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燕昭王不死,燕国能否灭掉齐国

Posted 齐国

篇首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假如燕昭王不死,燕国能否灭掉齐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假如燕昭王不死,燕国能否灭掉齐国

燕国,是战国七雄中历史最悠久的诸侯国。燕国始封于周武王时期;虽然齐国与燕国同时被封,但战国时期的齐国是田齐而非始封的姜齐;楚国被封诸侯是在周成王(周武王之子)年间;秦国是在东周时期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才被封的诸侯;而韩、赵、魏三家是分得晋国被封诸侯的。 虽然燕国是历史最悠久的诸侯国,然而纵观整个春秋时期乃至战国中前期,燕国都是默默无闻的。导致春秋五霸中比较英明的五位君主里,都没有燕国的份。 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也是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为提升自身实力,纷纷发起变法改革。废井田、开阡陌、发展经济、奖励军功等等。而燕国则一直默默无闻,恪守旧制,奉守所谓的的王道,导致国家十分落后。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当然燕国也不例外。 公元前314年,燕国太子平与将军市被因不满燕王哙将燕王的君位禅让给相国子之而起兵反抗,燕国陷于内乱。此时的齐国以帮助太子夺位之名,率「 ”五都之兵”攻打燕国,实为趁火打劫。一举打进燕国国都蓟都,逼死燕王哙,诛杀子之、太子平。齐军在燕国「 ”毁之宗庙,夺之重器,尽收燕府之财宝”,燕地三千余里,大半都被齐国占领。最后迫于其他诸侯国的压力,齐国才得以收手。 燕昭王还是在赵武灵王的协助下才得以继承这个残破不堪、几近一片废墟的国家。然而燕昭王在经过28年的苦心经营后,终于使得燕国经济繁荣,福库充盈。此时燕昭王动员全国兵力,联合其他诸侯国,命乐毅统帅,开启了复仇之路。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乐毅伐齐”。 公元前284年,在乐毅的统一指挥下,五国联军浩浩荡荡的开往齐国。齐湣王得到消息后,亲率大军在济水以西(在今山东省济南西北)与联军决战。 齐湣王大败,率领残军逃回齐国都城。于是乐毅就遣返远道参战的各路诸侯军,独率燕军追击齐湣王。而此时的齐国精锐已失,全国一片慌乱。燕军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境,齐泯王也在退守莒城后被楚将淖齿杀害。乐毅在齐国奋战5年,连下齐国70余城。齐国境内只剩下莒和即墨两城没被燕国占领,燕军在齐国境内抢夺大量珍宝财物、宗庙祭器并运回燕国。 然而就在齐国即将灭亡之际,燕昭王去世。此时即墨守将田单得知新继位的燕惠王在做太子时就与乐毅不和,就派人对燕国实施反间计。燕惠王果然中计,就派骑劫代替乐毅。乐毅害怕回国后被杀,便向西去了赵国。 骑劫哪是田单的对手,田单一边加固城防,一边用计煽动齐国军民复仇情绪。在时机成熟后,利用火牛阵大破燕军,一举收复了被燕国占领的70余城,把燕军彻底赶出齐国境内。田单击退燕军后,立即恭迎齐襄王返都,齐国光复。 乐毅伐齐的失败,让人叹惜不已。燕昭王忍辱负重28年,只为有朝一日能灭掉齐国。然而在这大功即将告成之际,燕昭王骤然离世,昏庸的燕惠王继位,使得燕国多年的努力付之一炬。 世人在叹惜之余,不禁会感慨:如果燕昭王不死,齐国肯定被灭。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经过多位专家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纵然燕昭王不死,乐毅继续担任攻齐主帅,燕国还是不能灭掉齐国。其原因有三点。 一、围而不阙是兵家大忌 《孙子兵法》云: 「 ”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其大致意思是:对撤退的敌人不要拦截,包围敌人要留个缺口,对走投无路的敌人不要死追。是指对溃败之敌不要过分紧逼,要防止敌人拼死反扑而使自己受损。 也就是说乐毅在包围即墨城后,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拿下。如果执意强攻,齐国军民在退无可退的情况下,必定拼死抵抗,那时燕国军队想要攻下即墨,则难度更大。 二、即墨守将是与乐毅齐名的名将田单 乐毅伐齐时,燕国的综合国力还不如齐国强大。燕国之所以能打败齐国,是有其他四国的帮助。虽然其他四国在打败齐国主力后被燕国遣返,但是当时的齐国刚刚打完败仗,国内一片混乱,最重要一点是齐国上下没有一个力挽狂澜的名将来主持大局。才使得燕军如入无人之地,连下齐国七十余城。 名将最大的作用就是汇聚民心,聚拢力量。在燕军连下齐国70余城后,齐国军民推举田单为即墨守将。田单为将之际,齐国国内溃散之兵必定会向即墨靠拢。这点虽然史料没有记载,但我们可以推测,以即墨一城之军民,岂能抵挡燕国的举国之兵? 从后来田单对付骑劫的行动和用计煽动军民复仇情绪中,我们可以看出田单的军事能力。如果燕军的主将还是乐毅的话,纵然田单不能打败燕军,光复齐国。但力保即墨不失,还是可以的。 三、其他诸侯国不允许燕国灭掉齐国 这一点主要体现为两处。首先,齐国只有莒和即墨两城未被燕国占领。齐湣王被楚将淖齿杀害后,齐国军民拥立齐湣王之子齐襄王为新的齐王,而齐襄王就在莒城。那为何燕军放着有齐襄王莒城不去攻击,转而攻取即墨呢?那是因为莒城有楚军驻守。 前面讲到,楚将淖齿杀了齐湣王。淖齿完全可以杀了齐襄王,把莒城划入楚国版图。但楚国并没有这么做,那是因为楚国不想齐国灭亡,不想看到燕国坐大。 其次,燕军围困即墨6年。在这种情况下,就算燕军不攻打即墨,城中军民饿也要饿死。根据《大秦帝国》的讲述:是吕不韦暗中资助即墨军民物资粮草。这种说法我们暂且不去采纳,毕竟不是正史。但在背后肯定有一支神秘的队伍在暗中资助即墨,不然就算孙武再世也不能独守孤城6年。 总而言之,燕国能打下齐国七十余城已经达到极限。如果硬要强行灭齐国,那时退无可退的齐国军民必定奋起反抗。再加上齐国有名将田单,燕国想要灭齐谈何容易。最重要一点,战国之世,任何一家想要打破战国7雄并立之格局,其他诸侯国不会同意,阻力非常大。就好比一家独大的秦国都不敢轻言灭掉最弱小的韩国,而是经过6位君主100多年的苦心经营,在有了一家独抗六国之实力后,才发动统一战争。 参考资料:《史记·燕召公世家第四》《史记·乐毅列传第二十》《史记·田单列传第二十二》

