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惨败后,为何刘备留守白帝城而不是回成都

Posted 群臣

篇首语:志高品高,志下品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夷陵惨败后,为何刘备留守白帝城而不是回成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夷陵惨败后,为何刘备留守白帝城而不是回成都

章武元年,刚称帝三个月的刘备不顾群臣反对,毅然亲帅大军顺流东下攻伐孙权的吴国。苦求和议的孙权不得不一边命陆逊整军迎战,一边向曹魏称臣,免得吴国腹背受敌。在经历七八个月军事相持后,陆逊最后用一把大火烧得蜀汉军队大败,而刘备一路狼狈逃到白帝城。他在这里度过了剩余的十个月的人生,再也没有回到蜀汉政权政治中心——成都。既然刘备打了败仗,实力大损,那么为何他不愿回到成都重整旗鼓呢? 首先刘备惨败后,白帝城的战略意义瞬间重要起来,甚至说它的得失决定蜀汉政权安危也不为过。「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是著名大诗人李白对蜀地的评价。事实上蜀地外围道路崎岖,十分险要,而内部交通很发达。如果要攻入蜀地,一个方向是从北方汉中或由陇上通阴平道进入,另一个方向便是从东方的夔州,也就是当时的白帝城,可以进入。《读史方舆纪要》称夔州「 ”控带二川,限隔五溪,据荆楚之上游,为巴蜀之咽喉。”刘备兵败夷陵后,吴国将军李异、刘阿等人更是穷追不舍。白帝城作为蜀地东方门户,有着丰富军事经验的刘备既是再狼狈,也知道放弃它,意味着主动将吴国的刀架到自己脖颈上。 其次是刘备无颜面对群臣。当初刘备决定讨伐吴国为关羽报仇,「 ”群臣谏者甚重,汉主皆不听”;而跟随他多年的赵云也明确指出 「 ”国贼,曹操,非孙权也”,讨伐孙权不是上策,但刘备同样置之不理。同时广汉人秦宓和陈天时以不得天时进谏而被下狱幽闭。刘备如此不顾全国上下反对而进军,结果是大败而归,死伤无数。 「 ”汉主夜遁,驿人自担烧铙铠断后,仅得入白帝城,其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塞江而下。”这段史料是记载刘备战败狼狈之象,尽管有夸张之处,但也能想象刘备败得惨烈。到了白帝城的刘备心情是又又惭愧,又恨,又愤怒,甚至说「 ”吾乃为陆逊所折辱,岂非天耶”。身经百战的刘备居然被后起之辈打成这样,他自然不知道如何面对群臣。 再者尽管刘备逃到白帝城,但兵败的危机并没有过去。先是东吴徐盛等人争相上表攻打白底城,擒拿刘备,当然此建议被陆逊制止;后有曹魏几路大军伐吴,若吴国被灭,元气大伤的蜀汉政权生存也成了问题。刘备兵败后,巴西太守阎芝派马忠领兵五千补充刘备的兵缺,而刘备感动不已。同时孙权与曹魏相互激战两个月没有结果,于是孙权派郑泉重建孙刘联盟,而刘备也顺势表示同意。此外,刘备逃到鱼复县直接更名为「 ”永安”,这也能表现出刘备此时的心情,希望他大败到此为止,蜀汉永远安稳。 最后是刘备建立的政权属外来政权,夷陵惨败意味着他处理不善的话,蜀汉可以会一世而亡。历史也是有这样的例子的,五胡十六国时前秦苻坚兵败淝水,没有处理好战后布局,结果他好不容易统一的北方再次陷入混乱。尽管苻坚出生的晚,刘备自然不能从他身上吸取教训,但刘备应该知道白帝城再丢失,东方门户洞开,外有吴兵,内部再有反对动荡,他的帝国更是雪上加霜。后来刘备病危时,诸葛亮离开成都,汉嘉太守黄元趁势叛乱攻打成都。尽管史书记载黄元与诸葛亮有矛盾,这场叛乱也很快被镇压,但此时足以证明当时刘备存在内部危机。当然此处更不提刘禅刚称帝时,益州大姓雍闿谋反,并诱导孟获反叛。 正是刘备面对严峻的形式,又无颜面对蜀中群臣,他才留守白帝城。由于整日处于愤懑之中,刘备也仅仅在白帝城住了十个月便离开了人世。 (本文参阅《布局天下: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三国志》、《资治通鉴》)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刘备兵败夷陵后为何不回成都,而是一直驻守在白帝城直至驾崩呢

