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始帝是怎么当上皇帝的?他是西汉皇室的哪一脉

Posted 汉朝 西汉 更始帝

篇首语: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更始帝是怎么当上皇帝的?他是西汉皇室的哪一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更始帝是怎么当上皇帝的?他是西汉皇室的哪一脉

2、爱新觉罗氏属于什么旗,爱新觉罗氏属于八旗中的哪一旗

更始帝是怎么当上皇帝的?他是西汉皇室的哪一脉

刘玄(?—25年),字圣公,是西汉皇室后裔,王莽新朝时期,加入起义的军队,被拥立为更始皇帝。后来消灭了王莽争权,定都长安,可是因为朝政腐败不久又被起义推翻,投降后被杀。刘玄原本是西汉皇族后裔,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后裔。不过因为王莽篡位,所以西汉已经灭亡,刘玄也流落民间无权无势。当时,反对王莽的农民起义不断,刘玄就投奔了其中的绿林军。后来因为刘玄大败了王莽的一些军队,所以称为首领,称为更始将军。绿林军的首领们商议之后,让刘玄登基为帝,年号就叫更始,所以他史称更始帝。刘玄立马册封他们为诸侯、公卿,至少也是大臣或者将军。当时,全国许多地方纷纷起义响应,因此王莽虽然派遣大军前来讨伐,最后还是被打败,自己也被杀头。于是,刘玄迁都长安,真正成为了皇帝。

在别人的建议下,刘玄大肆封王,先从自己的宗室开始,之后则是拥立自己的各大起义军首领。此后,刘玄不理朝政,终日与后宫女子饮酒作乐,加上他残害忠良,不听劝谏。绿林军一个个从农民和亡命之徒官居高位,所以肆意烧杀抢掠,危害朝政。因此,不久,民心丧失,更始政权就变得不稳。此时,另一支起义军赤眉军另立他人为天子,起来反对更始政权。赤眉军一路大败绿林军,不久就攻入了长安。刘玄只能投降,于是他被废黜贬为长沙王,不久刘玄还是被他们杀死。

刘玄是历史上著名的更始帝,加入绿林军而被拥立为皇帝,之后推翻王莽的新朝,建立了更始政权,不过不久就又被起义军推翻而死。刘玄在位只有短短三年多,期间一方面大肆封王、所用非人导致皇权旁落,另一方面不顾朝政、终日与后宫女子饮酒作乐,所以才会很快就失去民心,被人起兵反对。他以为消灭了王莽、迁都了长安,就等于他完全恢复了刘氏的汉家天下,天下就会一直太平下去,所以就此放松、奢靡乃至堕落,因此走向了灭亡。而在赤眉军打败自己的绿林军后,刘玄不激励将士们,反而怀疑首领通敌,斩杀了其中几个,导致剩下的将领纷纷投降。由此可见,刘玄是一个无能的昏君。

据史书记载,刘玄在被绿林军将士们拥立为更始帝接受他们朝拜时,羞愧流汗,举着手连话都说不出来。之后他迁都长安后,坐在大殿上也是如此,头埋得极低,不敢仰视。此外,在长安被赤眉军攻破后,刘玄一个人骑马想要从城门逃走,后面有许多妇女喊他下马拜谢城池,他听了就乖乖地照做,后来也出城投降。这些证据都可以说明,刘玄为人是十分胆小懦弱的。总而言之,刘玄本身能力不足,或者顶多有一点小聪明。他能够当上皇帝、灭掉王莽、定都长安,这些与其说是他做的,不如说是别人推着他做的,而他人也不是认为他有德有才能成为明君,只是看中他汉室后裔的身份可以为自己所用而已。

