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刘备犯了哪些兵家大忌

Posted 群臣

篇首语: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夷陵之战刘备犯了哪些兵家大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夷陵之战刘备犯了哪些兵家大忌

刘备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君主,他一生颠沛流离、寄人篱下能登上帝位实属不易。然而夷陵之战的惨败险些让刘备一生的奋斗付之东流,那么在这场战争中刘备到底犯了哪些兵家大忌呢?除了我们熟知的「 ”连营六百里”,刘备还犯了哪些兵家大忌? 一意孤行 刘备登上帝位之后,为了报仇东吴夺荆州杀关羽之仇坚持要出兵伐吴。《三国志 蜀书 法正传》记载:先主既即尊号,将东征孙权以复关羽之耻,群臣多谏,一不从。章武二年,大军败绩,还住白帝。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由此可见,刘备力主伐吴在蜀国内部遭到了群臣的反对。就连诸葛亮也不赞同刘备出兵伐吴,可惜刘备被仇恨冲昏了头脑面对群臣的劝谏他仍然下定了伐吴的决心。 《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记载:初,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孙权遣书请和,先主盛怒不许。刘备出兵伐吴时,孙权已经表示出了服软的迹象。然而刘备却拒绝和孙权谈判表示出和东吴势不两立的态度,这显然是刘备一意孤行的另一种表现。当时以蜀国的实力是没法灭掉吴国的,就算刘备后来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吴、蜀两国还是要回到谈判桌上的。此时对于刘备来说最佳的策略是一边出兵一边和东吴谈判,以大兵压境迫使吴国在谈判桌上妥协。而刘备却让吴国断绝了和蜀国讲和的念头,这种做法显然是不理智的。 急于求胜 夷陵之战前期,刘备在用兵方面就表现出了急于求胜的一面。《三国志 蜀书 黄权传》记载:及称尊号,将东伐吴,权谏曰:"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尝寇,陛下宜为后镇。"先主不从,以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先主自在江南。刘备出兵伐吴时,蜀国将军黄权认为蜀军从水上行军前进容易后退难。于是黄权便自告奋勇率水军为先锋替刘备御敌,而刘备不仅没有遵从他的意见反而将他调到了江北用于防范魏国的军队。刘备的想法是自己率大军寻找吴国主力决战。 《三国志 吴书 陆逊传》记载:先遣吴班将数千人于平地立营,欲以挑战。诸将皆欲击之,逊曰:"此必有谲,且观之。"备知其计不可,乃引伏兵八千,从谷中出。刘备为了引诱吴国出战曾派大将吴班率数千人向吴军挑战,他则带八千精兵埋伏在山谷中等待吴军上当。可惜吴国统帅陆逊识破了刘备的计谋坚守不出,刘备求战不得只得将伏兵撤走。刘备急于求胜却求战不得,这给蜀军的士气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分兵作战 夷陵之战初期,刘备率领蜀军打的很顺畅。蜀军向吴国占据的地区推进了五、六百里,后来陆逊命令吴军坚守不出更是让刘备误认为吴军怯战。刘备对吴军的误判让他犯了致命的军事错误,那就是分兵作战。《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记载: 二年春正月,先主军还秭归,将军吴班、陈式水军屯夷陵,夹江东西岸。二月,先主自秭归率诸将进军,缘山截岭,于夷道猇亭驻营,自佷山通武陵。起初,刘备从蜀国出兵是水陆并进。后来刘备干脆命令水军同步军一同上岸扎营,蜀军被分为了四十多营连营七百余里。 《三国志 魏书 文帝纪》记载:初,帝闻备兵东下,与权交战,树栅连营七百余里,谓群臣曰:"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魏国皇帝曹丕在听说刘备分兵作战连营七百余里时也惊讶地认为刘备此举是在自取灭亡。《三国志 吴书 陆逊传》记载:臣初嫌之,水陆俱进,今反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察其布置,必无他变。伏愿至尊高枕,不以为念也。刘备分兵作战连营数百里的疯狂之举,令陆逊找到了破敌之策。陆逊当初之所以按兵不动就是因为忌惮刘备大军水陆并进,此时刘备没有分兵水军、步军的战斗力都令陆逊担忧。现在刘备不仅让水军上岸扎营还将军队分为四十多营,他的这种自我削弱战斗力的作法让陆逊有了必胜的把握。因此陆逊才敢给孙权吃定心丸让他不要为刘备伐吴而担忧。 参考资料:《三国志》

相关参考

历史上犯兵家大忌的人物都有哪些?

