的小国。 由于各族长期和华夏聚居在一起,经过不断的相互影响,文化礼俗等方面的差别日趋减少。到春秋末年,原来散居于中原各地的戎狄蛮夷差不多都已和华夏整合在一起,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 「 ”蛮、夷、戎、狄”早期没有歧视和侮辱性的含义,但随着少数民族对华夏的威胁日益严重,「 ”南夷与北狄交, 中国不绝若线”,华夏的民族意识和危机感逐渐强烈, 夷夏之间开始划出了明确的界限,「 ”蛮、夷、戎、狄”的称谓也逐步被赋予了歧视和侮辱性的内容。如今东夷已经完全汉化;西戎部分则西迁或被吞并;南蛮的百越,云南的少数民族都算,包括越南;北狄已不存在,鲜卑等民族已被融合。相关参考
战国时期华夏诸国的周围分布有许多蛮夷戎狄。靠近中原地区的戎狄,先后被韩、赵、魏、秦并合,遂与华夏族融合。东夷、淮夷也为齐、鲁等所融合。南方越族的许多地方成为楚国领地。较远的如北边的林胡
西周地方政府的组织,曾有五服、五等的说法。所谓五服,就是依据诸侯封地的远近,分封为甸,侯,宾,要,荒五服。服就是服事天子之邦国。《荀子·正论篇》云:封内甸服,封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胡阿祥认为,民以食为天,当「”食”为果腹时,是生存的需要;而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时,就上升到「”文化”了。「”食”之为「”文化”,如蛮夷「”不火食”,戎狄「”不粒食”,华夏既「
五胡乱华可以说是华夏民族的第一次大劫难,一个个操着不同语言、高鼻深目的蛮夷戎狄一波波涌入中原大地,杀向华夏。晋室南迁、衣冠南渡,被朝廷和精英阶层抛弃的底层民众如羔羊一样被人宰割,黄河之滨尽为丘墟,宛如
周宣王五年至三十九年(公元前823——前789年),宣王命周军于西北(今陕西、山西、甘肃一带)、东南(今江苏、安徽、湖北一带)进攻戎狄和蛮夷的战争。共和十四年(前828年),周厉王死于彘,太子静继位,
你真的了解“戎狄”是什么民族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前文我们多次提到与周人互动的“戎狄”,那么,这些所谓的“戎狄”到底是什么群体呢?因为周与戎狄的战争贯穿了整个西周春秋历史,然而不少资料对于
前文我们提到,后稷诞生本是《诗经》里独立的祖先传说,与五帝的关系是战国附会上去的。周人起源与西北地区,甘肃泾水、陕西渭水、山西汾水都可能是周人诞生地,但具体发源于何处则不得而知。这样一来,我们重新读《
楚国的力量来自哪里呢?正是来自楚国的蛮夷性。虽然被称为蛮夷一直使楚国很不满意,但是不得不说,在楚国的高层政治中,一直存在着强烈的蛮夷习气。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弑君传统”。公元前740年,第代熊通杀死
楚国在周朝一直是一个尴尬的存在,他们起初臣属于周,却因远离中原文化圈,得不到中原各国的认可,始终被当作蛮夷看待。但楚人并没有因他人的轻视也自暴自弃,他们以丹阳为立足点,向南发展,最终成为了雄踞南方的泱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强势王朝,对周边蛮夷形成了长达四百年的压制,确保了中原百姓不再遭受蛮夷的侵扰。在军事领域上留下了封狼居胥和燕然石勒的辉煌军功,在外交领域留下了凿空西域和建立西域都护府,那么汉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