刘玄是汉朝时期更始政权的建立者,不过他只在位了短短三年多就被人推翻。他死于公元25年,因为出生年份不详,所以不知道他活了多久,不过想来也就三四十岁。刘玄灭掉王莽争权、迁都长安后,以为已经天下太平,自己可以高正无忧了,于是就开始松懈和腐败。他早在刚刚被登基为帝的时候,就册封许多自己的宗室和拥立自己的绿林军助威将领为列侯,据说达到一百多人。而此时又再次封王,先是册封宗亲,之后又不顾祖先汉高祖刘邦非刘氏宗室不能封王的规定,把起义的将领一一封王,甚至比宗亲封得还要多。

此外,刘玄不顾朝政,把政务都交给大臣决策,自己只顾荒淫,整日与后宫的女子饮酒作乐。据说有大臣要上奏而自己喝醉不能接见时,他就让自己的侍卫坐在帷帐假装自己。忠良的大臣上书劝谏,刘玄还大怒把他们打入牢狱。如此,刘玄所建立的更始政权没多久就丧失了人心。此时,农民起义军之一的赤眉军起兵反对他,并且拥立了另一个汉室后裔刘婴为天子,攻打绿林军。赤眉军一路大胜,刘玄怀疑绿林军首领通敌,斩杀了其中几个,导致剩下的纷纷投降。不久,赤眉军就攻到了长安,刘玄出城投降,后在刘恭的争取下,不仅没被斩杀,还从畏威侯变成了长沙王。不过因为当时地方的百姓深受赤眉军的暴虐,所以反而同情起刘玄,赤眉军的将领知道后,就让亲信把刘玄带到郊外把他吊死了。

