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图穷匕见,是哪里的地图

Posted 舞阳

篇首语: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荆轲刺秦王图穷匕见,是哪里的地图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荆轲刺秦王图穷匕见,是哪里的地图

有个著名成语,叫「 ”图穷匕见”。「 ”匕”好理解,就是匕首,「 ”图”是什么?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地图。「 ”图穷匕见”的「 ”图”是哪里的地图?这就要说到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荆轲刺秦王了。 公元前228年,秦王嬴政派大将王翦灭掉赵国。赵亡后,燕国就直面秦军,燕太子丹忧心如焚。情急之下,他想到了勇士荆轲。太子丹请荆轲劫持秦王,逼迫秦王罢兵。荆轲同意了,但他对太子丹提出要两件物品:将军樊于期的人头,以及督亢地图(「 ”亢”念「 ”刚”,或念「 ”抗”)。秦王为人非常谨慎,不会轻易见外人,但荆轲对太子丹保证:只要秦王能见到这两件物品,必然大喜,我就能靠近他! 樊于期本是秦国将领,与秦王有仇,秦王如果得到樊于期的人头,会非常高兴。督亢是什么地方?荆轲为何敢断定秦王见督亢地图必大喜呢? 在战国七雄中,燕国的位置最靠北。燕国疆域大致包括今河北省的中部、东部,包括保定、沧州、廊坊、张家口东部、承德、唐山、秦皇岛,以及京、津,辽东地区。燕国的国都在蓟,也就是今北京市西南。就整体实力而言,燕国在七国中只比最弱小的韩国略强一些。所以面对周边大国,燕国的防守压力是非常大的。要守住蓟,必先守住督亢。 督亢,就是现在河北省与北京市南边交界的地区,包括现在的河北涿州、固安,北京房山附近。督亢的地形比较复杂,督亢位于太行山脉东麓,再往东就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同时,督亢以东是涞水,以北是治水(桑干河),治水东北岸就是燕国都蓟。 换言之,督亢是蓟的咽喉门户之地,只要凭借地理上的优势守住督亢,则蓟无忧。秦军要灭燕,在已灭赵的情况下,不可能翻越巍巍太行,绕一大圈袭击蓟。最方便的路线,就是沿平原地带北上,先拿下督亢,再拿下蓟。 而站在燕国的角度,即使不把督亢当成守卫蓟的军事要塞,仅从农业价值来说,督亢都是燕国的重地。西汉学者刘向就说过:督亢向来是膏腴之地,土地肥沃。秦王嬴政是个爱天下胜过爱美色的人,送他美女他都未必动心,但对于天下膏腴或形胜之地,秦王都会动心。 如果秦军不动一兵一卒拿下督亢,就等于拿到打开燕国都蓟的大门钥匙,灭燕指日可待。即使退一万步,秦国暂时不灭燕,拿下督亢这样的膏腴之地,也能最大限度满足秦王嬴政强烈的征服欲望。所以荆轲经过综合判断,他认为献督亢地图,就能接近秦王。 「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太子丹带着宾客,穿着白衣白冠,于易水畔置酒,为荆轲壮行。高渐离击筑,荆轲高歌《易水》,所有人都为之落泪。荆轲饮罢美酒,带着千金、督亢地图、樊于期的人头,以及勇士秦舞阳,踏上了征途。 到了咸阳,荆轲先买通了秦王身边的宠臣蒙嘉,让蒙嘉去说服秦王。蒙嘉对秦王说:「 ”燕国非常敬畏大王,不敢与秦军作战,反正打不过。燕王愿意向秦称臣,就如同秦国的郡县一样。为表达诚意,燕国特献樊于期的人头,以及督亢的地图。” 秦王嬴政是什么表现?《战国策》记载的非常清楚,「 ”大喜”,说明秦王嬴此时的心情非常狂喜。随后,秦王立刻在咸阳宫举行盛大朝会,再让燕使荆轲朝见。由此可见,樊于期的人头,以及督亢的地图,在秦王心中是何等的分量。 荆轲捧着樊于期的人头,秦舞阳捧着督亢地图,慢慢靠近秦王。荆轲表现正常,但秦舞阳却临场胆怯。秦王要求荆轲把督亢地图献给他,荆轲不敢迟疑,立刻从秦舞阳手上取过督亢地图。就在献图的那一霎那,荆轲从地图中抽出匕首,要当场拿下秦王。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荆轲功败垂成,秦王惊险保命。接下来,盛怒之下的秦王嬴政,发兵大举攻燕,攻下蓟。燕王和太子丹狼狈逃向辽东,为了自保,燕王杀掉太子丹,献人头于秦。 慷慨悲壮的荆轲刺秦故事,就此落下大幕。两千年来,这个故事依然家喻户晓,感动了无数人。只不过由于各种原因,督亢的名气始终不大,只好「 ”蹭”荆轲刺秦的热度了。更多河北历史地理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图帝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中国的历史故事(250字)

