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东南亚霸主之战两败俱伤,暹罗得利,乾隆因何错失追赶西方良机

Posted 火器

篇首语:忘掉失败,不过要牢记失败中的教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与东南亚霸主之战两败俱伤,暹罗得利,乾隆因何错失追赶西方良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与东南亚霸主之战两败俱伤,暹罗得利,乾隆因何错失追赶西方良机

清缅战争以1762年冬缅甸入侵中国云南普洱地区,清军自卫反击为开端,以1769年11月16日双方签订停战合约收场。历时7年,先后进行了四次战役,清朝缅甸双方都损失惨重。 结合清史和缅史记录: 一、清朝四任战役总指挥,前两任云贵总督刘藻和大学士杨应琚谎报战功,战役失败,被乾隆处死;第三任军机处伊犁将军明瑞战败自缢;第四任清第一重臣傅恒停战和谈,回京后即病死。参战兵力 63000人 , 伤亡19,000余人,死亡14,000余人 。耗费900万两白银,牲畜驮马20万余匹。 二、缅甸贡榜王朝,当时的东南亚霸主。虽然已经征服暹罗(今泰国),但跟中国巨无霸的综合国力比起来,还是相差太多,此战缅北经济与农业毁于一旦,人口大量流失,导致国力衰退,已经无法压服其他东南亚国家。参战兵力 52000人, 伤亡13,000余人,死亡4,000余人。暹罗郑信得以复国。 清缅停战和约的正式文本没有保留下来,而双方向各自国君禀报的内容又有出入,双方战后交涉还因此拖延了近二十年。 中国方面的记载: 一、缅甸奉表进贡,名义上成为中国藩属; 二、缅甸永不侵犯中国边境; 三、缅甸将释放所有清朝俘虏。 缅甸方面的记载: 一、清朝要交还逃往云南的所有缅属土司,并承认缅甸对所属土司的主权; 二、释放所有缅方战俘; 三、商道重开,准许两国商人自由贸易; 四、每隔十年两国君主交换使节,互通友善,并致送礼物。 不过,到最后,双方国君都对这份和约不满意。 缅王孟驳撕掉前线送回来的和约文本,罚缅兵统帅孟驳及其他将领的家属头顶清兵馈送的礼物在王宫外跪了三天三夜。 中国因为缅甸没送贡表(对清朝而言,这个面子的东西最重要),而缅甸因为清朝方面只放了孟拱土司,木邦和蛮暮土司安置内地没交还缅甸,又继续禁止双边贸易,别说贡表,连清朝方面的使者也扣押下来,还发了封出言不逊的文书过来,双方打起了漫长的外交战。 清朝虽然取得了缅甸名义上的臣服,(缅甸战后认清形势,不敢再派兵骚扰中国边境,第十年主动求贡,重新被纳入东亚朝贡体系。)但是并未能获得战争的真正胜利,此前失去的领土也并没有真正收回。在乾隆皇帝的「 ”十全武功”中,对缅战争也是其中唯一存在较多争议的一件。乾隆帝晚年时曾说过,「 ”五十多年八桩战事,就征缅这桩不算成功。” 此次大战致使清军伤亡最大者,无外乎两种因素: 一、气候、瘴疠等原因,造成水土不服,病死官兵大于战斗伤亡之数。例如:军机副大臣额尔景额、总兵吴士胜、副将军阿里衮、水师提督叶相德先后病死,傅恒本人亦染病卧床,回京后即病死。 二、缅兵兵器以火器和镖子为主,(缅法战争中与法国交战俘虏的数百法国兵也在缅兵中服役)清领兵大将死于对方火枪不下十人,例如:领队大臣扎拉丰阿、总兵胡大猷、胡邦佑、总兵李全、马成龙等,士兵战斗伤亡十之八九死于火枪。 一些参加过清缅战争的将领,目睹了部分缅兵所持火器威力之大,有感清朝的火器技术全面落后对方。回京后曾上书乾隆帝,提议向西方购置先进的枪支,雇佣西方军事技术人员,编练新军,增强自身国力。 但乾隆皇帝受「 ”骑射乃建州之本”祖训的影响,战时缅人也说,交战时候,最怕的是清军彩甲骑兵(即满洲八旗兵)。认为发展火器将会导致本来入关后因腐化导致骑射和冷兵器作战技艺松弛的八旗军依赖火器,骑射技艺进一步松弛,所以未予以重视。错失了与西方列强拉近距离的机会,使得中国落后西方科技百年,最终导致清晚期被列强欺辱,丧权辱国,利益被瓜分的结局。 这场战争造成中南半岛上的重大政局变动。清缅战争爆发时候,缅甸正和它历史上的死敌暹罗(今泰国)打得不可开交,刚攻占了暹罗都城就遇上清朝军队进攻。国内空虚的缅甸被迫只留下九千兵力驻扎暹罗,全军归国抵御清军的报复。 暹罗的郑信由此得以击败国内其他割据势力,再尔击退缅兵,重建暹罗。清缅战争造成中南半岛上发生一大变局,缅甸被战争削弱,暹罗得以复国。

