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与公孙瓒到底为何反目成仇

Posted 公孙

篇首语: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袁绍与公孙瓒到底为何反目成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袁绍与公孙瓒到底为何反目成仇

根本原因:冀州之争——公孙瓒替袁绍做嫁衣 冀州并非一开始就是袁绍的地盘。公元189年,董卓把持朝政,任命韩馥为冀州牧,袁绍只不过是其手下的渤海太守;同时期,公孙瓒则也不过是幽州刘虞手下的北平太守。韩馥曾参与过诸侯讨伐董卓的战争,也曾与袁绍一同拥立刘虞为帝,可以看出,韩馥这个人对汉室还是很忠心的,不管是讨伐董卓还是拥立汉室宗亲刘虞,都是为了汉朝社稷,一心匡扶汉室的韩馥,怎么比斗得过野心勃勃的袁绍和公孙瓒么? 公元191年,韩馥的部将曲义反叛,韩馥不仅没能平定叛乱,反而被打败。袁绍由此看出了韩馥军事能力的差劲,暗中与曲义结盟,阴谋颠覆冀州,这时候袁绍手下谋士逢纪给袁绍献计:暗中约公孙瓒南下进攻冀州,韩馥一定会感到很害怕,这时候再派遣一位能言善辩的人去游说韩馥,韩馥一定会把冀州拱手相让。 公孙瓒得到袁绍密信以后,以讨伐董卓的名义进入冀州,却突然发难,进攻韩馥,以韩馥的军事能力,自然不是公孙瓒的对手,很快败北。这时候袁绍又派遣荀谌游说韩馥,韩馥听从荀谌建议,居然将冀州拱手相让给袁绍,陶谦让徐州,刘备百般推辞,袁绍可不是刘备,这本来就是他的阴谋,自然不会推迟了。就这样,公孙瓒打败了韩馥,但是冀州却被袁绍兵不血刃夺取,公孙瓒此时,可谓是替袁绍做嫁衣了。其实这才是袁绍和公孙瓒翻脸的根本原因,公孙瓒感觉自己被袁绍摆了一道,利益冲突而已,但是此时公孙瓒与袁绍名义上依然是盟友,他们彻底撕破脸皮,还是源于另一件事。 直接原因:公孙越生死——公孙瓒迁怒袁绍 至于袁绍与公孙瓒的冲突的直接原因,其实起源于袁绍和袁术的冲突。袁绍准备废除汉献帝刘协而立刘虞为弟,袁术却不赞同,二人因此决裂,当然袁术反对袁绍也不是为了汉献帝,他是想自立为帝。同年,袁术任命孙坚为豫州刺使,治所阳城,当时依旧是群雄讨伐董卓时期,孙坚正在率军与董卓征战,可是袁绍却不管孙坚是正在讨伐董卓还是在干嘛,只知道既然是董卓的人,就是他的敌人。而眼下孙坚主力在外,阳城防守空虚,此时正是夺取阳城的最好机会。于是袁绍任命周昂为豫州刺使,命令周昂进攻阳城。由于阳城空虚,周昂不费吹灰之力就夺取了阳城。孙坚原本已经打的董卓节节败退,甚至放弃洛阳退守长安。听闻周昂进攻,只好回师进攻周昂,袁术则派遣公孙越率兵支援孙坚,公孙越与周昂激战,中流矢而卒。 公孙越是公孙瓒的从弟,却被袁绍部将杀死,这样一来,公孙瓒自然把公孙越战死的责任归咎于袁绍。公孙瓒得知公孙越身死,勃然大怒,道:「 ”余弟死,祸起于绍”。就这样,公孙瓒和袁绍由讨董联盟的盟友,变成仇敌。公孙瓒得知公孙越身死的消息以后,先发制人进攻冀州,白马义从是百战之师,与游牧民族多年征战都节节胜利,作战能力及其强悍,因此,战争初期,胜利的天平向着公孙瓒倾斜。公孙瓒虽然只带来3000白马义从,却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兵锋所指,无不望风而降,袁绍畏惧公孙瓒,主动求和。为了表示诚意,任命公孙瓒的从弟公孙范为渤海太守。可是,公孙范到任渤海太守以后,立即宣布渤海郡脱离袁绍,与公孙瓒一起进攻袁绍,同时公孙瓒不仅仅打的袁绍丢盔卸甲,还以2万兵马,大破三十万青州兵,威震天下,此时公孙瓒实力远在袁绍之上,袁绍与公孙瓒,因此彻底反目成仇。 参考文献: 《三国志》 关注微信公众「 ”亭殿阁”,更多三国解密。

