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的战国大名
Posted 京都
篇首语:学习如赶路,不能慢一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的战国大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日本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的战国大名
作者:北条早苗 应仁之乱结束后,畠山政长出任幕府管领兼山城国守护,但是在此期间,丧失了各国御料所经济来源的室町幕府开始在山城国征收赋税,幕府的插手使得畠山政长并不能十分有效地在山城国行使守护权力。 文明十四年末,山城国的相乐郡、缀喜郡、久世郡落入了旧西军大名畠山义就的手中。前文提到,文明九年(1477年)时京都的战事结束,畠山义就不愿降服幕府,率军离开了平安京,下向河内国。当时,在河内国邻国大和国的东军主力筒井顺永于前一年去世,大和国的东军势力衰退,畠山政长便将家臣游佐长直派往河内国若江城防御,防止大和国的西军势力侵略河内国。 九月末,畠山义就向若江城进军,大和国的西军势力越智家荣、古市胤荣、古市澄胤加入了畠山义就军,而筒井顺永之子筒井顺尊则加入畠山政长方,大和国的势力也被卷入了畠山家的内斗中。九月二十七日,畠山义就对若江城发起攻击,遭到游佐长直的反击败退,然而这其实是畠山义就的战术。在撤军之后,畠山义就突然侵入了摄津国,对同国的天王寺城发起攻击。天王寺城的守将和田助直等誓死奋战,方才击退了畠山义就,然而,畠山义就麾下的军势随后又夺取了畠山政长方的客坊城。 畠山义就在各地作战的时候,大内义弘等西军武将仍旧有一部分留在京都还未撤军,因而东军便也没有下向河内国讨伐畠山义就的动向。遭到畠山义就骚扰的畠山政长不得不哭着向足利义政请求下发讨伐畠山义就的命令。九月二十九日,在足利义政的努力下,朝廷下发了讨伐畠山义就的纶旨给东大寺、兴福寺、伊势国国司北畠政乡等地方公家、寺社势力,希望借助他们的军事力量支援畠山政长。 然而,畠山义就的骁勇大大出乎了足利义政以及东军诸将的意料。十月三日,畠山义就攻取八尾城,此地是摄津国誉田城与河内国若江城中间的联络中继点,八尾城的沦陷,使得畠山义就切断了摄津国与河内国的联系。十月七日,畠山义就军对誉田城发起攻击,讨取守将和田美作守以下三十七名武士。畠山义就得意洋洋地差人将此战讨取的首级送往京都的畠山政长处,同时还放出狠话:「 ”在京都我们没有分出胜负,现在敢不敢出来与我一战?” 这时候,因为八尾城在畠山义就手上的关系,使得若江城的游佐长直没有向誉田城派出援军,导致政长军士气低下。政长军的筒井顺尊对古市氏防守的教兴寺城发起攻击,也被守军击退。 畠山义就早年曾经试图驱逐河内国的畠山政长势力,但是却没有成功,畠山政长在河内国的势力非常雄厚,这也是为什么这次面对畠山义就的攻击时,畠山政长仍旧留在京都没有出阵与堂兄对战,他对自己在河内国的势力相当有信心。然而,畠山义就杰出的军事能力,使得河内国、大和国的武士们纷纷感受到了畠山义就的魅力,加入其麾下,增强了实力。再加上畠山义就指挥有方,进入十月以后,岳山城、往生院城、若江城相继陷落,畠山政长的重臣游佐长直狼狈逃亡,河内国落入了畠山义就的手中。 夺取河内国后,畠山义就继续朝着大和国进军,在此期间,大内政弘派出了家臣杉弘相率领数千大内军下向大和国支援畠山义就,打垮了筒井氏为首的政长派势力。此时大内政弘已经在与东军和谈,之所以派出军势支援畠山义就,有可能是当时为了让畠山义就离开京都做出的约定。 当时奈良兴福寺的下级僧人被称为「 ”官符众徒”,而亲近室町幕府的筒井氏则是这些下级僧人之中的首脑,被称为「 ”官符众徒栋梁”,统率众僧。自从畠山义就侵入大和国以后,筒井氏就这样走向没落,而畠山义就麾下的古市胤荣、越智家荣则代替筒井氏成为新的栋梁。文明十年(1478年)正月,寻尊就坡下驴,正式任命越智家荣为官符众徒栋梁,越智家荣有畠山义就的军事支持,筒井氏敢怒不敢言。 