太多了呀。荆轲刺秦王:燕国太子丹让荆轲去刺杀秦国国君,献上地图以后,图穷而匕首现,最终却没能刺杀成功,荆轲被杀,但这种英雄形象却深深刻在了我们脑海之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也成为千古绝

督亢图穷匕首见 秦王绕殿呼且逃

  公元前227年的一天,咸阳宫中格外喜庆。秦王嬴政换上了正装,喜气洋洋,用最隆重的九宾礼(由九位迎宾赞礼的官员延引上殿),迎接即将到来的两位使者(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这两一位使者带来了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图穷匕见的主人公是谁

成语典故_图穷匕见的主人公是谁?图穷匕见的故事和意思图穷匕见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故事源自战国的秦始皇与荆轲。  成语出处和典故  《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穷图匕见的主人公是谁

成语典故_穷图匕见的主人公是谁?穷图匕见是什么意思  穷图匕见,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源自《战国策·燕策三》荆轲刺秦王。  秦国是战国七雄中的强者,它不断蚕食他国,公元前二二八年向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图穷匕见的主人公是谁 成语图穷匕见出处和典故

  图穷匕见的意思是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故事源自战国的秦始皇与荆轲。《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图穷匕见故事介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穷图匕见的主人公是谁

  导读:穷图匕见,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源自《战国策·燕策三》荆轲刺秦王。  秦国是战国七雄中的强者,它不断蚕食他国,公元前二二八年向北进犯,已经俘虏了赵王、燕国危在旦夕。燕国的

春秋战国 解密荆轲为何抓住秦王不刺

 “士”的操守:解密荆轲为何抓住秦王不刺  荆轲刺秦王,图穷匕首见。荆轲一把抓住秦王,用匕首刺去。这时的秦王(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根本没有想到荆轲会来刺他,大脑没有反

春秋战国 解密荆轲为何抓住秦王不刺

 “士”的操守:解密荆轲为何抓住秦王不刺  荆轲刺秦王,图穷匕首见。荆轲一把抓住秦王,用匕首刺去。这时的秦王(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根本没有想到荆轲会来刺他,大脑没有反

刺客荆轲为何抓住了秦王而不刺?

荆轲刺秦王,图穷匕首见。荆轲一把抓住秦王,用匕首刺去。这时的秦王(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根本没有想到荆轲会来刺他,大脑没有反应过来,只是本能地挣扎。殿堂里站满了大臣,但他们都被这意外事件惊得目瞪口呆,一

刺客荆轲为何抓住了秦王而不刺?

荆轲刺秦王,图穷匕首见。荆轲一把抓住秦王,用匕首刺去。这时的秦王(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根本没有想到荆轲会来刺他,大脑没有反应过来,只是本能地挣扎。殿堂里站满了大臣,但他们都被这意外事件惊得目瞪口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