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明朝开国功臣名不见经传,立下不世之功,常遇春都觉得不如他

Posted 智勇

篇首语:知识的价值不在于占有,而在于使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这个明朝开国功臣名不见经传,立下不世之功,常遇春都觉得不如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这个明朝开国功臣名不见经传,立下不世之功,常遇春都觉得不如他

明朝的开国将领中,徐达、常遇春、刘伯温这些是大家最熟悉的,当然朱元璋手下人才济济,不然也不可能在明末农民起义军中脱颖而出,建立大明王朝。很多开国将领名不见经传,但事迹都记载在史书上,今天介绍的这个将领薛显就是这样一个人物。 薛显是徐州人,由于不是绝对的主角,因此薛显早期的资料不可考,在《明史》中,薛显的出现是在赵均用的手下做将领。这个赵均用也是红巾军的一个领袖,不过是淮北红巾军,1351年的时候响应刘福通的起义,到了1352年跟郭子兴汇合,而朱元璋就是在郭子兴这个起义部队的,两个人属于一个体系。 赵君用在战争中身亡,于是薛显就以自己守的泗州归附了朱元璋,1362年,薛显受命镇守南昌,隶属大都督朱文正。 保卫南昌,攻打张士诚,得到常遇春和朱元璋的认可 薛显骁勇善战,军事能力强,他虽然在朱文正手下表现的可圈可点,不过他真正的成名之战是在常遇春的手下保卫南昌,薛显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他的智猛。1363年,朱元璋的老对手陈友谅围攻南昌,号称有60万大军,一人一脚都可以把城墙踩踏了,薛显守章江,新城两门,他毫不畏惧,并没有龟缩不出,派精锐出门斩杀刘进昭,擒获赵祥,能在虎视眈眈的敌军之下能捕获两位大将,可见其的智勇。 在南昌解围以后,薛显与常迎春、徐达一起讨伐张士诚。张士诚也是朱元璋的老朋友了,而且一度实力强横,这次常遇春徐达攻打湖州的德清,张士诚派自己的五太子前来救援,张士诚将自己的儿子都称为太子,可见其野心,这个五太子还是有点本领的,刚一交战,常迎春退却了,而薛显却率领军队奋击,大败张军,并俘获五六万人。五太子及朱暹、吕珍等人都投降了薛显。 (常遇春剧照) 战斗结束后的总结上,常遇春对薛显说:「 ”今日之战,将军功,遇春弗如也”。意思就是今天主要是你的功劳,我常遇春不如你,这可是常遇春的评价,非常高了,可见其军事能力。朱元璋得知这件事情以后也评价到:「 ”薛显,傅友德勇略冠军,可当一面”。能得到朱元璋的认可,更加凸显了他的军事才能。 攻取中原,平定陕西 有如此猛将,朱元璋当然要好好使用,于是朱元璋派薛显跟随徐达攻取中原,在这次一系列的战斗中,薛显的确是独当一面,薛显率军攻克兖、沂、青、济诸州,取东昌、棣州、乐安,回师收取河南,直抵关陕。 最最重要的是薛显配合徐达攻克了元大都,这是一件非常大的功劳,然后与傅友德一起攻克山西,赶走王保保,降服豁鼻马。追击王保保到关中,将王保保赶出塞外,解决了这个后顾之忧。 开国大将却因为擅杀未得到应有的封赏 薛显能够独当一面,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他也有缺点,性如烈火,残酷无情。这导致了他未能赢得应有的封赏。明朝建立后,朱元璋论功行赏,按理说,薛显应该封官授爵,可是他却被贬谪到了海南。为什么呢?因为他性情暴虐,残酷无情,曾经擅杀胥吏,兽医、火者、马军及千户吴富,因此论功行赏没有他多大的份。 战争时代的英雄,和平时代的弃儿。在战争年代,薛显其勇无比,东征西伐,跟着朱元璋打天下。但是,天下一太平,他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他不是治世之能臣,就如《明史》所说的一样:「 ”诸将当草昧之际,上观天命,委心明主,战胜攻取,克建殊勋,皆一时之智勇也。及海内宁谧,乃名隶党籍,或追论,或身坐,鲜有能自全者”。 薛显在战争年代的腥风血雨中展现出自己的才能,与朱元璋一起打天下,而到和平年代他变成了弃儿,因为他有的只是作战的智勇,而无治天下之智,不能自全。 参考资料:《明史》

