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分裂600年,朱元璋效仿秦始皇,用一损招让云南永留中华版图
Posted 南诏
篇首语:君不见长松卧壑困风霜,时来屹立扶明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云南分裂600年,朱元璋效仿秦始皇,用一损招让云南永留中华版图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云南分裂600年,朱元璋效仿秦始皇,用一损招让云南永留中华版图
云南,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战国时期,一支楚国军队进入滇池地区,建立了滇国。到了汉朝,汉武帝开拓西南夷,云南地区从此纳入中国的统治范围。由于云南地区地处偏远,历代王朝均很难直接统治,因此一直采取羁縻统治的方式。由于云南地区民风彪悍,因此当地叛服不定,让人非常头疼了。 到了唐朝时,吐蕃势力逐渐强大,开始渗入滇池、洱海地区。为了限制吐蕃的扩张,唐朝扶植南诏首领皮逻阁统一云南,建立了较为强大的南诏国。随着南诏国力的增强,开始对唐朝产生了离心力。唐玄宗年间,唐朝20万大军直扑南诏国,以图一击而灭之。谁知南诏坚壁清野,当地气候又十分恶劣,导致20万唐军皆死于此地。 因此,从公元755年开始,云南正式脱离中原王朝的控制,成为一个割据政权。通过吸收中原文化,南诏迅速壮大,成为西南地区举足轻重的力量,给唐朝和吐蕃造成了很大麻烦。然而,南诏穷兵黩武的政策,最终摧垮了自己。 公元902年,南诏国被汉人权臣郑买嗣灭亡。公元937年,后晋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洱海地区贵族高方、董伽罗推翻了郑氏的统治,建立了大理国。宋朝攻灭后蜀后,将领们本建议赵匡胤一举平定云南。但是赵匡胤却认为,既然唐朝都搞不定遇难,何况不如唐朝的大宋?因此,他用玉斧在地图上一划,将大理国列为不征之国,以大渡河为界。既不进攻大理,也不接受大理的朝贡。 就这样,大理国从公元937年一直延续到1253年。当时,蒙古王忽必烈为了包抄宋朝的西南侧翼,实现「 ”斡腹之谋”,以极大代价渡过大渡河,并灭亡了大理国。此后,元朝将梁王家族分封到云南,任命段氏后裔为总管,共同治理云南。从此时起,云南勉强重归中原王朝统治,然而云南的分离趋势仍然存在。到了明朝,云南最终实现了事实上的割据。 朱元璋灭亡元朝后,云南的梁王势力成为蒙元在南方的最后势力。一开始,朱元璋准备以和平手段招降云南,他连续七次派遣使节,希望梁王投降。然而梁王却非常顽固,他在北元和明朝之间一再摇摆。最终,梁王还是倒向了北元,与明朝对抗。 为了拔掉蒙元势力在南方的最后一颗钉子,朱元璋任命傅友德、蓝玉、沐英为将,率25万大军攻入云南。明军一路摧枯拉朽,彻底击溃了梁王的军队,并逼迫梁王自杀。从此,云南再次纳入中华的版图。 为了实现云南的长治久安,朱元璋在当地设置15卫、2个千户所,对云南进行军事管制。同时,朱元璋还大量从内地移民,让汉人成为云南占据绝对人数优势的民族。 除此之外,朱元璋还随手发动了一场文化惨案。根据史书记载:「 ”在官之典籍,在野之简编,皆付之一炬。”从南诏到大理国,云南割据了600年,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国家记忆,留下了大量汉文、僰文典籍和史料。 然而朱元璋深谙「 ”欲先亡其国,必先亡其史”的道理。只要铲除掉南诏和大理的痕迹,原住民就将忘记他们的故国,便不再会为了复国而作乱。就这样,云南浩若烟海的史料和档案,几乎全部被烧毁。此后,朱元璋又摧毁了云南再元朝以前,大部分坟墓。就这样,南诏和大理便彻底为当地人所忘却。 