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夏日消暑神器和去处

Posted 古人

篇首语:知识的根是苦的,它的果实是甜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人的夏日消暑神器和去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古人的夏日消暑神器和去处

浅谈古代的消暑文化:古代夏日的消暑神器和去处 这几日北京的天热的很,空气中跟搁置了无数个火炉一般,往外源源不断的喷着热气。家里有孩子,也不能总是开空调,很多时候都只能打开窗户,希冀能有一丝风飘过来,多少也有些凉意。晚上的话,如果开窗户睡觉,外面阵阵的机器声,可是比蚊子嗡嗡的厉害,也是心烦意乱。无奈之下,我只好一个人睡到客厅沙发上,打开客厅的空调。谁让自个胖呢,费电。这话闺女说的,虽然不中听,但也实诚。 夏日炎炎 我们现在还能求助于空调,古人没有空调怎么办?电视剧里大户人家都有丫鬟仆人摇着蒲扇,有些还能搞一点儿冰镇的西瓜,看着也蛮是有风趣的。可能古代社会也没有那么热,毕竟是农业社会。想想小时候那会村子里没有电,也没有现代化的事物,好像是没有那么热的。现在老庄君就老聊聊古人消暑的文化。 (一)扇子: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 古人最常用的消暑工具当然是扇子。扇子制作简单,而且使用和携带都方便,可谓家家户户都能用的上的。宋代苏轼曾有一首《贺新郎·夏景》的词,描写的就是古人用扇子消暑的情景。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 这首词描写的就是一位美丽的女子在夏日的活动。她先是沐浴——就是洗澡,这一点儿与现代社会也很像,然后开始慢悠悠的摇着扇子,渐渐入睡。只是她心里有些孤单,为什么呢?大概是情郎有约却没有来。所以才睡不熟,才会被风声惊醒。 夏日啊,也是约会的美好季节。这首词,词风香艳。苏轼虽然不喜柳永,但也有柳永香艳的一面。 (二)池塘:鸳鸯相对浴红衣 沐浴也是古人常用的消暑策略。其实现在也是如此,只是我们去海边,他们在河边。唐代诗人杜牧曾有一首《齐安郡后池绝句》的诗就是描写的沐浴。不过杜牧风流,他诗中的沐浴当然也是很风流的了。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鸳鸯相对浴红衣 这应该是大户人家了,有自己的私家泳池或者或池塘更准确,池中已经生满了绿油油的浮萍。夏莺在蔷薇花中不停的叫着。这一段时间啊,主人可能都没有来,只有一对鸳鸯在池中游玩。 这首诗的画面感非常强烈,浮萍是绿色的,蔷薇是嫩黄的,鸳鸯也是嫩黄的,但红衣呢?红衣是谁的?红衣大概就是主人的消遣了吧。杜牧曾感叹自己"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其风流在此诗中也可见一斑。 想想自己小时候,由于胆小,不敢下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小朋友们在水坑里玩耍,真是羨慕啊。不过那水坑里可没有菱角,癞蛤蟆倒是不少。 (三)西瓜:入齿便作冰雪声 七月食瓜,自古有之。 夏日里,吃上一两块西瓜那是最好不过的。尤其是冰过的,现在我们可以用冰箱,古人应该是用井水的。井水是很凉的,小时候村子里也是用凉水的。把西瓜往凉水中一扔,漂上一两个小时,然后就透心的凉。 南宋爱国词人文天祥曾写过一首《西瓜吟》的诗。 拔出金佩刀,斫破苍玉瓶。 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 下咽顿除烟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 长安清富说,争如汉朝作公卿。 西瓜 吃下去顿时就除去了心中的烦躁火气,刚入肚就有了冰雪的凉爽(文天祥不知道有冰激凌,却写出了吃冰激凌的感觉)。但这些毕竟不是普通人家才可以享受的,所以很多人都想当官,尤其是当大官。但是西瓜可不是豪门贵族的特权,南宋大诗人范成大在隐居后曾经在乡下种过西瓜,留下了"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诗句。 (四)逛公园:东园载酒西园醉 天一热这公园里也自然热闹起来。为何?公园里凉爽啊。长廊两侧,树荫茂密,阳光都透不过。花草繁盛,鸟语花香。一般的公园都会有一个小水池,尽管小但里面的风还是如同净化了一般,透着凉爽。所以公园绝对是夏日的好去处。现在如此,古人也如此。 北宋诗人戴复古曾有一首《初夏游张园》的诗,云"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诗人就是很悠闲啊,躲到院子里,喝酒聊天,好不爽快。其实,炎炎夏日,本就该如此的。辛苦的向来只有田地里的庄稼汉和工地里的劳动工。 (五)下棋:闲敲棋子落灯花 白居易在冬日雪时越朋友喝酒,可夏日是不宜喝酒的。虽然现在喝酒吃串比较多了,但也多是啤酒,那个时候就是白酒。这白酒一下肚,就更热了。当然像戴复古诗中描述的"东园载酒西园醉",估计也只有刘伶一般的酒君子才做的出。 夏日可以下棋啊,在阴凉处,与朋友杀个天翻地覆,不亦乐乎?可惜有些朋友不解风情啊。宋代赵师秀的朋友就是如此,他约朋友来下棋,但朋友似乎没有来。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青草池塘处处蛙 他一直等啊等啊(估计是热的睡不着),都大半夜了朋友还是没有来。诗人心中的无奈与寂寥在一个"闲敲"之间传递的淋漓尽致。下棋自然是文人雅好。文人嘛也是可以读书的,甚至写写诗,或躲进山里做一段隐士都是可以的。当然王公大臣们也可以去离宫或者避暑山庄去躲一阵子。 王公大臣的生活,离我们太远。但夏日里老百姓也有老百姓的乐趣。跳进水池里,吃块西瓜,睡到院子里,在鸟语花香中,在麦芒忙碌中,夏日就悄然过去了。 怀念曾经的村子,怀念曾经的夏季,没有空调,但有凉风。

