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见两头牛打架,命曹植作诗,但不能出现 ”牛”,结果流传千古
Posted 弟弟
篇首语: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曹丕见两头牛打架,命曹植作诗,但不能出现 ”牛”,结果流传千古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曹丕见两头牛打架,命曹植作诗,但不能出现 ”牛”,结果流传千古
说起曹丕跟曹植,那可是东汉三国时期一对大名鼎鼎的冤家兄弟,他们两人,哥哥曹丕武艺高强,熟读经史子集,能征善战,有着长幼有序上的优势,弟弟曹植才华横溢,文学造诣达到了一个顶峰,赢得天下人的瞩目,也赢得了父亲曹操的喜欢,好几次都想立曹植为继承人。 曹丕称帝 按理来说,曹植如果不那么放浪形骸,改一改自己任性胡来的性子,那太子之位他就是坐得稳稳的,就不会有哥哥曹丕什么事了,但偏偏曹植不争气,妻子穿着华丽惹曹操生气不说,居然自己也趁着父亲在外管不着而喝得酩酊大醉,闯下大祸,后来又因为喝酒误了军政,这让曹操火冒三丈,渐渐疏远了曾经最喜欢的儿子,所以太子之位就落到了曹丕头上。 在早期的争储之战中,哥哥曹丕除了有长幼上的优势,其他的都处于下风,因为父亲曹操对才高八斗的弟弟实在是太喜欢了,为此兄弟两人之间有了一条大大的裂缝,说他对弟弟的感情是怨恨也不为过,所以曹丕得势之后,明里暗里的瞅着机会整弟弟,要不是碍于母亲卞太后的压力,可能直接赐死也说不定。 曹植虽然备受为难,但好在他聪明绝顶,每次哥哥给他出难题的时候,他都能化险为夷,有一次曹丕在大殿上公然逼着曹植七步之内完成一首诗,不仅要表现出兄弟情,而且诗中不能有「 ”兄弟”二字,不然就要砍头。曹植一点也不慌,当即边走边说:「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便是著名的《七步诗》,不仅感情真挚,而且暗讽曹丕不顾兄弟之情,让曹丕听了之后羞愧难当。 明知道曹丕的才华对全天下的人来说,都是碾压级别的,但曹丕并不罢休,一有机会就让曹植作诗,作不出来就赐死。有一次曹丕跟曹植同坐一辆车外出,路上看到两头牛在打架,其中一头牛将另一头牛顶进了井里,曹丕看了后眼珠子一转,又想出一个坏点子,要求弟弟作诗描述两牛打架,并且不能出现「 ”牛”字。 曹植不愧是聪明绝顶,稍一思索便写出来了:两肉齐道行,头上带凹骨。相遇快山下,郯起相搪突。二敌不惧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气不泄毕!能想到用「 ”肉”代替「 ”牛”字,实在是让人不得不佩服,曹植又一次用才华保住了性命。相关参考
曹操在自己的几个儿子中,最喜欢的是曹冲和曹植。曹冲死得早,曹操想立曹植为太子,继承他的王位。可是,曹丕靠着政治手腕当上了太子。 曹操死后,曹丕当了皇帝。他派人把曹植抓来。为了除掉曹植,他想出一条毒计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发生在曹丕继任魏王之后,相关人物分别为卞氏、曹丕和曹植。原文如下:曹植入见,惶恐伏拜请罪。丕曰:「”吾与汝情虽兄弟,义属君臣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发生在曹丕继任魏王之后,相关人物分别为卞氏、曹丕和曹植。原文如下:曹植入见,惶恐伏拜请罪。丕曰:「”吾与汝情虽兄弟,义属君臣
汉代牛耕图这是1971年在陕西米脂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牛耕图的上端系一行谷物,下部为农民正驱赶二牛耕地,这就是所谓的“耦耕”,也就是“二牛抬杠”,即一人扶犁,驱赶两头牛抬着犁衡,挽拉一张长辕犁。这种
但凡牛人,都有各种小癖好,这些癖好在某种程度上是牛人组成的一部分。在水浒中,就有这样一个牛人,他就是武松。武松的本事大家都清楚了,景阳冈打虎让他成为名满天下的英雄,大闹快活林,夜走蜈蚣岭,醉打蒋门神等
导读:伯乐是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在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伯乐当属春秋时代的孙阳,古有「伯乐相马」的故事,说的就是孙阳,然而,在战乱纷争的时期也有一位善于相马的人。> 《志·方技传》里介绍了一位
说到《死牛诗》其实大家也应该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这个好像在民间还是非常受大家欢迎的,但是在正史上好像是没有的,所以争议很大,最近不少的网友也问了,这个《死牛诗》真是曹丕要曹植写的?而且诗中不能带“死”
说到《死牛诗》其实大家也应该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这个好像在民间还是非常受大家欢迎的,但是在正史上好像是没有的,所以争议很大,最近不少的网友也问了,这个《死牛诗》真是曹丕要曹植写的?而且诗中不能带“死”
公元220年,一代枭雄曹操在洛阳病逝,贾逵被任命为治丧大臣。当时魏王太子曹丕远在邺城,曹丕的兄弟越骑将军曹彰首先带兵从长安赶到洛阳,意欲抢夺曹丕的王位。曹彰来到洛阳后,首先就向贾逵要曹操的玺绶。贾逵很
中国历史上最聪明的人是谁?答案应该说是众说纷纭,大部分排名都参杂着个人的喜好,但不能否认的是,尽管有再多不同的排名,前十名的人物其实都是大同小异,都是被接受的。10:蛟龙出头佐清智囊——范文程范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