爱新觉罗氏属于什么旗,爱新觉罗氏属于八旗中的哪一旗

爱新觉罗氏属于八旗中的哪一旗

爱新觉罗,是清朝皇室姓氏。满语「爱新」为金的意思。常见说法称「觉罗」为姓的意思,但实际上满语中「姓氏」一词原文为hala(汉语哈喇、哈拉)。

满洲姓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姓(哈拉),一部分是基於血缘宗亲关系的族名(穆昆)。爱新觉罗一姓中,觉罗为姓,爱新是族名,两者的关系类似汉族中某姓和某家族的关系(张姓与桐城张氏,翁姓与常熟翁氏等)。除爱新觉罗外,觉罗这一姓氏还有伊尔根觉罗、舒舒觉罗、通颜觉罗等分支,都源於同一始祖。那拉氏有叶赫那拉、乌拉那拉、辉发那拉等分支(叶赫、乌拉均为地名),瓜尔佳氏有苏完尼瓜尔佳、安图瓜尔佳等分支。因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该族遂成望族,以全称相称,「爱新」遂变为姓氏的一部分。 清代将爱新觉罗氏分为宗室和觉罗,以示血缘远近区别,同时将一些有功之臣赐姓为觉罗,如觉罗纳木泰(原姓舒穆禄)、觉罗吴拜(原姓瓜尔佳)等。 如今爱新觉罗氏大致有30—40万人!!!!!!!!!!!!!!!! 爱新觉罗家族的分布 16世纪80年代,爱新觉罗氏还只是一个人数很少的家族,包括努尔哈赤的六祖以及他们22个儿子所组成的家庭。 自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到末代皇帝溥仪清朝灭亡止,后金、清朝一共存在296年,经历了11代12位皇帝。在这近3个世纪中,后金、清朝的皇帝,拥有众多的后妃,他们的子孙也拥有远超过常人妻室的妃妾,加上中国崇尚多子多孙的古老传统习俗,因而爱新觉罗家族子孙繁衍十分迅速。 有的学者认为,清朝入关前,在第2代皇太极时期,皇族成员约有100人;到第3代顺治时期,皇族成员是419人;到第4代康熙时期,皇族成员约有490人;到第5代雍正时期,皇族成员已超过1000人;到第7代嘉庆时期,皇族已近4700人;清朝灭亡以后,到20世纪30年代,皇族后裔已达2万人。1936出版的《爱新觉罗宗谱》,收集了这个家族几百年来的世袭繁衍材料。自16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努尔哈赤这一支系的后裔,仅男性就有近3.4万多人,整个宗室的后裔有4.6万多人,还有觉罗系统的后裔计3.4万多人,合计有8万多人,而这还仅仅是男性。如按皇子与皇女的比例来计算的话,那么,爱新觉罗家族在3个多世纪中,宗室的后裔有 8万多人,觉罗的后裔有近6万人,整个爱新觉罗家族计有后裔近14万人。不难看出,这近300年的时间,爱新觉罗家族,是处于一个拥有特权的时期,子孙繁衍的速度是很快的。 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近70年间,爱新觉罗家族流散各地,皇族身分已成了历史,政府行为的修谱已无可能,纯正的血统已无保障,婚姻状况也日趋复杂,几乎没有任何家谱问世,家族人口的统计已很困难。 不过,一种趋势是很明显的,爱新觉罗氏的人口,仍然还在不断膨胀,血缘关系也由近及远,逐渐形成众多分支。据估计,如今爱新觉罗氏大致有30—40万人。 如~爱新觉罗·紫薇 爱新觉罗 ·州迪和 其实到清朝最后的三代皇帝,由于近亲结婚,几乎是没有子女,有也是早早夭折.所以现在估计子孙很少. 爱新觉罗,这个姓,后来也有了简化,有的改为"赵",有的为"罗"等等,很多. 清皇族后裔在全国分布广泛,其生活状态多种多样,对待“爱新觉罗”姓氏的态度也各不相同。 不愿提皇族身份 62岁的崇文区副区长金毓嶂是醇亲王载沣的长孙。他说 “我们家的人都不姓爱新觉罗,都什么年代了,姓那个有点儿古怪。” 醇亲王载沣的11个孩子中4个是男孩,除末代皇帝 溥仪外,还有溥杰、溥供和溥任。溥仪无后,溥供3岁早夭,溥杰只生有两个女儿,溥任的长子就是金毓嶂。溥任的次子金毓峑在北京某大学任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的副院长,三子金毓岚是朝阳区和平街第一中学的高级语文教师,还是一位古玩收藏家。 对于家族中出了两个皇帝,金毓嶂说,这是历史的选择,他的家族对此很不情愿,也很不胜任。“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总是提起皇族身份。”金毓嶂说。 为爱新觉罗姓氏自豪 在身份证上,这位45岁的女画家名叫毓紫薇,爱新觉罗·毓崌是她的正式名字。姓氏的恢复对她的事业有所帮助。“画会好卖一些,”她说,“人家一看,‘爱新觉罗’,就认你的画。”毓紫薇说,自己的画是“有行无市”,大多卖给了朋友。 毓紫薇是崌亲王奕 讠宗的第4代孙女,奕讠宗 是道光五子,即金毓嶂的曾祖父——第一代醇亲王的哥哥。“从心底里,我对爱新觉罗这个姓氏感到自豪,”她说,“因为我们这个家族里出了康熙、乾隆这样的好皇上。” 难以概括的群体 关于“爱新觉罗”的姓氏,在前北京市民委副 主任赵书看来,“正支的皇族后裔很少自己冠以爱新觉罗氏,旁支的就喜欢这么叫,尤其是在书画界。”他给这种现象起了个名字,叫作“时代功利性”。 在沈阳,60岁的德崇开了一家“爱新觉罗·德崇文化商行”,专门经销清代传统的文化工艺品。如果你叫他“德崇”,他会嗓音洪亮地纠正你:“我是爱新觉罗·溥旻!”不过,他的家谱中的贵族血统要追溯到努尔哈赤才可见到。 