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源在于华夏祖先对土地的挑肥拣瘦

Posted 华夏

篇首语:知识就是力量,时间就是生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根源在于华夏祖先对土地的挑肥拣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根源在于华夏祖先对土地的挑肥拣瘦

导语:近代以来,在列强的欺凌之下,我国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外东北大片区域,以及西北边疆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被沙俄割走,多少人为此痛惜不已。难道仅仅是由于清末政治腐败,国力衰弱造成的吗?而清朝对丢掉外东北大片领土的态度更让人匪夷所思,他们认为这些地方都是流放犯人的苦寒之地,没有任何价值,给予沙俄是清朝的皇恩浩荡,没有任何惋惜之情。但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长城似乎已经成为汉族天然分布的北界,难道我们华夏祖先对北方领土没有扩张欲望吗?关于原因,我们可以从拉铁摩尔那里得到一些答案,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决定这个地区人民的主要生产生活方式,从而影响历史的发展。 1.华夏文明的起源与扩张 黄河中游的黄土地区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主要原因在于黄土的疏松土质使其本身易于开垦,黄土也相对较为肥沃,降水量适中,又有河流流经,有充足的水源可供灌溉,于是农业的精耕细作便成为可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文明就相应地产生。 中国降水量分布图 当华夏文明在黄河中游的黄土地区形成之后,随着人口的增加,汉人开始向四周扩张,但在北方和南方的扩张效果却截然不同,在南方,汉民族一直在扩张,并成功地把当地的少数民族同化或驱逐到更加偏僻的西南地区。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南方的土地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南方的土地变得易于开垦,正如拉铁摩尔所说,在精耕的程度上,南方的稻田和北方的小米、豆、麦田当然不一样,然而在大体上他们还是相同的,因此南方成为汉族主要的扩展方向,而南方的少数民族只能退缩到不易开垦的山区或崎岖不平的高原之上。 中国农牧分界线地图 相反在长城线以北的亚洲,地理的变化比气候的变化还要迅速,那儿没有足供灌溉的河流。虽然在内蒙古的大部分地区可以农耕,但是耕作必须从精耕改为粗耕,并更倾向于混合农业,即在相当程度上依赖牲畜。原始的汉族已经接受日益复杂的精耕农业,因此不可能再退回到粗放农业及混合经济制度。所以造成历史上汉人屡次越过长城,比如秦始皇时期夺取河套,汉武帝时期出击匈奴,但却始终无法在长城以北立足。在北方形成了一条无形的长城,这个长城是一条虚拟的汉族与非汉族的天然界线,形成这条天然界限的根本原因在于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 2.边疆地区的环境和生活方式 蒙古是典型的草原,它的生产方式只能是游牧的生产方式,任何汉族移民一旦进入到蒙古草原地区,必然会受到同化,但历史上的农牧分界线是受到气候的强大影响,气候干冷时期分界线南移,气候暖湿时期,分界线则会北移。东北除了辽东有少数汉人开发以外,在东北的中部和北部是一片蛮荒,辽东的气候和黄河流域没有区别,作物和农业条件也都一样,为中原汉地的延伸,且通过辽西走廊、山海关与内地十八省相联系。 清朝全盛时期的疆域 长城一线是传统的农牧分界线 东北中北部和东部是森林山地,气候较冷,冬季积雪深,森林茂密,开垦耕种比较困难,对农耕的关注较少。虽然有充足的河流可供农业灌溉,但大多数河流的流向背向中国,且它们的可耕地散布地很广,但是居住在那里是渔猎民族,他们并不从事农耕,因此汉民族也始终无法向东北大规模扩张。气候的寒冷应该是限制汉族向东北扩张的主要因素。只有到了近代,凭借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和近代交通工具铁路的出现,东北地区才得到了大规模的开发,汉人才能大规模的移民至东北。 新疆则是绿洲农业的典型,虽然有充足的灌溉水源,有发展农业的可能性,但汉族向西发展仍然受到限制,主要是因为新疆的绿洲是被广袤的沙漠所包围,相互之间交通联系非常薄弱,而新疆与内地之间存在着广阔的沙漠戈壁相阻拦,与内地交通不便,且与草原民族相邻,极易受到威胁,更重要的是绿洲农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极限,一旦超过极限,定居从事农业的人群则会转而从事游牧业,从而成为游牧民族的一部分。 新疆的绿洲农业 西藏则是高寒的典型代表,地势极高,高原周边有巨大的山脉与汉地隔开,汉人很难跨越这些天然屏障,只有河谷地区才有发达的农业,它的广大地区仍然是草原,适合游牧,这与新疆的绿洲农业有相似之处。 拉铁摩尔认为在中国历史上统治中国的少数民族王朝,它的主要来源并不是纯粹的游牧人或纯粹的渔猎民族,而是处于农牧交错带的边疆民族,因为纯粹的游牧民族无意于直接统治汉地人口及其社会,而更愿意采取掠夺中原内地的方式获取生存资源,但边疆民族究其最终来源,无不是来自草原深处和森林内部,蒙元就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例子,位于高纬度的游牧人群生活条件极差,蒙古草原更是亚欧大陆内部气候最严酷的地区之一,他们最向往向南部气候暖湿的农耕地区扩张,以求获得更加舒适的生活,这应该是古代游牧民族南下征服农耕文明地区的原动力,再加上与农耕民族打交道,更利于征服中原内地。 蒙古人逐水草而居,是典型的游牧民族 边疆民族一旦入主中原,势必将大部分部众带至长城以南,因为长城以南的中国本部的生活环境要比内外边疆地区的生活环境优越的多,任何一个少数民族都很难抗拒这种生活的诱惑,历史上除了蒙元以外,北朝和满清入关,都造成了东北地区等边疆地区的空虚,而边疆地区更像是新的游牧民族的形成地或是更北的游牧民族迁徙目的地,从而形成对统治中国内地的边疆王朝形成新的冲击。 3.小结 在传统的农业经济时代,农耕定居的生活方式与游牧迁徙的生活方式是对立的,他们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清朝的建立成功地将东北的渔猎社会、蒙古的游牧社会、新疆的绿洲社会、西藏的半游牧半农耕社会和汉地的农耕社会五者融合起来,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满洲八旗 满族的成功一方面在于因地适宜的民族管理政策,如在东北实行将军和八旗制度,在蒙古与蒙古王公联姻,建立盟旗制度,在新疆实行将军制度,在西藏实行驻藏大臣制度。另一方面又在于适度的汉化,满清没有像蒙元那样拒绝汉化,一味固守游牧传统,从而激起汉民族的反抗,也没有像早期入主中原的北魏、金那样彻底融入汉族之中,从而失去民族特性和骁勇进取之气,最终被来自更靠北面,更加野蛮的游牧民族消灭掉,因此虽然清朝在后期丢掉了大片领土,但满族仍然为中国在领土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参考文献: 1.赵尔巽主编:《清史稿》 2.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3.韩茂莉:《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形成与气候变迁》 4.(美)欧文·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 本文由江南蓑翁团队创作,版权归江南蓑翁团队所有。

