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小镇无肉不欢,外国游客是珍稀动物,酷似八十年代中国

Posted 建筑

篇首语:知识就像内裤,看不见但很重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塞尔维亚小镇无肉不欢,外国游客是珍稀动物,酷似八十年代中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塞尔维亚小镇无肉不欢,外国游客是珍稀动物,酷似八十年代中国

很多朋友对塞尔维亚很感兴趣,近代从南斯拉夫开始,塞尔维亚就和中国有着兄弟般的友情。然而在历史上,因为地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欧亚交界,塞尔维亚始终在几个各霸一方的大国之间周旋,罗马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奥匈帝国此消彼长,相继统治过这片土地,不同的宗教信仰也为塞尔维亚带来了多元的文化、建筑和艺术。 位于塞尔维亚东北部的苏博蒂察就是一座「 ”混血”风格的艺术小城。靠近边境的苏博蒂察历史上曾经是匈牙利王国的一部分,不仅文化艺术深受匈牙利的影响,至今的居民中仍有很大一部分说匈牙利语的匈牙利族,他们于塞克两族和平共处,过着宁静祥和的生活。 走在苏博蒂察街头,可以明显感觉到这里与首都贝尔格莱德的巨大差异,一个是时髦活力的摩登都市,一个是可爱优雅的童话小镇。不太密集的几条街道两旁,低矮的房屋都有了些岁月的痕迹,色彩与造型却还保持着优雅。街上行人三三两两,大多衣着质朴,大概是因为游客不多,来自东方的面孔更少,人们对我们总是露出礼貌而好奇的微笑,像极了八十年代的中国。 市政厅广场是城市的中心,说是广场可能在中国也就算个街心公园的规模,不过广场四周的建筑都大有来头。正好赶上周末,当地人在广场中摆起了一个个小摊位,出售些自家的土特产,二手书籍文具,现烤现卖的面包,当然最受欢迎的还是各种烤得焦黄喷香的肉肉,成为路人午饭首选。 旁边高耸的市政厅建于1912年,属于典型的匈牙利新艺术风格建筑,由两位布达佩斯著名建筑师Komor和Jakab联合设计。那个时代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大陆盛行,人们希望从工业时代中将艺术引入日常生活,受大都市布达佩斯影响,加上当地人对新艺术风潮的推崇,这座外形和色彩都颇有匈牙利民族风格的建筑很快就屹立于城市的心脏位置,百年来幸运的逃过各种战火浩劫,成为苏博蒂察的标志性建筑。 当地的机构依然在市政厅内办公,游人可以在导游带领下按固定线路入内参观。内部的墙上和玻璃上用色彩丰富的图案描绘出丰富的匈牙利民间传说,细节精美曼妙。富丽堂皇的会议厅内供奉着奥匈帝国的皇室贵族画像,依然可以感受到当年帝国的辉煌。登上280级台阶的钟楼,可以近距离欣赏用匈牙利著名乔纳伊双面釉陶瓷铺就的彩色屋顶。更能俯瞰小城全貌,尽享一眼千年的豪迈。 不远处的犹太会堂也是一座新艺术风格的建筑,同样也是Komor和Jakab的作品。奥匈帝国时期苏博蒂察一度工商业繁荣,而犹太人则是掌控经济命脉的大佬,积累了巨额的财富,犹太教堂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从外表看平淡无奇,浅黄与深褐色搭配的外墙上顶了几个「 ”小洋葱头”,但这却是世界唯一一座匈牙利新艺术风格的犹太会堂。 走进犹太会堂内部,完全被其精美出众的设计折服。建筑师用非写实手法把郁金香,康乃馨和孔雀羽毛装饰等融入到彩绘花纹中,具有典型的匈牙利风格,通过大胆的色彩和造型,给观众带来强大的视觉冲击,让宗教和艺术产生完美的和谐。个人认为连以色列都很少有如此富丽堂皇的犹太教堂,除了一般的宗教活动,这里也是犹太社区日常交流的场所。 城市另一端的现代美术馆是苏博蒂察另一处不可错过的历史建筑,这座原名为拉伊赫宫The Raichle Palace的简述最初是建筑设计师Ferenc Raichle为自己设计的家,他倾尽全力用最有创意的设计,最珍贵的建筑石材,最豪华的装饰配色,于1904年建成了自己心中的宫殿,与妻子和孩子在这里快乐生活了多年。 现在这座豪宅已经成为现代美术馆,展出近代前南斯拉夫最杰出的艺术家的1200多件绘画、雕塑和陶瓷等作品,我们惊讶于那个年代还能有如此开放与创新的作品,也很容易从中发现历史的特定痕迹。这座建筑本身更是新艺术时代的见证,更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 午后的苏博蒂察沐浴暖阳,当地人在街边悠闲散漫享受咖啡和阳光。我们找到一家当地特色餐厅Gurinovic Subotica享用迟来的午餐,在古典风格的房间内,像塞尔维亚人那样点了烤肉、香肠、烧排骨,无肉不欢,当地人还喜欢在面条上撒上少许研成粉末的罂粟籽粉,除了美味更多了些神秘。 关注@长腿叔叔 wx: longlegstraveller 更多精彩

