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门贵族的精魂,民国沙龙的才女,死也要回到中国

Posted 贝尔

篇首语:最强的人并不一定都是成功的人,却一定是在他们失去之时不放弃的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高门贵族的精魂,民国沙龙的才女,死也要回到中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门贵族的精魂,民国沙龙的才女,死也要回到中国

(万象历史特约作者:文和) 【1990年5月22日】凌叔华小传:高门贵族的精魂,民国沙龙的才女,死也要回到中国 1900年3月25日,凌叔华出生于北京的一个官宦人家。父亲精于词章绘画,凌叔华从小就爱画画。 6岁时,她用木炭在花园白墙上画了一些涂鸦。父亲的一个朋友看见后,觉得她有绘画天资,便引荐她去拜名师。就这样,凌叔华先后拜慈禧太后宠爱的宫廷画师缪素筠、「 ”怪才”辜鸿铭为师,学习诗词,英文,绘画等,文采超众。 (位于史家胡同24号的「 ”胡同博物馆”曾是凌家大宅的后花园) 1922(22岁),她考入燕京大学预科。这期间,凌叔华创作了许多作品,画艺娴熟,"偶一点染,每有物外之趣"。著名的美学大师朱光潜,看过她的作品后也赞赏有加。 1924年(24岁),印度诗人泰戈尔来华访问,凌叔华作为欢迎代表,结识了徐志摩、陈源(陈西滢)等人。此后,她与陈源时常书来信往。 同年,她在《晨报》上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女儿身世太凄凉》。1925年1月,她又发表了短篇小说《酒后》。《酒后》描绘了女性大胆而细腻的心理活动,因而广为传播,凌叔华一举成名。 凌叔华「 ”小姐的大书房”,成了中国最早的沙龙。凌叔华外冷内热,如同「 ”高门贵族的精魂”,和林徽因、冰心,并称为「 ”北方三才女”。 (凌叔华作品) 1926年(26岁),她从燕京大学外文系毕业,以优异成绩获该校的金钥匙奖。同年,她与任北京大学外文系教授的陈源,结了婚。两人都爱好写作和绘画,各有自己的空间,保持独立创作。但也因为两人生活环境和观念的不同,所以从婚姻一开始,就暴露了诸多不和谐的因素。 1928年(28岁),陈源受聘为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凌叔华陪同前往。为避嫌,凌叔华没有在学校任教,但家里时常举办文艺沙龙。她与苏雪林、袁昌英是好朋友,都是文坛上很有名气的女作家,因武汉大学建在珞珈山上,三人并称为珞珈三杰。 (凌叔华与陈西滢结婚照) 1935年(35岁),英国作家伍尔芙的侄子贝尔到武汉大学任教,两人相识并发生了婚外情。陈源知道后痛苦万分,不敢声张,只好写信指责贝尔。 1937年,贝尔回国,情绪低落,不久志愿参加「 ”国际纵队”,投身西班牙内战,不幸牺牲。凌叔华和陈源没有离婚,但也没有和好,只是相敬如宾。她无数次对女儿说:「 ”一个女人绝对不要结婚。” 1938年,随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武汉大学迁往四川。战乱的痛苦,丈夫的冷漠,不安的情绪,她曾写信给伍尔芙诉说自己的苦闷。伍尔芙回信鼓励:「 ”Only works you can face the war!” 于是,她开始到燕京大学任教。 (凌叔华作品) 1946年(46岁),民国政府派陈源,担任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任代表,常驻法国巴黎和伦敦。不久,凌叔华带着女儿前去团聚,从此定居欧洲。 1949年(49岁),新中国成立前夕,台湾方面打算扣留正在英国开会的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凌叔华夫妇得知后,迅速通知李四光,帮助他立刻启程秘密回国。 (1949年在伦敦,左一李四光,左四凌叔华) 1953年,在伍尔芙的鼓励下,凌叔华用英文写成的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古韵》(Ancient Melodies,又译作《古歌集》)出版,引起英国评论界的重视,成了畅销名著。 1964年(64岁),中法建交,陈源被驱逐出巴黎。凌叔华一家生活愈加困顿,她不得不兼事"鬻文和卖画"。 凌叔华时常感慨:「 ”我可不愿像白俄(俄国革命后,流亡各国的帝俄贵族)一样在路边卖地毯。” 1970年,丈夫陈源去世。台湾为他开了隆重的追悼会,但凌叔华还是让他"落叶归根",将骨灰安葬在江苏无锡。 1984年(84岁),她对到伦敦的萧乾说:"我生在北京,尽管到西方已三十几年,但我的心还留在中国。" 1986年,她染上了重症伤寒,又跌坏了腰骨,还有乳腺癌,痛苦不堪。 1990年3月25日(90岁),她躺在病床上,在人们的祝福中度过了九十华诞。不久病情恶化,她毅然决定回国。5月16日,她回到了北京,她躺在担架上,看到了美丽的白塔,看到了已变成了幼稚园的凌家大宅…… 一周后,5月22日,凌叔华去世,与陈源合葬,回归自然,享年90岁。 (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352篇作品,营员「 ”文和”的第3篇作品)