对比几个历史阶段皇室后裔或低调或高调的行为方式,北京市满学会会长阎崇年认为,辛亥革命后,皇族后裔纷纷改姓,建国后的一段时间里又强调阶级划分,因此皇室后裔对“爱新觉罗”姓氏比较忌讳;现在他们以家族为自豪,恰好说明社会心态的宽容与进步。 镶黄旗 在今内蒙古锡林部勒盟西南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黄色镶红边而得名,镶黄旗是上三旗之一,旗内无王,由皇帝所亲统,兵为皇帝亲兵,侍卫皇室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清末时的规模达到下辖84个整佐领又2个半分佐领,兵丁2.6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很多清皇室成员都是镶黄旗,如嘉庆帝的皇后孝和睿,乾隆帝的皇贵妃,"垂帘听政"的慈禧和慈安(也称东宫)都是,朝廷的高级官员中也有不少是来自镶黄旗的。 正黄旗 以旗色纯黄而得名。正黄、镶黄和正白旗列为上三旗,上三钠无王,都归皇帝所亲兵,侍卫皇室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至清末,是八旗洲中人最多的一个,下辖92个整佐领又2个半分佐领,约3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5万人。康熙的爱臣,乾清门一等侍卫纳兰性德就是正黄旗人。 镶白旗 在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白色镶红而得名,镶白旗属於下五旗之一,不是由皇帝所亲统,而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清末时规模是84个整佐领,兵丁2.6万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 正白旗 位置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清代八旗之一。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初定,以旗色纯白而得名。正白旗是八中的上三旗之一,顺治前,上三旗中并无正白有正蓝旗,因在顺治初,多尔衮将自己所领上正白旗纳入上三旗而将正蓝旗降入下五旗,这以后就了定制。正白旗是皇帝亲统之一,旗内无王,兵为皇帝亲兵,并从中挑选侍卫皇室的成员。清末规模为辖86个整佐领(基本户口和军事编单位100-300人为一单位)约2.6万兵丁,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清末捻代皇后婉容是正白旗人。 镶蓝旗 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东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色为蓝色镶红而得名,镶蓝旗是下五旗,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清末时模达到下辖87个整佐领又一个半分领,兵丁2.7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5万人。著名表演艺术家侯宝林先生便是蓝旗人。 正蓝旗 在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南部,闪电河流贯领接河北。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纯蓝而得名。正蓝旗在顺治前与正黄、镶黄列为上三旗,顺治初,被多尔?降入下五旗,不再由皇帝所亲而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清末时模达到下辖83整佐领11个半分佐领,兵丁2.6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 镶红旗 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东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旗为红色镶白而得名,镶红旗是下五旗之一,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清末时规模达到下辖86个整佐领,兵丁2.6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3万人,清光绪帝的宠妃珍妃就是镶红旗人。 正红旗 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东部,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为红纯红而得名,正红旗是下五旗,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至清末,是八旗中人口最少的一个旗,规模为下辖74个整佐领,兵丁2.3万,男女老少总人口约11.5万人,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原隶正红旗;清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珅也是红旗人 八旗全到

