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的明朝,灭亡的关键原因是什么
Posted 皇帝
篇首语:少年乘勇气,百战过乌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中的明朝,灭亡的关键原因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中的明朝,灭亡的关键原因是什么
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天启皇帝 在开始正文前,船夫带大家先来看一个关于生态平衡的故事。在上世纪初的美国黄石公园,生活着鹿群和狼群,保护这里的鹿,当地人开始大规模猎杀狼群,不到10年黄石公园的狼就绝迹了。 人们的这个初衷是好的,但带来的结果却很悲惨,失去了威胁的鹿开始拼了命地生小鹿。鹿的数量激增,吃完了青草就开始吃草根树皮,对黄石公国的生态造成极大破坏。森林受到了威胁,有些地方因此变成了荒地。 这里就牵出一个关于平衡的问题,看似残忍的狼,也有其对生态有益的作用。狼群与鹿群,以及黄石公园的生态形成了一个默契的平衡。原本死了几只鹿,跑了几匹狼,对平衡影响都不会太大,但如果彻底将狼群从这个平衡中抹去,势必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让生态系统苦不堪言,甚至最终崩溃。 一个王朝,同样也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尤其如此,只不过此时它的生态平衡更为脆弱。我们往往认为以东林党为首的文官集团就是应该受到保护的鹿群,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集团就是招人恨的饿狼。所以年轻气盛的崇祯皇帝一继位,就对大明王朝这个病入膏盲的老人家,来了次有「 ”鹿群保护行动”,对狼群进行了大清洗。 1627年12月11日,曾经被尊为九千岁的魏公公,脑袋终于搬了家,一度气焰嚣张,在江南第一线与东林党抢银子的小太监清洗个干干净净。此时此刻的崇祯认为,大明王朝这个生态系统可以高枕无忧了,自己可以和「 ”可爱”的小鹿们愉快的生活下去,但他一定没想到,他的苦日子就此开始。 一个王朝的灭亡绝对不是一两个人,也不是一两个原因导致的,而所有这些原因造成的后果就是失衡。与失衡相对应的是平衡,就如一个三脚架,三足鼎立就很稳定,但如果失去其中一个,便很容易失去平衡,最终轰然倒地。明朝中后期形成的权力结构主要是皇权、宦官以及以东林党为首的文臣。这三者彼此牵制,互相制衡,达到一种末期的平衡。 其中皇权往往会凌驾于两者之上,扮演裁判的角色,哪一方过于强大,就连和另一方对其进行打压。此时当有狼群威胁,鹿群时刻处于警惕中疲于奔命。可一旦失去威胁,鹿群则会毫无忌惮对生态进行破坏,亦如失去宦官制衡后,贪得无厌的东林党们。 爱炼丹的嘉靖皇帝(见注释1),爱翘班的万历皇帝以及爱做木匠活的天启皇帝(见注释2),都是此中高手!平衡玩的极妙,既让宦官当自己的走狗,又让文臣陷于与宦官的争权夺利当中,无法做大。宦官和文臣都想拉拢皇帝这个重要筹码,因此不得不割让一定的利益,或者是做出一定的妥协,最大的受益者就是皇帝。 或许有些人会说,他们为何不学着当明太祖,或者是朱棣那样的强权人物。这句虽然对,但却没考虑客观事实。王朝之初百废待兴,仕绅阶级也处于初创阶段,就如一家创业公司,势力弱小,只能依附皇权,这个时候皇帝要杀要剐,也只能打碎牙忍着。但到了王朝中后期,仕绅阶级盘根错节,根深蒂固,已经可以和皇权把手腕了。 所以我才会说嘉靖、万历,以及天启皇帝不简单,因为他们都是在仕绅阶级把持朝政的大环境下,一点点建立起自己的权利的,某种程度上这和虎口夺食差不多,而后他们都很好的稳固了极微妙的平衡。 但在明朝末年,崇祯当了皇帝以后,这个微妙的平衡被彻底打破了,因为他在没有培植替代势力的情况下,将制衡文官集团(以东林党为首的仕绅阶级)的宦官集团打掉,造成东林党一家独大,尾大不掉之势越发明显,以至于开始和皇帝唱对台戏! 这也难怪崇祯当了17年皇帝,换了19任首辅,弄死了7个兵部尚书,是崇祯多疑么?是真的不能信啊,因为一大帮人精在跟他「 ”演戏”,满口仁义道德,和国家兴亡那个,背地里不是圈地中饱私囊,就是吃里扒外,叛乱的义军,关外的鞑子,只要给钱什么国家机密和重要信息都能买到,甚至还可以左右朝廷的判断。 这些人不杀还留着?但还真不能杀,因为宦官没了,杀了没人填补空缺,国家机器会停摆,这就是崇祯最大的无奈,以及大明亡国的最直接原因。所以很多历史学家评价明朝并不是被满清打败的,而是自己把自己玩死的,的确有一定道理。 