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乡情深意重,对恩人数代报答成为农民代言人

Posted 凤阳

篇首语: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对老乡情深意重,对恩人数代报答成为农民代言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对老乡情深意重,对恩人数代报答成为农民代言人

撰文/赵立波 作为农民出身的朱元璋一直未能忘情于那个给他人生留下最为凄惨的故乡,从饥饿到瘟疫,故乡对于朱元璋来说往事不堪回首。但是,朱元璋对故乡的思念并未因之淡忘,相反他对那个贫瘠的故乡一直怀有感念之情。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的故乡濠州被其收复,那一刻,思乡如奔涌的潮水不可阻遏,这个以「 ”流浪者”出去的人终于将以另一番姿态面对那个疲弱的故乡。他感慨地说:「 ”濠,吾家也。济如此,我有国无家可乎!”在争夺天下的关键时刻,朱元璋抽出时间去濠州的故乡,尽管他已经在那没有任何亲人。但是他身边的两个随从却揭示了朱元璋对老乡情深意重的感恩心理。 朱元璋画像 他的恩人后代,一个是刘大,另一个叫曹秀的随从。刘大就是在朱元璋家破人亡之际,使得自己得以安葬父母的刘继祖的儿子。曹秀则是当年拿出自己所有家底置办礼品送他入皇觉寺为僧的汪大娘的儿子,。这正是朱元璋人生之初最大的两位恩人的后代。此前朱元璋刚成为红巾军镇抚大将,听到朱元璋声名的二人前来投奔。朱元璋看到刘大和曹秀,真正体会了「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感慨地说:「 ”吾故人至矣”忙向他们打听恩人情况。当听到汪大娘在朱元璋投军不久去世,刘继祖也病故的消息后,朱元璋「 ”惨怛动容”《凤阳新书》。 凤阳牌楼 报恩情结让朱元璋对两位恩人之子格外照顾,让他们留在自己身边做贴身护卫。虽然二人资质平庸,朱元璋却格外珍惜。甚至二人多次请求去前线打仗,朱元璋也不放手说:「 ”我不会让你们冒生命危险,那样对不起你们的父母!”到了洪武七年,朱元璋专门设立了皇陵祭祀署,于是任命刘大、曹秀为从仕郎,专门守护皇陵,还为他们改了名。刘大之名不能进入诏书,改为刘英。曹秀则连名带姓一起改了,叫做汪文。因为那是朱元璋最感恩的汪大娘的儿子,以示对汪大娘的纪念。甚至连同恩人的第三代,朱元璋都进行了照顾,给汪大娘的孙子送到南京国子监读书,「 ”冬夏给衣布等物”,进行细心培养。到了洪武十一年时,皇陵竣工后,朱元璋又宣布,将汪大娘的牌位放进父母陵寝,享受皇家烟火祭祀,这种举动在历史上空前绝后,可知汪大娘在朱元璋最无助时给予的帮助叫朱元璋刻骨铭心的进行报答,说明了,朱元璋的乡愁世界是有恩必报。 相关连环画 这次回乡,朱元璋深刻认识到常年战乱,已经让老乡们更为流离困苦,这些无不让朱元璋紧迫感到平定天下的紧急。这次回乡朱元璋给乡亲们分了一些田地,免了十年钱粮,并对他们说,你们这二十户以后就不用种地了。地佃给别人种,你们专门帮我看守祖坟,我立你们为陵户,帮我照料祭祀之事,不要你们出钱,祭祀过后的猪羊,就给你们吃了!以后你们每日间,只要收收租子,吃吃酒,快快活活度日罢。 除了对老乡们的安排,朱元璋对曾经逼迫他的地主刘德的作为也让人大出意外。当刘德被兵丁找到朱元璋面前时,吓得魂不附体连连磕头时,朱元璋安慰他说:「 ”此恒情耳,不必问。吾贫时,尔岂知今日为天子耶!”《国榷》让刘德更为意外的时,朱元璋还赐给他三十顷田。这个举动无疑让所有人感到意外,朱元璋原来是「 ”有恩必报,有仇也饶”。 朱元璋书法 这一天的一举一动早已被朱元璋身旁的起居注官员记得清清楚楚,甚至颇与汉高祖刘邦回乡颇为相似。所不同的是,朱元璋的作为似乎比刘邦还要豁达大度。