相关参考

三国两大精锐军队之战,一支惨败后就此从历史中消亡

界桥之战是发生在东汉末年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冬季的一场战争,战争的双方是当时北方两大军事集团:袁绍与公孙瓒。一、战争的目的与起因「”界桥之战”前北方局势目的:这场战争的实质是袁绍与公孙瓒之间为争

三国两大精锐军队之战,一支惨败后就此从历史中消亡

界桥之战是发生在东汉末年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冬季的一场战争,战争的双方是当时北方两大军事集团:袁绍与公孙瓒。一、战争的目的与起因「”界桥之战”前北方局势目的:这场战争的实质是袁绍与公孙瓒之间为争

公孙瓒为何不重用神将赵云

  在三国演义里,赵云一出场,白马长枪就曾救了公孙瓒的驾。且看原文:袁绍大怒曰:“谁可擒之?”言未毕,文丑策马挺枪,直杀上桥。公孙瓒就桥边与文丑交锋。战不到十余合,瓒抵挡不住,败阵而走。文丑乘势追赶。

公孙瓒为何不重用神将赵云 三国最蠢主公

在三国演义里,赵云一出场,白马长枪就曾救了公孙瓒的驾。且看原文:袁绍大怒曰:“谁可擒之?”言未毕,文丑策马挺枪,直杀上桥。公孙瓒就桥边与文丑交锋。战不到十余合,瓒抵挡不住,败阵而走。文丑乘势追赶。瓒走

三国最蠢主公公孙瓒为何不重用神将赵云

...赵云一出场,白马长枪就曾救了公孙瓒的驾。且看原文:袁绍大怒曰:“谁可擒之?”言未毕,文丑策马挺枪,直杀上桥。公孙瓒就桥边与文丑交锋。战不到十余合,瓒抵挡不住,败阵而走。文丑乘势追赶。瓒走入阵中,文丑飞...

公孙瓒明知赵云很能打,为何愿意让他跟刘备走

赵云乃是蜀汉难得的大将,位列五虎上将。早在他投奔公孙瓒后,虽然立下了赫赫战功,却依然最终投奔刘备。而当时公孙瓒被袁绍攻击,处于危难之时,也正是正是用人之际。那么公孙瓒为什么会放任勇猛而又忠诚的赵云离开

袁绍公孙瓒易京之战历史背景、经过以及影响

>易京之战>中国东汉末年,割据冀州等地的率军于汉献帝建安二年至四年(197—199)攻灭易京(今河北雄县西北)公孙瓒军的作战。汉献帝建安三年(198年),袁绍率兵攻公孙瓒。公孙瓒只守不攻,袁绍遂设下伏

白马将军公孙瓒兵败袁绍

说起公孙瓒,有个很威风的绰号,叫“白马将军”。当时的幽州,范围广泛,大致在现在的河北、辽宁一带。游牧民族如乌桓经常突袭汉朝边疆,劫掠人口财物。乌桓人擅长骑兵,来往如风,让以步兵为主的汉王朝很痛苦。当时

曾率军击败公孙瓒

三国演义中被赵云一枪挑死的麴义到底有多厉害他在三国演义里被赵云一枪挑死,现实中却以8百人打败3万当时最恐怖的部队。提到袁绍手下的大将,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文丑、颜良,很少会有人提起麴义,就算有人提起他

真实赵云为何官职连魏延都不如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元氏县西北)人。先从公孙瓒,时刘备亦在,与赵云深自结纳。公孙瓒为田楷击袁绍,派刘备出征,赵云为骑将,后因对公孙瓒失望托词兄丧,离去前与刘备曰:“终不背德也。”后刘备奔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