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襄功劳最大,势力最强,最有资格,为何却没有获得皇位

Posted 大臣

篇首语: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来的光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刘襄功劳最大,势力最强,最有资格,为何却没有获得皇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襄功劳最大,势力最强,最有资格,为何却没有获得皇位

吕后去世,在平定诸吕之乱中,刘襄是功劳最大,又是势力最为强大,而且也是最该继承皇位的人。但是他最终什么也没得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刘襄剧照) 说刘襄功劳最大,理由有三点:一是刘襄最先起事,打着平定诸吕的口号向朝廷进军,才把这件事挑了起来。二是因为刘襄起兵,让诸吕把兵权交到灌婴的手里,灌婴带兵抵抗刘襄。如果按照吕后当初嘱咐诸吕的,千万不要交出兵权,灌婴没有获得带兵的机会,平定诸吕肯定是没有机会的。三是刘襄的弟弟斩杀了吕产,因此周勃、陈平才得以剿灭诸吕。 说刘襄的势力最强,这话也不夸张。当时刘襄拥有齐国广大的地盘,军队也不少。同时,朝廷中又有弟弟刘章和刘兴居当内应。而且,朝廷中的大臣周勃、陈平、灌婴其实一开始也对刘襄比较友善。毕竟诸吕才是共同的敌人,他们是站在同一个阵营里的。所以说,刘襄实力最强,机会最多。 说刘襄最有资格继承皇位,是因为刘襄是刘肥的长子,而刘肥是刘邦的长子,也就是说刘襄是刘邦的长孙。刘邦的8儿子中,除了刘恒和刘长外,要么老死了,要么被吕后搞死了。就算刘恒、刘长,也并不是刘邦的嫡子,而且位次上低于刘肥。再说了,刘盈去世后,吕后都立过刘盈的两个儿子前后少帝为帝了。按照皇位继承的顺序,最多在前后少帝的平辈中选择(因为他们没儿子),断然没有在上一代中选皇帝的道理。而在前后少帝的平辈中选择,刘襄肯定是最有资格的。 (吕后剧照) 那么,既然刘襄最有资格继承皇位,为什么最终刘襄什么也没得到呢?他究竟在什么地方没做对呢? 一、刘襄不团结皇室成员。 刘襄虽然把义旗举起来了,但是他的气量显得非常狭小。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进攻琅琊国,扣押刘泽,试图把刘泽的封地夺过来。接着又进攻吕国,夺取了吕国所在的济南郡。 固然,无论是琅琊郡,还是济南郡,本来就是齐国的土地。是在吕后当政期间,吕后刁难刘肥,刘肥不得已,把城阳郡割给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接着,又把济南郡割给吕后的侄儿吕台。再接着,又把琅琊郡割给吕后的妹妹的女婿刘泽。 也就是说,无论济南郡,还是琅琊郡,本来就是齐国的。但是,你刘襄现在是要干什么呢?是想要得到整个天下呀。既然要夺整个天下,你为啥还在乎区区两个郡呢?再说,你因为在乎这两个郡,结果一下把皇室成员给得罪了。 刘泽虽然是吕后妹妹的女婿,但是,他也姓刘,而且还是刘邦的远房堂弟。他在整个老刘家,差不多辈分是最高的,威信也是最高的。虽说你只得罪了一个刘泽,但是,所有的皇室成员都看出来了,你有多么的自私,大家怎么还会拥戴你呢? 所以,当刘襄向各诸侯王写信,让大家一起来拥戴他的时候,大家反映都很冷淡,都按兵不动。 (周勃剧照) 二、刘襄不团结朝中大臣。 刘襄如果想当皇帝,最重要的,他必须取得朝中大臣的信任。他要想取得朝中大臣的信任,就得想办法交好朝中大臣们。但是他一开始的做法,就引起了朝中大臣的恶感。他为了获得兵符,和舅舅驷钧、郎中令祝午、中尉魏勃一起,把他的相国召平包围起来,逼迫召平自杀。 这种连自己手下的大臣都不能团结,和一些手下联合起来,打击另一些手下的做法,让周勃、陈平等人非常担心。这样的一个刘襄,一旦当了皇帝,他肯定就会做出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事情。周勃、陈平等人,怎么会不担心呢? 再说了,刘襄自始至终,没有主动联系过周勃、陈平,他只是写信给诸侯国王们,根本就没有想过周勃、陈平等朝中大臣才是最重要的力量。 刘襄不团结皇室成员,又不团结朝中大臣,最后,皇室成员和朝中大臣联合起来,一下就把刘襄排除在外了。 当时,刘泽假意对刘襄说,他会进京让朝中大臣迎刘襄当王。愚蠢的刘襄信以为真,放刘泽进京。而刘泽进京后,则对周勃、陈平等人说,刘襄非常信任他的舅舅驷钧,而驷钧这个人非常残暴。刘襄要是当了皇帝,一定会重蹈外戚干政的覆辙。 这话一下戳中了大臣们的心病,大臣们担心的不是外戚干政,而是自己不受重视。因此,大家一合计,选了没什么背景,同时性格又比较仁厚的刘恒。刘襄就这样彻底凉了。 (参考资料:《史记》)