相关参考

大宋与大辽之间的两败俱伤 望都之战的历史评价

史家对望都之战大多诟病王超,曰其“临阵寡谋,拙于战斗”应该说这个评价还是中肯的,但望都之战把责任何原因简单的归结王超却是不严肃的!应该说王继忠被俘并不完全是王超不加援手之故,笔者以为不少人误解了战斗过...

臣子斗法 皇帝得利

乾隆帝使阴招除灭老臣:臣子斗法皇帝得利  公元1735年,雍正逝世,乾隆即位,这年他24岁,正年富力强。不过,雍正临终嘱托里,特别交代:“大学士张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鄂尔泰志秉忠贞,才

孙膑“声东击西”两败魏师,庞涓智穷自刭而亡

战国时齐军围魏救赵是历史上声东击西的著名战例,其中的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更是堪称经典,毛泽东对这场战争中孙膑的谋略给予很高的评价。冲其方虚疾走魏都《资治通鉴》记载,东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3年),魏惠

臣子斗法 皇帝得利

公元1735年,雍正去世,乾隆即位,这年他24岁,正年富力强。不外,雍正临终嘱托里,出格交接:“年夜学士张廷玉度量纯全,抒诚供职,鄂尔泰志秉忠贞,才优经济,此二人者,朕可保其始终不渝,未来二臣着配享太

第一次缅甸暹罗战争与东吁王朝的东征失败

1547年,东吁王朝的缅甸大军从孟加拉海岸败退后撤,但中南半岛的战争却没有立刻停歇。由于王朝本身完全建立在军事征服基础上,所以国王莽瑞体很快就将目标瞄准了当时还被叫做暹罗的泰国。当时的暹罗大城王朝刚刚

错失机遇的名人事例

鸿门宴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义军攻入函谷关,进入关中地区。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刘邦入关后,与秦民约法三章,并派人驻守函谷关,以防项羽进关。当时项羽刚刚于巨鹿之战取得胜利,并歼灭了秦军的主力,正向关中

宋辽因何会爆发澶州之战?澶州之战的背景介绍

澶州之战背景:发生于公元1004年,即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的澶州之战,是辽宋两国之间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也是辽宋关系从长期对抗走向和平相处的转折点。此战双方参战军队多达数十万,结果以订立

乾隆皇帝因何停下了文字狱运动的杀戮之手

乾隆皇帝因何停下了文字狱运动的杀戮之手?  文字狱的消失和它的兴起一样猝然。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全国的封疆大吏在皇帝的一再鞭打下,集体陷入了亢奋乃至疯狂状态。他们放下日常工作,昼夜不息地审

霸王之相最后竟被枕边人灭国 一代霸主慕容冲

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的胜利,对于偏安一隅的东晋小朝廷来说,绝对是个意外之喜。八万对八十多万,这个兵力比,在冷兵器时代,搁谁心里都没底。但奇迹还是出现了,或许打仗靠人多真的不行。东晋挟此役余威,剩勇追穷寇...

一月一日因何叫元旦

歲月匆匆,霜鬢又一年。竹笛聲聲,冬寒再元旦。鄉思百里,文追千年。「”元”者,第一、開始之意,「”旦”者,天明也。元旦又稱「”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即新年之始之意也。辛亥革命成功後,孫中山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