实际上,朱元璋「 ”烧毁史书”的政策早就有人做过,而这个人正是秦始皇。秦始皇灭六国后,收缴了六国的史书,除了宫廷备份以外,其他史书全部烧毁。只要等六国的老古董们全部死完,旧六国百姓就很难系统地回忆起故国,而大秦的天下也就千秋万代了。只可惜,老古董们不仅没有坐以待毙,还在秦始皇死后发动了大规模起义,推翻了秦朝,一把火烧毁了秦宫,连带将本国的最后史料也全部烧毁。 就这样,秦始皇、项羽焚烧六国史书,却便宜了后来统一天下的刘邦。汉朝统一天下后,果然再也没有人重提恢复六国,而大一统的局面也就巩固了。与旧六国地区一样,朱元璋在云南进行「 ”祖龙一炬”之后,当地百姓果然忘却了皮逻阁、阁罗凤、段誉等南诏、大理君主,而大明在云南的统治也就稳固了。 从行为上来说,朱元璋毁灭南诏、大理文献的行为非常残暴,造成了云南历史文化的空白,直到今天都填补不了。然而,朱元璋的行为却磨灭了云南的分裂意识,避免其成为韩国、越南,形成自己的民族意识,使之无法重归中华。因此,朱元璋版的「 ”焚书坑儒”,从实际效果来说,是得远大于失的。相关参考
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三月,明太祖朱元璋26个儿子中最后一个在世的儿子岷王朱楩去世,享年72岁,此时距离他父皇朱元璋去世已经52年。讣闻,代宗朱祁钰辍视朝三日,赐谥号曰庄,朱楩也被称为岷庄王。先封
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三月,明太祖朱元璋26个儿子中最后一个在世的儿子岷王朱楩去世,享年72岁,此时距离他父皇朱元璋去世已经52年。讣闻,代宗朱祁钰辍视朝三日,赐谥号曰庄,朱楩也被称为岷庄王。先封
人物档案 姓名:沐英 谥号:昭靖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元末明初 出生地:濠州定远 出生时间:1344年 去世时间:1392年 职业:征西将军征南右副将军 封爵:西
为何云南土司纷纷脱离大明投靠缅甸,除后者强大以外,还有这原因
在之前的东南亚历史系列中,我给大家讲了缅甸东吁王朝的不可一世。经过莽瑞体和莽应龙两代君主的南征北伐,特别是利用葡萄牙雇佣兵打造出全亚洲第一支西式军队之后,东吁王朝不仅结束了缅甸长达两百年的分裂,更是完
自元至正二十二年正式出宦,至明洪武二十五年身赴黄泉为止,享年四十八岁的前后在仕途奋击达三十年之久。在此期间,他不负朱元璋、马氏等所望。「以一举而开闽关,大业辟矣;再奋而运斗枢,大政立矣;三厉而西略
眼下正是植树的好时节,其实,对于植树的重要性,古人早有深刻认识了。明太祖朱元璋就有“植树皇帝”的头衔。历史上,大概很难找出像朱元璋父子这样喜欢种树的皇帝了。朱元璋喜欢种树,原因很多。一是他幼时几乎饿死
眼下正是植树的好时节,其实,对于植树的重要性,古人早有深刻认识了。明太祖朱元璋就有“植树皇帝”的头衔。历史上,大概很难找出像朱元璋父子这样喜欢种树的皇帝了。朱元璋喜欢种树,原因很多。一是他幼时几乎饿死
沐英(1344年—1392年),字文英,汉族,濠州定远(今安徽省定远县)人,明朝开国功臣,军事将领,明太祖的朱元璋养子。>>沐英出身贫苦,自幼颠沛流离,八岁时被农民义军将领朱元璋收为义子。自至正十六年
其实,对于植树的重要性,古人早有深刻认识了。明太祖朱元璋就有“植树皇帝”的头衔。历史上,大概很难找出像朱元璋父子这样喜欢种树的皇帝了。朱元璋喜欢种树,原因很多。一是他幼时几乎饿死,后来因吃了树上的柿子
[编者按]对于植树的重要性,古人早有深刻认识了。明太祖朱元璋就有“植树皇帝”的头衔。朱元璋时期,植树之风遍及全国。他曾下令,农民有田十亩以内,要栽种桑麻木棉半亩,十亩以上的要种一亩,农民平均每天都得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