相关参考

其最大败笔竟是势力太大? 刘襄的历史评价

刘襄是汉朝开国皇帝立邦的第一个孙子,他的父亲刘肥也是刘邦的第一个儿子,只不过是庶出。《美人心计》刘襄剧照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第二年正月将刘肥封为了齐王,刘襄便也被封为了齐国王太子。公元前189年

最大的败笔竟是势力太大? 刘襄的历史评价

刘襄是汉朝开国皇帝立邦的第一个孙子,他的父亲刘肥也是刘邦的第一个儿子,只不过是庶出。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第二年正月将刘肥封为了齐王,刘襄便也被封为了齐国王太子。公元前189年,刘肥去世,刘襄继承

最大的败笔竟是势力太大? 刘襄的历史评价

刘襄是汉朝开国皇帝立邦的第一个孙子,他的父亲刘肥也是刘邦的第一个儿子,只不过是庶出。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第二年正月将刘肥封为了齐王,刘襄便也被封为了齐国王太子。公元前189年,刘肥去世,刘襄继承

历史人物 永璜身为皇长子,为什么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

你真的了解此皇子又是长子,又勤勉贤良,为何皇帝公开宣称他无继位资格吗?本站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永璜是乾隆的长子,他做事勤勉,品德忠厚,很早就开始接触政务,然而却因一件事失去了接班人的资格,

历史人物 他们本来最有资格当上皇帝 不然历史都会因为他们而改变

有资格当皇帝却没有能上位的人是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想要当上皇帝,途径无非就是两种,其一就是打下江山,其二就是坐等传承。相比较而言,后者的难

历史上有几个皇帝称 ”仁宗”,但却只有一人最有这个资格

中国古代,皇帝众多,称呼也各不相同。不过,能够被称为「”仁宗”的可没几个。想要当上仁宗,那就必须要做个好皇帝,还要行仁义,做善举。一个皇帝只是做了一些不痛不痒或未犯什么大过错的话,基本上都能算的上是个

为何说颜回是最有资格继承孔子儒家学说的接班人?

颜回(前521~前481),字子渊,鲁国人,小孔子三十岁,以德行著名,家贫不忧,好学不倦。孔子赞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四十一岁英年早逝,孔子哭之极恸,痛如

为何说颜回是最有资格继承孔子儒家学说的接班人

颜回(前521~前481),字子渊,鲁国人,小孔子三十岁,以德行著名,家贫不忧,好学不倦。孔子赞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四十一岁英年早逝,孔子哭之极恸,痛如

竟是因为势力太大无法登上帝位? 齐哀王刘襄

刘襄是汉朝开国皇帝立邦的第一个孙子,他的父亲刘肥也是刘邦的第一个儿子,只不过是庶出。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第二年正月将刘肥封为了齐王,刘襄便也被封为了齐国王太子。公元前189年,刘肥去世,刘襄继承

唐朝时哪位皇帝最低调但却成就最大?

唐朝有一位皇帝的功劳被种种原因所埋没了,我们现在所见到他的形象,大抵是弱渃无能,其实他是唐朝最有成就且低调的皇帝。他就是唐高宗李治。按理说,唐朝第三代帝王再怎么也轮不上他,李治的皇位纯属坐冷板凳等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