爱新觉罗·溥仪属于什么旗?

皇帝一般属于镶黄旗,就皇帝(清朝)本身而言,皇帝就是八旗之主,统领八旗,但具体不属于哪一旗。

八旗最初源于满洲(女真)人的狩猎组织,是清代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

八旗制度与清政权相始终,它既是清王朝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也使清王朝最终走向衰败没落之路。

扩展资料

爱新觉罗·溥仪,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字耀之,号浩然。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他是道光帝旻宁的曾孙、醇贤亲王奕譞之孙、摄政王载沣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两次在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溥仪

镶黄旗是八旗之首为什么爱新觉罗氏是正黄旗而不是镶黄旗

因为历史上,八旗与姓氏没有必然关系,爱新觉罗作为一个大家族,其成员分在各旗的都有。

八旗分上三旗与下五旗。顺治皇帝为了加强对八旗的控制,对八旗的顺序进行了调整。镶黄、正黄、正白三旗由皇帝直接控制,称为上三旗;正红、镶红、正蓝、镶蓝、镶白五旗由诸王、贝勒统辖,称为下五旗。所以上三旗较下五旗为崇。

入关前,八旗都有爱新觉罗氏皇族。入关之后,从顺治帝以下的皇帝都把自己的皇子分封进下五旗,其目的主要是蚕食下五旗原旗主的佐领,直接影响就是,入关之后分出来的皇族,旗籍都在下五旗。

如雍正帝在当贝勒、雍亲爷的时候,旗籍在镶白旗,继位后回到上三旗。如启功的祖上是弘昼,其分到了正蓝旗,故而启功自己是正蓝旗的宗室。又如宣统帝的父亲载沣一门,实际上是在镶白旗。

扩展资料:

八旗的衰落

从顺治、康熙年间起,八旗官兵便已出现追求享受、战斗意志衰退的倾向。在平定三藩之乱的战争中,八旗军以往的主力地位已被绿营兵所取代。

雍正、乾隆年间的一些重要战争,如柴达木之战、平定大小和卓之战、大小金川之战中,尽管参战的八旗官兵数量有限,其中一些号称精锐的八旗部队的表现却不如绿营兵,昔日敢打敢冲的作风已不复存在。

乾隆中期以后,以皇帝为首的统治阶级生活日益奢靡,庞大的官僚机构愈加腐败。那些贵族上层已形成颓风难挽的局面。到了清代末叶,那些八旗子弟已完全成为寄生虫。发展到贩卖人口,当卖军中的盔甲器械。大量正身旗人下降为佃户,甚至沦为流民、痞棍和无赖。

清末,八旗军逐渐演变成专靠国家供养的社会救济组织,失去了起码的战斗能力。1799年清军在镇压白莲教大起义时,曾一度把京营八旗中最精锐的健锐营和火器营派往前线,结果因军纪败坏,不听约束,未及投入战斗就被迫撤军回京。

民国成立之后旗人特权被废除,失去了经济来源又不会生产劳动的旗人多穷困潦倒甚至男盗女娼。八旗制度与清政权相始终,它既是清王朝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也使清王朝最终走向衰败没落之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旗

请问正黄旗里是否只有爱新觉罗氏,叶赫那拉氏是属于哪个旗

正黄旗不是只有爱心觉罗氏,还有其他的姓氏,叶赫那拉氏也是属于正黄旗,我的祖上就是姓叶赫的,只是后来改了三个姓氏,分别姓桑,仝,岑。你可以看看。

哪几支爱新觉罗氏后裔入正黄旗旗籍

你好

爱新觉罗氏正黄旗的有三支 分别是: 太祖九子巴布泰后裔 太宗四子叶布舒后裔 太宗六子高塞后裔

籍贯吉林省永吉县金家乡三道埠子村,满族金姓,属于哪个旗?是不是爱新觉罗氏

这个肯定不是爱新觉罗氏家谱排字。

爱新觉罗氏宗室家谱排字如下: 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 祺字辈是第十八代。 1937年,溥仪又增: “敬志开端, 锡英源盛, 正兆懋祥”12字,作为“祺”字以下的字辈。

我是满族正黄旗 爱新觉罗氏 请问在以前厉害么?

厉害,放以前你就是格格(公主)。 正黄旗很多,你是正黄旗不算厉害的,因为很多正黄旗充当兵丁,但是爱新觉罗这个姓氏就NB了,因为爱新觉罗氏是皇族,只有努尔哈赤的后代才能姓爱新觉罗,你姓爱新觉罗那么努尔哈赤就是你的祖先,你放以前就是格格。 可惜现在你最多就是个软妹子。有钱就叫白富美,没钱就叫女屌丝,漂亮点叫女神,丑点那就没办法了。 而且满族跟汉族一样 对皇姓都是很避讳的,一般没人敢乱给自己起爱新觉罗的姓氏,清朝以前给有功的功臣(满族官员)最多也就是封个 觉罗

清朝皇帝属于八旗中的哪一个?或者根本就不属于任何一个旗?爱新觉罗氏是不是每一个旗里都有这个姓氏?