相关参考

揭秘明朝开国功臣常遇春军中暴毙的真相

说起大明开国名将,首推徐达、常遇春二人。在朱元璋义军初起之时,两人就追随他一路转战南北,此后更是独当一面,先后统帅大军攻破陈友谅,平定张士诚,北伐元顺帝,击溃王保保,两人为大明王朝的创建立下赫赫战功。

历史人物 徐达和常遇春为明朝建立不世功勋,为什么两者的后代的待遇差别迥异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明朝功臣徐达和常遇春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1368年正月,明朝的开国战争正在紧张进行之中。大将徐达和常遇春,带领25万北伐大军,挥师北上,以摧枯拉朽雷霆万钧之势,扫荡中原

徐达常遇春同为明朝开国功臣为什么命运不同

徐达、常遇春二人跟随朱元璋数十载,分别列于明朝开国功臣的一、二名。历史上对于这二人的英雄事迹流传甚多,据了解,徐达用兵如神,多有谋略,常遇春骁勇善战,仿佛生于沙场。两人都被封王,但结局却大有不同。常遇

徐达常遇春同为明朝开国功臣为什么命运不同

徐达、常遇春二人跟随朱元璋数十载,分别列于明朝开国功臣的一、二名。历史上对于这二人的英雄事迹流传甚多,据了解,徐达用兵如神,多有谋略,常遇春骁勇善战,仿佛生于沙场。两人都被封王,但结局却大有不同。常遇

果然名不虚传

明朝的众多开国功臣中,刘伯温虽然没有带兵攻城略地,但他的功劳丝毫不亚于徐达、常遇春等人,明太祖朱元璋将他视作心腹谋臣,并多次称赞道:“吾之子房也。”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刘伯温的才能是如何

历史秘闻 果然名不虚传

明朝的众多开国功臣中,刘伯温虽然没有带兵攻城略地,但他的功劳丝毫不亚于徐达、常遇春等人,明太祖朱元璋将他视作心腹谋臣,并多次称赞道:“吾之子房也。”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刘伯温的才能是如何

历史人物 常遇春的一条建议,竟然会让朱元璋勃然大怒

众所周知,建立明朝之后,朱元璋通过“胡惟庸案”、“蓝玉案”等等朝廷大案大肆屠戮开国功臣。明朝的开国功臣几乎是一扫而空,只有徐达、常遇春、汤和、郭兴、郭英、耿炳文等少数功臣逃过一劫,没有死在朱元璋的屠刀

红军俘虏了一个国军士兵,17年后,这个人立下了不世奇功

原标题:红军俘虏了一个国军士兵,17年后,这个人立下了不世奇功在开国将帅中,有不少都是从国军方面起义过来的,比如陈明仁、董其武、陶峙岳、曾中生等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其实,还有一种是俘虏过来的,照样

明朝猛将常遇春暴死军中的真实原因

说起大明开国名将,首推徐达、常遇春二人。在朱元璋义军初起之时,两人就追随他一路转战南北,此后更是独当一面,先后统帅大军攻破陈友谅,平定张士诚,北伐元顺帝,击溃王保保,两人为大明王朝的创建立下赫赫战功。

明朝猛将常遇春暴死军中的真实原因

说起大明开国名将,首推徐达、常遇春二人。在朱元璋义军初起之时,两人就追随他一路转战南北,此后更是独当一面,先后统帅大军攻破陈友谅,平定张士诚,北伐元顺帝,击溃王保保,两人为大明王朝的创建立下赫赫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