公元219年,孙权趁着关羽北伐而派兵偷袭荆州,最终不仅拿下了荆州,就连关羽也被东吴军队擒杀。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次年刘备则以汉献帝已死汉室大统无人继承的理由称帝。刘备称帝后就为了夺回荆州为关羽报

历史人物 刘备夷陵战败后为何不回成都,执意去白帝城

自从东汉末年以来天下大乱,各方诸侯势力为了争霸攻伐不止,期间自然少不了战争冲突。在长达近百年的诸侯混战局面下,大大小小的战争数不胜数,若是论起来其中对于天下大势影响最为深远的当属官渡、赤壁和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刘备如果逃回成都,东吴会不会继续扩大战果

夷陵之战对蜀国来说无疑是一大耻辱,刘备也因此大受打击,在这场战役中他的实力受到了巨大的损失,被东吴打得节节败退,刘备败得是比较惨烈的。最后在手下各将领的拼命保护下,逃到了白帝城。虽然胜败已经很明显,但

刘备为何不听赵云劝谏执意伐吴

刘备称帝后,不顾赵云等重臣的激烈反对,坚持兴兵讨伐东吴,最终惨败夷陵,使蜀汉国力遭到重大损失,刘备本人也在忧愤交加之下病死白帝城,纵横汉末三国的英雄最终以一种悲情的方式退出了历史舞台。刘备为什么要弃众

三国名将赵云为何没有参加吴蜀夷陵之战

赵云之所以没有参加夷陵之战,不是因为刘备不信任他,不重用他了,相反,刘备虽然亲自率兵伐吴,然而,益州的战略布署,一清二楚,马超和魏延北面防魏,诸葛亮和太子镇守成都,赵云督江州,因此,虽然有夷陵之惨败,

历史军事 夷陵之战刘备到底有多少兵力?刘备夷陵之战真有70万人吗?

夷陵之战是后三国的转折点,也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不过在夷陵之战中,刘备算是彻底的战败了,几乎到了全军覆没的地步,而且刘备此后还羞于惨败,一病不起最后在白帝城过世。那刘备为什么会在夷陵之战中输这么惨呢?

刘备为何惨败夷陵之战

说起夷陵之战,世人皆知“先主征吴赏六军,陆逊营烧七百里”。这场战役看似是刘备与陆逊两个指挥官之间的斗智斗勇,实则他们中间还有一个女人对这场战争产生了诸多影响,剪不断,理还乱。这事还需从“刘备招亲”说起

刘备托孤白帝城

  刘备撤到白帝城后一直没回成都。  公元223年,刘备病重,命丞相诸葛亮辅佐太子刘禅,并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十倍于曹丕,一定能安国家,定大事。如果我的儿子刘禅行,你就辅佐他;如果不行,你就废了他自

历史军事 夷陵之战刘备战败的原因到底在哪里?

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可以说是刘备时代的结束,经过这一次失败的战役后,他的人生也走到了尽头,因此才有了白帝城托孤的事件。这一次的战役,刘备的对手不再是曹操,而算是自己的大舅哥孙权,可是最终还是失败了,那

法孝直为何能左右刘备的东征?

222年8月,蜀主刘备统帅的东征大军在夷陵在东吴大将陆逊击败,蜀军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没。消息传到成都,负责留守的丞相诸葛亮慨叹道:“法孝直若在,一定能制止主公,不让他东征;即使东征,也一定不会溃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