相关参考

谁拦我我杀谁,死也要灭吴

关羽是个大英雄,个人武力值极高,相比吕布,关羽谋略过人,关羽夜读春秋就是一大佐证。但是和项羽一样,关羽也是个骄傲自满,刚愎自用的悲剧人物。当初马超投奔刘备,关羽就写信给诸葛亮,询问马超武艺如何。诸葛亮

御花园自缢、投水自尽,为何这些太监死也要逃出皇宫

清代宫廷中的“太监”其实是一种不太有生活保障的服务业工作。依照官府定例,若是太监们生病了,依照官例是会被逐出宫廷,放归为民,听任他自谋生路。但离开了皇家生活的太监们,并不被视为正常的人,谋生相当困难…

历史人物 吃喝不愁的清朝皇子,为什么死也要夺皇位

虽然能坐上龙椅的只能有一个人,可是只要是投胎投得好,成为皇亲,那可真是一出生就站在金字塔尖上了。若是做个王爷,那也是富贵泼天,成天吃喝玩乐,三妻四妾,不像那皇帝,每天都要处理大大小小的国务,还要应付大

她一巴掌 ”打”出民国第一才女,担上恶母名声,80岁坦然于心

人生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未完。——张爱玲张爱玲,一个标准的名门贵族,但是在钟鸣鼎食的光环下,家族留给她的却是永远的凄楚与创痛。虽然物质生活非常充裕,但精神生活是不幸的:父母之间

世界历史 3位国王来朝贡,却死也不愿回去,最后都葬在中国,陵墓至今仍在

俗话说落叶归根,表示人死了还是要回到家乡,埋在家乡,这也是中国人的传统。但是因为古代中国的强大,经济的繁荣,国力的强盛,致使很多藩属国都无比的羡慕和向往中华。以至于竟然先后有3位外国皇帝来朝贡,却死活

历史人物 吕碧城简介 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的结局 民国第一才女吕碧城诗词笺注

  中文名:吕碧城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安徽旌德  出生日期:1883年  逝世日期:1943年www.cha138.com  职业:文学家,旅行家,教育家  主要成就:近代第一女词人

历史人物 民国第一才女吕碧城的传奇人生

  不仅是「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诗人、政论家、社会活动家、资本家,还是中国第一位女性撰稿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女编辑,中国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中国女权运动的首倡者,中国女子教育的先驱者……>

历史人物 民国四大才女 张爱玲的书信被当做著作研究

中国在很久之前虽然一直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每个时期还是涌现不少的才女,即使是在动荡的民国时期也有很多有思想、有才华的女人,民国四大才女就是最具才华女性的代表,她们不仅德才兼备,连美貌也不输民国四大美

民国才女孔焕书小传

孔焕书,是黑龙江双城县人,出生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即公元1895年,按照中国的历法乙未年,属羊。家乡民间有个说法:十羊九不全,属羊的女子命多辛苦。孔焕书的芳名最先印成铅字的是民国版《双城县志》。当时写志

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 民国第一才女吕碧城

吕碧城,不仅是“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诗人,政论家、社会活动家、资本家,还是中国第一位女性撰稿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女编辑,中国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中国女权运动的首倡者、中国女子教育的先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