皇帝不属于八旗中的任何一旗。

八旗与姓氏没有必然关系。八旗也不是按姓氏划分。爱新觉罗氏的情况也是这样,爱新觉罗是个中等的大姓,除皇族外,还有很多远近不同的宗亲。皇帝本人一般属满洲镶黄旗,但其他宗亲由于人口庞大就未必都是一个旗里的。基本上爱新觉罗氏分散在各旗的都有。 爱新觉罗(329)八旗中(1)

相关参考

爱新觉罗氏属于什么旗,爱新觉罗氏属于八旗中的哪一旗

爱新觉罗氏属于八旗中的哪一旗爱新觉罗,是清朝皇室姓氏。满语「爱新」为金的意思。常见说法称「觉罗」为姓的意思,但实际上满语中「姓氏」一词原文为hala(汉语哈喇、哈拉)。满洲姓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姓(

身为帝王荒淫懈怠 更始帝刘玄是死于自己手中

刘玄(?—25年),字圣公,是西汉皇室后裔,王莽新朝时期,加入起义的军队,被拥立为更始皇帝。后来消灭了王莽争权,定都长安,可是因为朝政腐败不久又被起义推翻,投降后被杀。刘玄原本是西汉皇族后裔,是汉景帝刘启...

身为帝王荒淫懈怠 更始帝刘玄是死于自己手中

刘玄(?—25年),字圣公,是西汉皇室后裔,王莽新朝时期,加入起义的军队,被拥立为更始皇帝。后来消灭了王莽争权,定都长安,可是因为朝政腐败不久又被起义推翻,投降后被杀。刘玄原本是西汉皇族后裔,是汉景帝刘启...

绿林军为何拥立刘玄为帝 更始帝刘玄怎么死的

  刘玄  刘玄(?—25年),字圣公,是西汉皇室后裔,王莽新朝时期,加入起义的军队,被拥立为更始皇帝。后来消灭了王莽争权,定都长安,可是因为朝政腐败不久又被起义推翻,投降后被杀。  刘玄原本是西汉皇

为什么汉朝更始帝刘玄会被绿林军拥立为帝?

刘玄(?—25年),字圣公,是西汉皇室后裔,王莽新朝时期,加入起义的军队,被拥立为更始皇帝。后来消灭了王莽争权,定都长安,可是因为朝政腐败不久又被起义推翻,投降后被杀。刘玄原本是西汉皇族后裔,是汉景帝刘启...

为什么汉朝更始帝刘玄会被绿林军拥立为帝?

刘玄(?—25年),字圣公,是西汉皇室后裔,王莽新朝时期,加入起义的军队,被拥立为更始皇帝。后来消灭了王莽争权,定都长安,可是因为朝政腐败不久又被起义推翻,投降后被杀。刘玄原本是西汉皇族后裔,是汉景帝刘启...

历史上的哪一位皇帝曾向臣子借过“种”

自己生不出儿子,便派老婆去别处借种,这是宋明帝刘彧即位前做出的荒唐无奈之举。在科技发达的现代,“借种”可以通过人工受精,可以避免男女接触;然而,在一千五百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刘彧也只能让心爱的女人亲临战

材料一反映的是历史上的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有什么作用

(1)材料一反映的是历史上的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有什么作用?(6分)?(2)材料二中的“皇帝”是谁?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4分)(3)改革或变法代表了“百家争鸣”中哪一家的思想观点?这一学派的

汉平帝刘�b生平简介 他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西汉第十四位皇帝就是汉平帝刘b,他不是前任皇帝的儿子,但他和前任皇帝汉哀帝一样,他俩都是汉元帝刘]的孙子。  之所以能当上皇帝,和历史上出了名的“穿越者”王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自从西汉皇位传到汉成

曾被迫出家,他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李昪。此人就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开国皇帝李昪(biàn)!李昪在飞黄腾达后,给自己认了一个祖宗,说自己是唐朝皇室后裔,但其实这是假的,其实李昪出身寒微,“世本微贱”。唐朝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