朱元璋认为:「 ”论高祖豁达大度,世咸知之,然其记五嫂之怨而封其子为羹颉侯(意思是「 ”饭没了”。),则度量亦未弘矣。”朱元璋这次回乡的表现无疑将他以史上最伟大的皇帝形象载入史册。这次回乡,朱元璋在安排乡亲吃喝时发表了重要讲话:「 ”吾与诸父老不相见久矣。今还故乡,念父老乡人罹兵难以来,未遂生息,吾甚悯焉。”并嘱咐说:「 ”乡人耕作交易,且令无远出,滨淮诸郡尚有寇兵,恐为所抄掠。父老等亦自爱,以乐高年。” 朱元璋画像 这次回乡是朱元璋一统天下之前的一次重大行动,既是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探望,同时也表明了他强烈统一天下的雄心,并自信他的一举一动一定会永载史册。当时在场的乡亲们听到朱元璋的话后异口同声回答:「 ”久苦兵争,莫获宁居。今赖主上威德,各得安息,劳主上忧念。” 朱元璋画像 此后建国前夕,他甚至因为舍不得家乡,而想将都城建立在凤阳。并认为,南京「 ”去中原颇远,控(北方)良难。”而「 ”有天下者非中原不能控制奸顽。”凤阳则离中原很近,而且「 ”前江后淮,以险可恃,以水可漕。”《实录》由此朱元璋「 ”圣心思念帝乡,欲久居凤阳”,并且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都城,最终却因为所谓「 ”下了镇物”的「 ”厌胜法”而废弃将此作为都城的计划,然而这些无不说明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对故乡是何等眷恋,对故乡人物是何等亲爱。 洪武十八年(1385)开始,虽然执掌大明帝国已经二十来年,当权力与荣耀渐渐失去诱惑之时,两鬓花白的朱元璋越来越想念自己的故乡,于是叫人安排把二十户老乡请到皇宫,畅叙乡情。虽然几天下来,一群「 ”贾姥姥”们大开眼界也大饱口福,却一时难以吃消,有的老乡竟然因此病倒了。朱元璋知道后非常着急,特意下发旨意说:「 ”凤阳亲邻二十家,老的们路途遥远,江河雨雪不便,今后不必来了。”朱元璋对他们格外重视,规定这二室户可以用官员的红色,所谓「 ”无平复,皆赐朱户复其家。” 朱元璋画像 从始至终,朱元璋对老乡可谓情深义重,故乡的一草一木,对于朱元璋来说比任何地方都要亲切。虽然故乡给他的记忆大部分都是饥饿、仇恨,但安土重迁的思想下,故乡依旧可贵。 大明建立后,曾经的苦难甚至变成朱元璋惦念老乡的主要原因,他害怕那里的乡亲继续重复过去的苦难。他甚至将自己的故乡当做教育儿子们的基地,在派儿子回乡扫墓时,反复苦口婆心地告诉他:「 ”儿子生长富贵,习惯安逸享受,这次回老家就是要你了解家乡实际情况,知道祖宗苦难,访求父老,向他们问我起兵时的精力,要记在心里,以知我创业不易。” 朱元璋画像 除了大力发展经济振兴,开展最大规模移民,让他们尽可能恢复生产的同时,就是大力减免农业税,兴修水利,让农民能够得到切实福利。在农民眼里,朱元璋是最心疼农民的皇帝,是大明王朝农民的代言人。而朱元璋的代名词也是:「 ”朕本农夫,深知民间疾苦”、「 ”朕本农夫,深知稼墙艰难。” 朱元璋书法 作为农民代言人,大明帝国向农民最高的承诺是改变贪官污吏过分压榨,为此他发动了一次次疾风暴雨般的霹雳手段,以确保不再发生元朝时期的那种官吏残害百姓的事情。朱元璋经常说:「 ”朕经常想起寒微之时,不断遇到兵荒马乱,经常靠野菜充饥,今天虽然当了皇帝,富有天下,却未尝一日忘记过去。”他规定:「 ”凡地方发生水旱灾害,地方官不作为的,叫老百姓来申诉,我将对官员处以极刑。”正是因为朱元璋对农民生活的高度理解和同情,其真实的乡愁赢得了当时明代农民百姓的普遍好感,而源自这些的都是朱元璋对乡愁的给外深沉的寄托。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秦淮名妓李香君如何成为南京史上最伟大女人