相关参考

战国时燕国国君燕昭王生平 燕昭王简介

燕昭王简介燕昭襄王(前335年-前279年),本名姬职,春秋战国时燕国第39任君主。燕王哙之子,燕太子平之弟,史称燕昭王,简称昭王或襄王。燕王哙死后,燕人共立姬职为王。公元前312年至公元前279年在位,姬职即位后招贤纳士...

34 燕昭王求贤

打从孟尝君被撤了相位以后,齐⊥跤趾统、魏两国灭了宋国,更加骄横起来。他一心想兼并列国,自己来当天子。这一来,列国诸侯对他都不满意;特别是齐国北面的燕国,受到齐国的欺负,更想找机会报仇。燕国本来也是个大

燕昭王求贤若渴

  这一来,列国诸侯对他都不满意;特别是齐国北面的燕国,受到齐国的欺负,更想找机会报仇。  燕国本来也是个大国。后来传到燕王哙(音kuài)手里,听信了坏人的主意,竟学起传说中尧舜让位的办法来,把王位

燕昭王一见到乐毅,为什么就重用他?原因大致有2条

燕昭王一见到乐毅,为什么就重用他?原因大致有2条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自从燕国复国之后,燕昭王便励精图治,想要向齐国复仇。可是,齐国人才济济,国力强盛,是当时的三强之一,燕国虽然跻身战国七

燕昭王是燕国的第几任国君?燕昭王的本名叫什么

燕昭王是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的第三十九任国君,他出生于公元前335年,去世于公元前279年。燕昭王的本名叫姬职,他是燕王哙的儿子,他也是继承了父亲君位的儿子,史称燕昭王。燕昭王即位的过程是很艰难的,燕国本

燕昭王是燕国的第几任国君

燕昭王是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的第三十九任国君,他出生于公元前335年,去世于公元前279年。燕昭王的本名叫姬职,他是燕王哙的儿子,他也是继承了父亲君位的儿子,史称燕昭王。燕昭王即位的过程是很艰难的,燕国本

乐毅和管仲是什么关系

乐毅是历史上饱受争议的人物,有人说他是魏国的使臣,出使到了燕国,因为燕国的燕昭王几句好话,给了乐毅一点甜头,乐毅就留在了燕国,成为燕国的一名大将,并率领着弱燕打败了强大的齐国,这让乐毅一下子就从历史舞

老燕国与新齐国百年恩怨史,弱燕崛起而燕齐两衰

一、燕国与姜齐国燕国是西周的开国诸侯,田齐国则是姜齐国的田氏代吕氏后建立的国家。燕国有八百年历史,田齐国则只有一百余年历史,燕国亲近姜齐国,却十分厌恶田齐国。历史上,燕国在绝大多数时候,都属于齐国的势

陈子昂的燕昭王表达了什么 燕昭王招贤是怎么回事

燕昭王是战国时期燕国的国君,他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他最有名的就是他的招贤了。关于燕昭王招贤的故事有很多,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就是燕昭王高筑黄金台的故事了。说到这个故事,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了,这个人就是郭...

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乐毅简介,乐毅是谁,乐毅与燕昭王

  乐毅(yuèyì),生卒年不详,子姓,乐氏,名毅,字永霸。中山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魏将乐羊后裔,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