筒井氏的动员力大约在五百人左右,为了弥补兵力不足的弱点,文明十一年(1479年)九月,筒井顺尊花钱雇佣足轻部队,在奈良引起骚动。神出鬼没的足轻在奈良四处纵火,为了应对筒井氏的足轻战法,古市胤荣与越智家荣便也雇佣了足轻部队在奈良作战,因为双方的手头都不宽裕,最后便许可足轻劫掠,奈良陷入了同应仁之乱时的京都一样的局面中。 十月二十一日,畠山义就派遣麾下足轻大将「 ”市若”前往奈良作战,在这之后筒井氏的动静便渐渐消停下来。两年后,筒井顺尊再度举兵,被古市、越智两家联军击败,筒井氏的居城福助城陷落,筒井顺尊不得不亡命京都,至死都没能再回到奈良。筒井氏虽然加入了应仁之乱的东军方,但是在地方上却败给了畠山义就的西军方,最终连根据地都丢了,不得不说历史还是十分讽刺的。 而畠山义就在地方上的战争则与室町时代的战争完全不同。此时的畠山义就脱离了室町幕府的控制,以扩张领土为目的在地方作战,许多地方武士团加入了畠山义就麾下后,追随河内畠山家用脱离了中央的统治,畠山义就在河内国、大和国建立起了畠山家的独立王国。为此,日本学者今谷明将畠山义就、朝仓孝景、北条早云三人并称为「 ”日本最早的战国大名”。相关参考
黄远生,1885年出生,江西人德化县人。他曾被称为“中国第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记者”。以“能想”、“能奔走”、“能听”、“能写”的“四能”记者自勉,文字流利、畅达、幽默,深受读者欢迎,他是中国历史上第
坎坷少年>丰后大友经过义长、义鉴几代的经营,成为兼任筑后、丰后两国守护的实力大名,一度与岛津、少贰并称“九州三雄”,然而少贰氏作为守护九州的桥头堡,在大内的九州侵攻下已走向衰弱,大内由此将势力扩张到了
岛津义弘(1535年8月21日—1619年8月30日)是日本安土桃山时代的大名,岛津氏第十七代当主,岛津贵久的次男,母亲是雪窗夫人。幼名又四郎,官位为兵库头、待从、参议。其后更被赠回正三位。育有儿子久
六角定赖(1495年-1552年1月21日),六角高赖次子,日本战国时代近江国守护大名,官至从四位下弹正忠,谥号江云,法名云光寺殿光室亀公大居士。>永正十七年(1520年)10月六角高赖病故,次子六角
起日本战国时期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柴田胜家、明智光秀等等,应该是无人不知,为人不晓。(可能很多人都是从游戏中了解的)但是同时期的泷川一益,貌似就有些陌生了。他是谁?某个龙套角色吧?大概是很多人的感受
出生时间>关于里见义尧究竟出生在何时有两种说法,一说永正四年(1507年),又一说为永正九年(1512年)。然而在里见左卫门佐实尧的长子权七郎义尧出生之时,周遭并没有多少人看好义尧的未来,因为里见氏当
早年经历>约1494年,斋藤道三出生于山城国乙训郡西冈,其父为松波基宗,是负责天皇皇宫的护卫的北面武士。道三幼名峰丸,从小长相美貌而且聪明伶俐。由于爆发应仁之乱而使松波基宗失去俸禄,道三于11岁被迫在
家督继承>1529年(享禄二年),龙造寺隆信出生在肥前国佐嘉城,为水江龙造寺周家嫡子,幼名长法师丸,七岁出家法号“圆月坊”。>1545年(天文十四年),龙造寺隆信的祖父龙造寺家纯与父亲龙造寺周家因试图
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详尽书面记载的王朝。从它建立之初,有两大特点就注定了它会和之后的朝代一样走向衰落和灭亡,一是高度集中的权力,二是分配的严重不公。周朝在建立二百多年后,衰败的迹象就显现出来了,周
早年>1533年3月4日(天文二年2月9日),岛津义久出生于伊作城,为岛津贵久长男,幼名为虎寿丸,通称又三郎。元服后名为忠良,由于受到足利义辉名字的偏讳所影响,改名义辰,最后改名为义久。>三州统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