具体如下:1、有赵括,马谡,刘备,于禁,张飞,关羽等等。2、赵括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典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

陈仓之战皇甫嵩数犯兵家大忌为何获胜?

而皇甫嵩的将略,在平定陈仓之乱时,得到充分的体现。陈仓之战,皇甫嵩数次违反兵法,却次次出奇制胜,最终取得胜利。当时,凉州地区的少数民族也在一些汉人官员的怂恿下起兵叛乱,韩遂等人推举王国为自己的首领。当

陈仓之战皇甫嵩数犯兵家大忌为何获胜?

...甫嵩的将略,在平定陈仓之乱时,得到充分的体现。陈仓之战,皇甫嵩数次违反兵法,却次次出奇制胜,最终取得胜利。当时,凉州地区的少数民族也在一些汉人官员的怂恿下起兵叛乱,韩遂等人推举王国为自己的首领。当时,...

夷陵之战,刘备兵败,赵云一到就吓退了陆逊吗

  刘备为给关羽报仇,率军伐吴,就是三国历史上著名的“夷陵之战”,东吴陆逊抵挡刘备,战争相持阶段,刘备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移营到山林中,结果被陆逊一把火,烧了个精光,全军覆没,刘备败逃,陆逊率军追击,

三国历史 夷陵之战,刘备兵败,赵云一到就吓退了陆逊吗

  刘备为给关羽报仇,率军伐吴,就是三国历史上著名的“夷陵之战”,东吴陆逊抵挡刘备,战争相持阶段,刘备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移营到山林中,结果被陆逊一把火,烧了个精光,全军覆没,刘备败逃,陆逊率军追击,

历史军事 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打不过陆逊?陆逊用了哪些计谋击败刘备?

都说东吴占据了一片人杰地灵的地方,这个说法也并不是空穴来风,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四大都督的出现,让东吴保持长盛不衰。这次要为大家讲的人物就是在夷陵之战上击败刘备的陆逊,这次战役的结果可以说是一边倒,

历史军事 夷陵之战刘备到底有多少兵力?刘备夷陵之战真有70万人吗?

夷陵之战是后三国的转折点,也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不过在夷陵之战中,刘备算是彻底的战败了,几乎到了全军覆没的地步,而且刘备此后还羞于惨败,一病不起最后在白帝城过世。那刘备为什么会在夷陵之战中输这么惨呢?

历史无知

1.历史上有哪些由于无知造成的巨大悲剧夷陵之战,就是由于刘备的无知固执造成的巨大悲剧。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刘备称帝三个

历史军事 夷陵之战只是刘备一时冲动么?夷陵之战这些细节导致刘备失败

刘备得知关羽死讯后几乎崩溃,而且始终不相信关羽会就这么死了。之后刘备的兴兵一定要伐吴,当时诸葛亮等人都劝刘备不要意气用事,但是刘备很显然已经被仇恨冲昏了头,谁说的话也听不进去,最终夷陵之战是刘备输了,

历史军事 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不带赵云和马超?参加夷陵之战除了刘备还有谁?

关羽死后刘备一时接受不了,一定要孙权血债血偿准备伐吴,不过夷陵之战却是刘备打败,让蜀国提前进入了衰落期。但是仔细看看夷陵之战蜀军这边,除了刘备以外诸葛亮、赵云和马超等人都没去,如果刘备真想伐吴怎么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