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曾是个什么样的宰相?如何评价王曾?王曾的诗词选

Posted

篇首语: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王曾是个什么样的宰相?如何评价王曾?王曾的诗词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曾是个什么样的宰相?如何评价王曾?王曾的诗词选


  王曾生于公元978年,去世于公元1038年,是北宋时期名相。八岁而孤,被叔父收养,少有大志,勤奋上进,努力读书,最终高中金榜第一状元。并且他是解试、省试、殿试都为第一名,连中三元,十分牛气。

  考中状元后,王曾以将作监丞通判济州,后为秘书省著作郎,景德初年知制诰,判大理寺,迁翰林学士,知审刑院,最终位至宰相。

  王曾在担任宰相期间,曾与名臣范仲淹发生过如下一段对话:

  范仲淹尝问曾曰:“明扬士类,宰相之任也。公之盛德,独少此耳。”

  曾曰:“夫执政者,恩欲归己,怨使谁归?”仲淹服其言。

  有些人认为,王曾的回答,可能是对作为后继者范仲淹的一种嘱咐,希望他在当政期间,不要太过在意自己的名声。

  但是小编个人认为并不是这样,王曾的回答可能是自己在为相期间的一些理念。

  范仲淹问:“公开地任用贤人名士是宰相的职责,您德高望重,惟缺这一点。”

  王曾答:“执政的人,如果将所有的功绩都归给自己,那么怨恨又给谁呢?”

  欧阳修在《归田录》记:“王文正公曾,为人方正持重,在中书最为贤相。尝谓:‘大臣执政不当收恩避怨。’公尝语尹师鲁曰:‘恩欲归己,怨使谁当?’闻者叹服以为名言。”

  联合两处记载,自己代表大臣,那么问句中的“谁”,可能就是站在另一面的君主了。王曾的这个回答,也许是想说,如果将选贤任能的功绩都归给大臣,那么是让君主来承担怨恨吗?

  再深入一点,可能就涉及到对政治危害极大的“朋党之争”了。一个宰相,如果在提拔后辈,举荐人才的时候,大肆强调自己的功劳。那么那些被举荐的人才,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会被归结于宰相门下。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以宰相为首的一个党派。

  这样一个手握大权的党派,若是忠心为国的还好,若是谋取私利的奸党,那么对于皇帝和国家而言都是一大祸害。王曾的这个理念,实际上算是提前规避这个问题,保证君主的权利。

  王曾是一位绝对忠于皇帝的大臣,虽然对于皇帝的错误,他会毫不客气的加以指正。但是当君权面对冲击的时候,他又是强硬的捍卫者。

  宋真宗病重期间,按理来说应该太子赵祯掌权,但实际上朝政大权是掌握在刘太后手中的。对此王曾表示同意,悄悄的通过钱惟演之口,让刘太后加恩太子。

  宋真宗病重之后,宋仁宗继位,刘太后当权。当时奸臣丁谓,出于私利,鼓动太后独掌大权。提出建议,让宋仁宗每月初一十五前来听政,点个卯就算了。

  王曾对此十分反对,认为如此一来,宋仁宗的君权必定会屈居于刘太后的后权之下,如此对于国家是十分不利的。

  为了抑制后权的增长,保证宋仁宗君权的地位,他上书请求处罚丁谓,并且提出了另一个有效建议。请求刘太后仿照西汉古礼,在皇帝右边安放一个座位,垂帘听政。

  宋仁宗继位初期,正式王曾和一干老臣的匡扶,才使得宋仁宗能慢慢进步,在亲政之后,顺利执掌国家大权。

  王珪:“忠允清亮,履德经哲,致位上宰,燮和大政。干兴之初,辅翊两宫,仗正持重,中外以安。所谓以道事君,无愧前哲。”王曾虽然名声可能比不上王安石、范仲淹一流,但是他在宋仁宗一朝,却是举重轻重的大臣。

  王曾诗词:

  《皇帝阁立春帖子》

  北陆凝阴尽,千门淑气新。

  年年金殿里,实字贴宜春。

  《送何水部蒙出牧袁州》

  雉省荣迁拜命新,鱼符重佩出关频。

  停骖却访枌榆社,恋阙回瞻析木津。

  水韭有谁裨政术,江山终日助吟神。

  一麾岭外遥相望,应合趋庭问狷人。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王曾是个什么样的宰相

  王曾生于公元978年,去世于公元1038年,是北宋时期名相。八岁而孤,被叔父收养,少有大志,勤奋上进,努力读书,最终高中金榜第一状元。并且他是解试、省试、殿试都为第一名,连中三元,十分牛气。  考

历史人物 北宋宰相王曾简介,王曾是怎么死的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王曾祖上于唐末五代时避难居于青州益都,遂定居于此。王曾八岁而孤,叔父王宗元收养了他。少力学,他眉目如画,一表人才,为人端厚,进止有礼,闲时平居,寡言少语,拜同里张震为师。他才思敏捷,擅

北宋名相王曾简介 王曾是怎么死的?

  王曾是北宋名相,同时也是当时著名的状元宰相。这位爷,是乡试第一、会试第一、廷试第一,连中三元的牛人。  王曾为“开闽三王”王审邽的子弟,算是名门之后。他八岁的时候失去双亲,

历史人物 北宋名相王曾简介 王曾是怎么死的

  王曾是北宋名相,同时也是当时著名的状元宰相。这位爷,是乡试第一、会试第一、廷试第一,连中三元的牛人。  王曾为“开闽三王”王审的子弟,算是名门之后。他八岁的时候失去双亲,被叔父王宗元收养,此后迁居

宋朝 王曾生平简介?王曾历史评价?

王曾一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今山东青州)人。8岁而孤,叔父王宗元收养了他。王曾少力学,拜同里老儒张震为师,研习经史。他才思敏捷,擅长诗文,年纪轻轻便以文才闻名遐迩。有一年,王曾怀诗文求教于朝官薛奎,

国民党史 王曾才

王曾才山东省临沂县人,1935年1月2日生。台湾大学文学学士、硕士,英国剑桥大学文学硕士、哲学博士。历任台湾大学历史系讲师、副教授、教授、系主任等职。1973年至1976年在香港中文大学讲学,被聘任为

春秋战国 义渠王曾被芈月用身体征服34年后被杀

核心提示:义渠王前来朝贺,于是宣太后把义渠王征服了。若说宣太后对义渠王之间毫无感情吧,可她还为他生了两个儿子。若说有感情吧,她却与秦昭襄王日夜密谋攻灭义渠的计划。炒了近一年的《芈月传》终于在11月30

谈一谈 ”商人的畜牧业”,原来商王曾组建过一支 ”大象军队”呢

我们都知道,商人是很善于做生意的,所以,直到今天,我们还是习惯于称呼那些从事商品买卖的人为「”商人”。事实上,这不过是古人们对商人的一个比较笼统的认识而已。直到近百年来,当我们的考古工作取得巨大的成就

王钦若是好官还是坏官?如何评价北宋宰相王钦若?

  王曾曾经评价王钦若:“钦若与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珪,时谓之”五鬼“。奸邪险伪,诚如圣谕。”这里明确的指出,王钦若是“五鬼&rdquo

此人, ”连中三元”,著名文学家杨亿赞其为辅佐帝王的人才

咸平五年(1002年),王曾中殿试第一名,他此前在发解试、省试中亦为第一,因而成为"连中三元"之人。当时著名文学家杨亿见到王曾所作之赋后,赞叹说:"这是辅佐帝王的人才。"金殿传胪后,王曾被授予将作监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