当然,气候因素,税收体制以及征兵制度,也都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明朝灭亡,篇幅有限暂时只对权力平衡一点进行了讨论。感兴趣的大家留言一起讨论。 注释1:嘉靖皇帝,即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1567年),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晚年笃信道家,酷爱炼丹,重用严嵩。大型历史剧《大明王朝1566》讲述的便是嘉靖皇帝执政末期发生的故事。 注释2:天启皇帝,即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他的同父异母的弟弟便是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天启皇帝16岁即位,在位7年,期间宠幸客氏,信任大宦官魏忠贤,不理朝政却专心于木匠活。看似昏庸却让宦官与东林党彼此牵制,互相斗争,最终都纷纷试图拉拢皇帝,使得朝堂保持了一个默契的平衡,避免了一家独大的情况出现。相关参考
明朝灭亡的原因,明朝灭亡的原因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是什
明朝灭亡的原因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是什么1、根本原因——明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社会制度。这种社会制度制造了巨大的且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明朝第一个皇帝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使国家的六部都直接对皇帝
小奈直接的原因当然就是李自成的叛乱攻进北京城使崇祯自杀加上满清入关灭了明朝南方苟延残喘的几个小朝廷但是你如果要说真正的原因是理学家构成僵化的官僚体制基本上你提到的"皇帝昏庸,太监弄权等而亡国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在当时天下就是秦国一家家独大了。在当时,秦国的军事力量算是非常强大的,而到了秦二世就灭亡了,这么强大的秦国到底是怎么灭亡的。在历史上,令秦国亡国的关键人物是项羽,项羽的楚军在巨鹿一
明朝灭亡的原因众说纷纭,那么到底谁才应该为明朝的覆灭负责呢?有的人说,明朝亡于万历年间;也有人说明朝亡于党争;还有人说明朝亡于天灾不断。这两天查了一些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都提到了一个问题——没钱。那么
古代的宦官制度起源于先秦,最早在《诗经》中有关于宦官的记载。到了隋唐以后,宦官被称为“太监”。纵观古代历史,汉、唐、明三个朝代比较重视宦官,出现了宦官专权。有人可能会疑惑,为什么别的朝代没有出现宦官专
古代的宦官制度起源于先秦,最早在《诗经》中有关于宦官的记载。到了隋唐以后,宦官被称为“太监”。纵观古代历史,汉、唐、明三个朝代比较重视宦官,出现了宦官专权。有人可能会疑惑,为什么别的朝代没有出现宦官专
明代灭亡,清军只是外因,根本原因是李自成与张献忠两股农民军。农军哪来的?来自陕北延安。李自成与张献忠都是陕北人,骨干也以陕北饥民为主。为何陕北闹饥荒?因为地主兼并土地,民不聊生?不对。陕北土地贫瘠,以
黄得功在明朝历史上不算有名,徐达是明朝开国将军,那么黄得功可以算是“灭国将军”了,当然,这里并不是说,明朝的国家是国因黄得功而灭亡的,只是他死后,明朝就真没了。>>黄得功生于1594年,江苏阜宁县人,
历史人物 明朝灭亡几十年后,康熙总结出了明亡的根本原因,令人信服
大明朝两百七十六年国运,最终在崇祯皇帝手里戛然而止。崇祯皇帝在继位之初,也曾励精图治,锐意图强,铲除魏忠贤等奸臣集团,排斥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放手任选贤能,明朝局面一度气象一新,俨然一副中兴之主的
张献忠是明朝末年与李自成齐名的乱世枭雄,一度攻占四川大部分地区,建立大西政权。对于这位起义军首领,后世对其褒贬不一,明清史书都将其描述为嗜血恶魔,如《明史》说他「”性狡谲,嗜杀,一日不杀人,辄悒悒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