相关参考

阿拉伯帝国雄起的力量根源,是对知识的信仰和渴求

知识,即使远在中国,必当求之。-穆罕默德公元八世纪,阿拉伯建立了以波斯为中心,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强大帝国,地域的一统,给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统一之前阿拉伯的祖先非常的落后,所以在帝国建

祖先留在中国人身上的三大印记,每个炎黄子孙都有,太神奇了

来源:黑哥说历史作者:拉克丝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咱们的祖先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数千年,咱们都以华夏儿女和炎黄子孙而骄傲自豪。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早就发生了翻天覆

殷商的祖先是红山女神吗

在头条的读者里面,有很多是推重红山文化的。小编从古DNA的角度跟他们解释,红山文化主体居民的基因是N系,他们的后裔被驱逐得所剩无几了,整个N系在中国占不到7%的人口。也就是说,红山文化虽然对日后的华夏

孙武称范、中行氏先灭,晋国将归于此家,只因各家改革方式不同

到了春秋中晚期时,晋国六卿强大起来,国君越来越没有存在感。出现这种结果的根源,就在于公元前645年吕饴甥所主导的「”作爰田”改革:改革之后,晋国公室土地全部私有化给士大夫阶层,士大夫们向公室缴纳贡赋以

华夏文明,三皇五帝或许是历史上最大的谎言?

华夏文明,三皇五帝或许是历史上最大的谎言?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三皇五帝一直是我们中国人追踪寻祖的根源,但是由于时间久远,但多数人都以流传至今的传说作为考证,其实华夏历史还是有很多误解,

吕氏祖先历史

相传上古华夏部落首领炎帝神农氏,因居姜水流域,故以姜为姓。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与黄帝部族杂处,分为四支胞族(即四岳),伯夷曾佐尧帝掌管四岳,后又助大禹治水有功,为大禹“心吕之臣(心腹重臣)”,故封之

古代妓女最喜爱的五大嫖客之一 非皇帝莫属

我们总是说妓女就只是为了钱,尤其是古代的妓女都是为了生计才会选择这个行业,只要给钱什么都做得出来,但近日却有人透露称,古代的妓女可不只是图钱,还有挑肥拣瘦的权利,最想要的嫖客竟然是皇帝。网络配图在妓女

女娲是什么品种蛇,女娲是一个条巨蛇吗

为什么女娲是蛇?女娲的真身是什么?是蛇吗?女娲的真身是人类。女娲,据考古出土的文物遗址、遗迹和彩陶纹饰提供的史前人类与洪水抗争及对生殖崇拜的生活印迹信息,究其历史文化根源,在于原始母系社会女性崇拜观念

祖先饶命

抗日战争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八十多年了,但是日军在中原土地上的残暴行径,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的,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从来都不缺少侵略战争,征服者大肆屠杀被征服者也上最常见的示威方式。但是需要注意

日本人的祖先是谁

历史的文化是由人类造就的,而所有人类的出现都不是凭空的,往前追溯,人类具有不同的发源地。对于我们来说,黄河就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很多古老的文明都是沿河繁衍的。但是这样一说,就容易让人想到日本,日本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