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命不久矣

Posted 名将

篇首语:你可以忘掉苦难,但不能忘却艰辛;你可以忘掉伤疤,但不能忘却耻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吾命不久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吾命不久矣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回想那个征战不休的三国时代,无数英雄人物先后涌现,其中有诸侯、有文臣、有谋士、有武将,几乎每一个人物都有着独特的形象,在后世众人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说到蜀国将领,大家可能会想到好些名字。客观地说,蜀汉确实有不少将领,不过他们似乎都寿命不长,以「 ”五虎上将”为例,其中只有黄忠和赵云活到七十多岁,其他人都是中年早逝,关羽58岁被杀、张飞55岁被杀、马超47岁病死。这样一来,才导致了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尴尬局面。 廖化虽然才能相对而言要平庸一些,但他却比较长寿,而且可以称作是三国最长寿的人之一,据说他在桓帝时期出生,一直活到三国灭亡。除了黄忠、赵云和廖化之外,其实还有蜀汉名将同样长寿,而且还更具传奇色彩。他就是蜀汉车骑将军、阳武亭侯邓芝。 说起来,邓芝也是当之无愧的蜀汉元老,他本是东汉名将邓禹之后,在刘备入主益州之后便一直跟随刘备,因能力出众从郫城府邸阁督的小吏一路做起,历任郫令、广汉太守,最后入朝担任尚书。「 ”夷陵大战”后,昭烈帝刘备退守永安白帝城,不久撒手人寰。邓芝作为使臣出使吴国,为蜀吴两国之间修复关系,其表现还深得孙权欣赏。 据史料记载,孙权对邓芝发问:「 ”若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乐乎!”邓芝回答说:「 ”夫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如并魏之后,大王未深识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各尽其忠,将提枹鼓,则战争方始耳。”孙权听完大笑,直夸邓芝诚恳老实。出使结束后,孙权在给诸葛亮的亲笔信中还不吝赞美之词:「 ”丁厷言辞铺张浮艳,阴化不能完尽;能和合两国的人,只有邓芝。” 按照史书上的生卒年记载,邓芝一共活了73岁,不过其生年存在争议,按照《三国志》中他与宗预的谈话可知,其生年介于东汉建宁元年(公元168年)到熹平六年(公元177年),去世时应该已有八十余岁。说起来,他之所以去世,还与他射中一头黑猿有关。据《华阳国志》记载,延熙十四年(公元251年),邓芝出征涪陵时看到缘山有一群黑猿,于是他便拉弓放箭。只听「 ”嗖”的一声,箭飞射而出正中黑猿。奇怪的是,那头黑猿竟然没事,它自己把箭头拔出来,然后从用树皮和树叶包裹伤口。 邓芝看到自己射不死黑猿,不禁长叹道:"嘻,吾违物之性,其将死矣!"当时邓芝已经是古稀高龄,依然掌握着蜀汉兵权。要知道,车骑将军在当时属于重号将军,仅次于大将军和骠骑将军。当时大将军为费祎,骠骑将军吴班为先主皇后吴氏族兄,可见邓芝的地位之高。不过地位越高,人们往往就越怕死,邓芝或许就是自己吓自己,最后便在惊慌之中去世了。 参考文献: 《三国志·卷四十五·蜀书十五·邓张宗杨传第十五》《华阳国志》

相关参考

此人的死讯传来,孔子大呼 ”吾命不久矣”,次年孔圣人便去世了

历史上有不少恩爱夫妻,在一方去世后另一方也跟着郁郁而终了。这种情况其实也会发生在母子亲情或者师徒知音身上。公元前480年,一个人的死讯传来,使得时年七十二岁的孔子痛心疾首,仰天长泣大呼「”吾命不久矣”

我命不久矣

要说起来和珅,每个人都会想起来一个字:贪。最为一个大清最大的贪官为什么能受宠一生,即便是在怎么贪财都依旧潇洒活到了乾隆皇帝驾崩。嘉庆皇帝的老师朱珪极为廉洁,他将嘉庆皇帝培养为一个节俭皇帝,乾隆一死,和

历史秘闻 相士:你命不久矣

东晋权臣桓温,仗着自己娶了皇帝最疼爱的女儿,且带兵灭掉成汉,立下显赫战功,逐渐把皇帝架空,把持朝政十余年。桓温不是省油的灯,始终有称帝之心,却受到王谢两大家族势力制约,至死也没能坐上皇位。然而,儿子桓

我命不久矣,给我准备后事吧

古代有不少才能超群的大臣,在朝廷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制定并推行变法,力图解决各种矛盾,其中就包括北宋名臣王安石。王安石变法过程中,遭到苏轼、欧阳修及司马光的极力反对,不可片面认为谁对谁错,也许只是观点和

司马懿怎么知道诸葛亮命不久矣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古代的「”将星陨落”是怎么回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节:天上某颗星辰的暗淡、失位或坠落,预示着地上某位将帅的重病、遇险或死亡。我们今天也用「

司马懿怎么知道诸葛亮命不久矣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古代的「”将星陨落”是怎么回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节:天上某颗星辰的暗淡、失位或坠落,预示着地上某位将帅的重病、遇险或死亡。我们今天也用「

司马懿怎么知道诸葛亮命不久矣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古代的“将星陨落”是怎么回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节:天上某颗星辰的暗淡、失位或坠落,预示着地上某位将帅的重病、遇险或死亡。我们今天也用“将

历史人物 为什么司马懿单凭诸葛亮一天吃一斤米就命不久矣呢

为什么司马懿单凭诸葛亮一天吃一斤米就命不久矣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诸葛亮一生为了刘备的志向,以一州之地对抗强大的曹魏,数次北伐,目的就是为了

吾命休矣

血气方刚、热爱祖国的年轻人是每个民族长盛不衰的基石,在民族危难之际,有识大局的中年人站出来干事,亦有德高老人出来助威,更有不怕死的年轻人四处呼走,梁启超说少年强则中国强,抗日时期,不知有多少年少人为了

三国历史 孔明知悉万念俱灰:吾命休矣

众所周知,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既能排兵布阵,而且深谋远虑;然而在刘备去世以后,却总让人感到诸葛亮时运不济,前后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而就在诸葛亮与司马懿打得难分难解时,本来有一次诸葛亮使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