相关参考

贵族饮食无肉不欢,住杀婴安宅

对于商朝人来说,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家养的、野生的……没有他们的胃不能消化的。在河南安阳殷墟考古中,曾出土动物残肉、各类动物肢骨和肉汤。甲骨文中动不动记载成百上千地杀牛杀羊祭祀神祖,专家分析

饮食无肉不欢,住房杀婴安宅

考古人员曾在祭奠坑中发现装有婴儿骨骼的陶罐,商朝人认为,建房前杀死婴儿埋在地下有良好寓意,这种民风相当残暴血腥。商朝的搓澡瓦片食无肉不欢嗜酒如命对于商朝人来说,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家养的、野

古代大侠吃饭,都是点2斤牛肉1斤酒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饭桌上都是有酒有肉的,古代里的一些大侠更是无肉不欢,无酒不言,而古代人喝酒的方式和现在都是不太一样的,他们都是很豪爽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所以经常就会在电视剧里面看到一些大侠每次

肉在古代是奢侈品,《礼记》为什么宣传锛六十非肉不饱锛

梁实秋悼念夫人程季淑的文章里,写程的祖父,喜欢美食,深信"七十无肉不饱";同时碍于习俗,又在每月15食斋,为全家人祈福。老爷子食斋的日子里,全身不安闲,不是怪油少,就是怨盐多。为了兼顾老爷子的体面和里

肉在古代是奢侈品,《礼记》为什么宣传锛六十非肉不饱锛

梁实秋悼念夫人程季淑的文章里,写程的祖父,喜欢美食,深信"七十无肉不饱";同时碍于习俗,又在每月15食斋,为全家人祈福。老爷子食斋的日子里,全身不安闲,不是怪油少,就是怨盐多。为了兼顾老爷子的体面和里

这钱都从哪来? 清正廉洁?纪晓岚每天吃十斤肉

...纪晓岚非常能吃,而且他还不吃米饭,专门吃肉,每餐是无肉不欢的,每顿饭还要喝一壶茶,

这钱都从哪来? 清正廉洁?纪晓岚每天吃十斤肉

...纪晓岚非常能吃,而且他还不吃米饭,专门吃肉,每餐是无肉不欢的,每顿饭还要喝一壶茶,

宋真宗时期,皇宫一天吃350只羊,苏东坡被贬没钱后才研究东坡肉

都说现在的年轻人是无肉不欢,其实古代人也不例外,但比起现代人的种类繁多的选择,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人眼里,他们只专注于一种食材——羊。宋朝人为什么爱吃羊?羊肉一直是中国人乃至世界各族人民历史最悠久的肉类

八十年代的上海,怀念弄堂口的修鞋摊、生煎摊

1980年11月2日上海图书馆门前1980年淮海路上的西餐馆收银台1980年卖弄技巧的滑冰青年1980年农家乐1981年4月南京路上外国游客睡着的宝贝1981年5月上海青浦金泽1981年8月20岁的陈

八十年代的上海,图书馆还没开门就排长队

1980年淮海路上的西餐馆收银台1980年卖弄技巧的滑冰青年1980年11月2日上海图书馆门前1981年4月南京路上外国游客睡着的宝贝1981年5月上海青浦金泽1981年8月20岁的陈冲赴美前夕在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