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明朝倭寇百分之八十是中国人

Posted 倭寇

篇首语:树怕烂根,人怕无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上明朝倭寇百分之八十是中国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上明朝倭寇百分之八十是中国人

说到戚继光,就不得不提他一辈子最光辉的业绩,那就是在东南沿海打击倭寇,他独创的鸳鸯阵法把那些倭寇打得大败,屡立战功。可很少有人想到,他杀得很多都不是真正的倭寇,而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怎么回事呢?这还得从倭寇的来历说起。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在14世纪中期的时候,日本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群雄割据,征伐不断,公元1392年,北朝统一了日本全境,而南朝那些战败的日本武士为求生存,就纷纷跑到离他们最近的朝鲜半岛和中国来抢劫,那些武士的功夫虽然在日本国内不怎么的,可一出国界就是祸害了。 而当时明朝的精锐部队都在北方对付蒙古,所以对于倭寇问题就有所忽视,时间一长,就形成了我们经常说的倭患。 与此同时,日本掌权的足利幕府也想彻底清除南朝的残余势力,就与明朝政府建立了勘合贸易关系,也就是明朝给足利幕府颁发勘合作为交易凭证,然后日本以朝贡的方式来进行贸易。本来这种方式挺好,可没想到后来日本国内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到了1467年,足利幕府衰弱,日本的很多守护大名为了争得勘合(实际就是贸易权)打的不可开交,其中最典型的是宁波争贡事件。 公元1523年,日本封建主大内氏使臣与细川氏使臣为了争夺勘合在宁波打的不可开交,搞得中国老百姓也跟着遭殃,嘉靖一看这个,干脆就停止跟日本的对外贸易,实行所谓的闭关锁国政策。没想到这样一来,反而使得倭患更加猖獗。 当时沿海地区很多人就指着出海捕鱼生存呢,这样一来完全把他们的生计给断了,没办法,只能铤而走险。而那些富商大贾,甚至是朝廷命官看到这海外贸易有利可图,遂不顾朝廷禁令,纷纷干起了走私的非法勾当,还形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武装走私集团。 更令人发指的是,有的人干着干着眼里就只剩下钱了,索性流亡海外,勾结日本的倭寇,直接就在中国沿海干起了抢劫的勾当。这些海盗商人如王直、徐海等,倭寇勾结,使得倭患愈演愈烈。 当然了,对于这摊子事,明朝政府也不是一点儿都不知道,公元1548年,嘉靖帝派朱纨巡抚浙江,兼提督福建军务,他到任之后很快就发现了这一问题,于是他马上封锁海面,杀死了通倭的李光头等96人。这本来是件大快人心的好事,没想到他触犯了通倭的官僚、豪富的利益,反而被逼自杀。自此之后,朝中再也没人敢提倭寇的事。 与此同时,还发生了很多让人诧异的事:本来明朝政府派兵去打倭寇是名正言顺的事,可当地人纷纷依附倭寇,反而把明军给收拾够呛,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很滑稽的一幕:倭寇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处处如鱼得水,而代表正义之师的明军则是举步维艰。直到戚继光出现以后,东南沿海的倭患才得以平复下去。

相关参考

中国古代十大禁书 哪本排第一?

  说起中国古代十大禁书,大家第一个想到的百分之八十可能都是《金瓶梅》。但是金瓶梅却不入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之内,比之这十本书,《金瓶梅》还要小清新一点。  一、《剪灯新话》  此书成于明朝初年,禁于明朝

明朝历史 明朝倭寇多数是国人假扮

    有人说,对中国人冒充真倭的问题,明代史料上的记载比比皆是。比如嘉靖壬子年,倭寇初犯漳州、泉州,仅有二百人,真倭占十分之一,其余都是福建浙江无赖之众,头顶剪发而椎髻向后,“发

历史秘闻 宋朝百分之八十女性都裹的小脚如何满足当时男性的性癖好

在这里先说一个小故事。杭州的陆梯霞先生德行高超,远近闻名。有一天,他梦游地府,看见城隍在审理南唐李后主裹足一案。根据城隍的讲述,李后主前生是嵩山的净明和尚,转世为南唐国主。他在宫中行乐,用白布将爱妃窅

高官月薪降幅百分之八十 蔡锷曾制定减薪计划

1911年10月31日,蔡锷领导的重九起义军“解放”了昆明,在昆明五华山两级师范学校宣告“大中华国云南军都督府”正式成立,蔡锷当上了云南军都督。可云南地远财困,素来是吃国家财政的。该省每年支出是六百多

高官月薪降幅百分之八十 蔡锷曾制定减薪计划

1911年10月31日,蔡锷领导的重九起义军“解放”了昆明,在昆明五华山两级师范学校宣告“大中华国云南军都督府”正式成立,蔡锷当上了云南军都督。可云南地远财困,素来是吃国家财政的。该省每年支出是六百多

宋朝百分之八十女性都裹的小脚如何满足当时男性的性癖好

在这里先说一个小故事。杭州的陆梯霞先生德行高超,远近闻名。有一天,他梦游地府,看见城隍在审理南唐李后主裹足一案。根据城隍的讲述,李后主前生是嵩山的净明和尚,转世为南唐国主。他在宫中行乐,用白布将爱妃窅

揭秘明朝“戚家军”的抗倭历程 十三战十三捷

戚继光,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世人称其带领的军队为“戚家军”。“戚家军”人数不多,其精

揭秘明朝“戚家军”的抗倭历程 十三战十三捷

戚继光,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世人称其带领的军队为“戚家军”。“戚家军”人数不多,其精

历史秘闻 如果回到古代春运,起码有百分八十人回不去,不信你看

这两天,全国已经进入“春运”高潮,大多都是一票难求,五湖四海的人从全国各地赶回故里。有人要问了古代有“春运”吗?,有,但规模不是很大。需要注重的是,春运在古代并不常见,大多数人生活在本地的县城甚至本地

明朝历史 揭秘明朝那些杀倭寇如草芥的高手

  明晃晃的日本刀握在凶悍的倭寇手中,腐朽的卫所官军为之气夺,望风披靡。但不要以为中国人全是废柴——真正的高手都在草莽之中,下面来说几段畅快淋漓的故事,看看那些杀倭寇如草芥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