  导读:作为秦淮八艳的代表,使秦淮八艳成为正面形象的群体,载入史册。她的高风亮节,可能还改变了后人对女阶层的歧视。我曾经在新浪部落格撰文,说是南京历史上的女人,有资格担任南京文化的形象代言人,又说是

汉朝历史 一往情深

他们是历史上一对有名的平民夫妻,也是一对恩爱帝后,然而事事并不如人意,恩爱的过往也许只能成为回忆,在权势的斗争下,这段甜蜜只能成为血腥争斗的片段。最终只留下他,一个人面对自己的杀妻仇人却无能为力,孤家

郑国就是春秋时代诸侯国中淫邪的代言人

孔子曰:“郑声淫”,意指郑国的音乐淫荡奸邪。(《荀子・乐论》、《吕氏春秋・本生》及后世主流学者皆认同此说)从孔子对郑国音乐(一说是诗歌)的评价开始,郑国似乎就和这个“淫”脱不了干系。后世对郑国的印象除

为贵阳成为贵州的省会奠定了基础

贵州位于西南地区云贵高原东部,自古以来就是中央王朝鞭长莫及的地区。从汉代开始,中央开始将云贵纳入到了版图之中,并且开始了羁縻治理。到了魏晋南北朝,云贵一带的大族兴起,逐渐成为了地方势力的代言人。隋唐统

历史人物 代中叶农民起义军首领邓茂七简介

明朝人物中文名:邓茂七别名:邓云出生地:江西南城县珀玕乡逝世日期:1449职业:明代中叶农民起义军首领邓茂七人物邓茂七(?-1449),原名邓云。江西南城珀王干乡(今沙洲乡)人,后迁居于沙县二十四都黄

德军为何对坦克家族一往情深? 普鲁士陆军主义

每个国家的国防体系都有其着重发展的武器装备项目,对于德国来说,虽然全球国防科技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坦克似乎仍旧是德军的最爱。拥有庞大“豹”式坦克家族的德军,也从未停止过对他们进行升级换代。去年12

历史人物 为什么刘邦身边的老乡都是人才?就连吕雉也那么厉害

古代历史上,一共有两位底层出身的开国皇帝,刘邦和朱元璋。这两位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跟随他们一起打天下的,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很大一部分都是自己的老乡。这些人,后来也都成为国家栋梁。但是有一个问题,难道

为何对至死不肯陪侍的香妃一往情深 好色的乾隆

“庙貌巍峨水绕廊,纷纷女伴谒香娘。抒诚泣捧金蟾锁,密祷心中愿未偿。”这是描写了人们在香妃墓前祭拜的场景。香妃,看过还珠格格的都知道她,乾隆皇帝妃子之一,一个维吾尔族女子。然而史学家们都觉得香妃只是虚构

黎元洪落魄时受到杜月笙等人的接待,离开时留下三样东西作为报答

要看一个人是否真的值得交往,不要看他在自己辉煌的时候,对自己如何,要看他如何对待落魄的自己。每个人都会有难处,有些朋友在你困难的时候会伸出援手来帮你,但是还有一些人却不是如此,今天我们就将一个故事,关

历史秘闻 黎元洪落魄时受到杜月笙等人的接待,离开时留下三样东西作为报答

要看一个人是否真的值得交往,不要看他在自己辉煌的时候,对自己如何,要看他如何对待落魄的自己。每个人都会有难处,有些朋友在你困难的时候会伸出援手来帮你,但是还有一些人却不是如此,今天我们就将一个故事,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