相关参考

扒一扒古人那些聪明绝顶的避暑方法

1、发冰票古有伏日颁冰之仪式,即伏日将头年腊月窖藏的寒冰取出,供人们消暑。唐宋至明清帝都京师,入夏即有皇家赐冰之举。宋代朝廷从初伏日开始,「”每日赐近臣冰,人四匣”。明代还会在立夏日,赐冰给文武大臣。

建悬空冰室既能消暑又储备水

在军事家的韬略之上,曹操还叠加了生活方式策划师的灵感,把冰井台的顶部建成凉殿,给家人添了个夏日消暑的好场所。冬天凿出大块的天然冰,存放在特制的冰窖里,到夏天取出使用,曾经是长达两千多年的传统。冰窖一般

看古代過冬神器

硯台下空的地方放蠟燭。清朝光緒年間的「保溫飯盒」古人用的「暖寶寶」冬至之後,光臨南京的寒流一波接一波。當我們還在為是否供暖爭論時,不妨先走進博物館,看看古人是如何過冬的。在南京市博物館(朝天宮)收藏的

看古代過冬神器

硯台下空的地方放蠟燭。清朝光緒年間的「保溫飯盒」古人用的「暖寶寶」冬至之後,光臨南京的寒流一波接一波。當我們還在為是否供暖爭論時,不妨先走進博物館,看看古人是如何過冬的。在南京市博物館(朝天宮)收藏的

可保南海无忧! 揭秘解放军3大最致命海战神器

美国国家利益周刊12月20日文章称,现代中国终于实现了自己长久以来的梦想:固守边境。过去,蒙古人、西方殖民列强和日本人都曾大举入侵中国。虽然中国从未被真正征服过,但这种侵略还是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

历史秘闻 古人是如何度过炎热的夏天

据专家对敦煌壁画的考究,中国古人在小暑来临后,喜以洗头、抄经等方法消暑。陆媒引述敦煌研究院的考究指出,在敦煌壁画里可以捕捉到一套古人列出的“消夏指南”,当中有洗头、理发、剃须、抄经、鲜花果盘、孩童戏水

历史秘闻 古人是如何度过炎热的夏天

据专家对敦煌壁画的考究,中国古人在小暑来临后,喜以洗头、抄经等方法消暑。陆媒引述敦煌研究院的考究指出,在敦煌壁画里可以捕捉到一套古人列出的“消夏指南”,当中有洗头、理发、剃须、抄经、鲜花果盘、孩童戏水

历史秘闻 古人是如何度过炎热的夏天

据专家对敦煌壁画的考究,中国古人在小暑来临后,喜以洗头、抄经等方法消暑。陆媒引述敦煌研究院的考究指出,在敦煌壁画里可以捕捉到一套古人列出的“消夏指南”,当中有洗头、理发、剃须、抄经、鲜花果盘、孩童戏水

养生知识 西红柿也有十大治病的功效

导读:无疑是夏日消暑解渴的佳品之一,但除此之外,原来还有很多你的噢!,学名叫蕃茄,它既含有丰富多样的营养,又有着美观迷人的外形;它既是菜中佳味,又是果中美品,有多种功用,被称为神奇的菜中之果。西红柿用

历史人物 杨玉环到底有多胖 夏天的时候皇帝是怎么帮她消暑的

杨贵妃有多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中国历史上古代有四大美女,其中唐朝的杨玉环是以胖著称的,那么她到底有多胖,在夏天酷热难耐的时候,皇帝又是怎么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