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七国之乱"的大汉丞相,为何要活活饿死自己

Posted 皇帝

篇首语:坚硬的城市里没有柔软的爱情,生活不是林黛玉,不会因为忧伤而风情万种。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平定"七国之乱"的大汉丞相,为何要活活饿死自己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平定"七国之乱"的大汉丞相,为何要活活饿死自己

作者:扬正 自古以来,功高盖主的人都很难能够善终,特别是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杀死了帮助自己打江山的三个大将,后来还把丞相萧何抓到了监狱里面。汉高祖去世后,吕氏一度掌权,在周勃的拥护下,汉文帝成功的继位。 对于拥护自己继位的恩人,汉文帝也不放心,他先把周勃贬到了老家,后来又找了一个理由把周勃抓起来想要杀害。幸亏太后还记得周勃对于汉文帝的恩情,找皇帝理论一番把周勃救了出来。 周勃出狱后没有几年就去世了,他的长子因为犯罪被剥夺了爵位,次子周亚夫继承了爵位。周亚夫后来成为了汉朝的名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最后也走了父亲的老路,结局比父亲还要凄惨。 周亚夫 在年轻的时候,周亚夫曾经找许负算过命,许负说:你这个人以后出将入相,贵不可言,可惜最终要被饿死。当时的周亚夫还很不以为然,认为许负是胡说八道。 汉文帝后六年(前158),匈奴大举入侵,直接威胁京城安全。汉文帝调拨三支军队,分别在霸上(今西安城东)、棘门(今咸阳市东)、细柳(今咸阳西南渭河北岸)三处扎营,拱卫长安。 汉文帝御驾亲临三大军营,挨家逐户送去慰问。先至霸上、棘门,主帅莫不热烈出迎,士兵莫不欢欣鼓舞。看着粮草充沛、士气高昂,汉文帝悬着的一颗心也就放进了肚子里。 有天,汉文帝想去军营参观。他没让秘书打电话提前通知,随便带几个侍从就过去了。 刘总先来到灞上和棘门,守卫一听董事长来了,连忙打开大门迎接领导,二位主将第一时间款待了刘老总。 随后举行了简单的阅兵仪式,汉文帝给将士打鸡血后吃了几碗臊子面,最后在全军热情欢送下缓缓离开。 汉文帝又来到细柳营,可这回连大门都进不去。守卫说:"我们这只听将军的,不听皇帝的,要参观请站在警戒线以外,谢谢合作"。 汉文帝只好写封证明信(节信,信物)送进去,周亚夫才通知门卫放行。 皇帝的座驾准备进门时,守卫又说:"营里车速不能超过10迈,否则罚款扣分"。吓得车夫紧紧攥着缰绳,生怕当着老板的面搞出个违章。 汉文帝一直走到主将大帐前,周亚夫才穿着一身盔甲出来了。他拱拱手说:"介胄之士不拜,还请老板见谅哇"。 汉文帝扶着车前的横木,尴尬地挥挥手说:没关系,同志们都辛苦啦! 刘总很快就被送出来了,侍从纷纷抱怨周亚夫连顿饭都不管。汉文帝却感叹道:"周亚夫才是真将军啊!霸上和棘门的军队简直就像唱戏的"! 一个月后,匈奴人退兵了。文帝让那些军队从哪来的回哪去,唯独留下周亚夫,让他掌管京城的兵权。 周亚夫在做将军的时候就以志军严明闻名天下,当时汉文帝非常欣赏周亚夫治军的本领,对汉景帝说:如果发生战争,就让周亚夫去,肯定能旗开得胜。 汉景帝继位后,开始着手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诸侯王联合起来起兵造反,前后一共有七个国家,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七国之乱。七国之乱爆发后,汉景帝想到了父亲之前的话,晋升周亚夫做了太尉。周亚夫带领着汉朝的主力部队去平叛,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击溃了七国联军,为汉朝立下了赫赫战功。 汉景帝为了奖励周亚夫,让他做了丞相,平叛后的周亚夫也成为汉景帝一朝最有威望的大臣。周亚夫此时的地位和父亲周勃非常像,周勃最初也是太尉,后来拥立了汉文帝,被晋升为丞相。 晋升丞相的周亚夫也和父亲一样逐渐的被皇帝猜忌,汉景帝不再听从周亚夫的意见还经常为难他。随着两个人矛盾的加剧,汉景帝多次在公共场所批评周亚夫,君臣两人更是因为一双筷子而彻底闹翻。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是很多古代君王对待功臣的态度。作为西汉第四位杰出皇帝汉景帝,在对待自己在位时期的最大功臣周亚夫时,最终还是选择了这条"卸磨杀驴"的路。 在周亚夫被杀的这件事上,诚然汉景帝要负很大的责任,但是作为被杀的周亚夫,同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对于景帝朝三桩重大人事安排,周亚夫一次又一次力阻皇命,搅出了一连串不和谐音符。 第一件事,阻止汉景帝废立太子。第二件事,阻止汉景帝封王信为侯。第三件事,阻止汉景帝封匈奴降将。 这君臣二人日渐疏远,矛盾重重。此时周亚夫才深感自身处境不妙,便称病辞职。虽然君臣二人矛盾重重,但毕竟周亚夫还是有一定能力的,汉景帝便安排了一场宫廷宴会。 汉景帝请客吃饭,没有给周亚夫准备筷子,周亚夫愤怒的找旁边的人索要了筷子。这时候汉景帝嘲笑周亚夫,这些难道还不能让你满意吗? 言外之意是嘲讽周亚夫索要筷子的行为,周亚夫非常生气,跪下给汉景帝道歉。汉景帝让他起来,话还没有说完,周亚夫已经起身离开了。 他儿子见父亲年老了,就私下买了五百件甲盾,准备在他去世后当陪葬品,当时,武器装备只能官用,是禁止个人买卖的。此事被一个佣工告发了,景帝立刻派人追查,周亚夫自认无罪,拒绝回答。景帝怒了,将周亚夫交廷尉审理。 办理周亚夫案子的人在周亚夫的家里搜出来了几百副铠甲,这些铠甲都是用来陪葬的,可是审讯的官员却诬赖是周亚夫造反用的。周亚夫在监狱里面申辩自己没有谋反,可是汉景帝根本不听,审讯的官员又多次侮辱周亚夫。 在之前的时候,汉景帝已经定下了整死周亚夫的决心,他曾经对大臣们说:周亚夫嚣张跋扈,肯定不能侍奉少主。皇帝杀心已定,周亚夫如何申辩也无济于事了。周亚夫最后一次申辩是面对廷尉,廷尉是汉朝的最高司法人员,周亚夫说:我家里的铠甲都是准备在我死后,下葬的时候用的陪葬品。廷尉侮辱周亚夫说:我看你是想死了之后在地底下造反吧。 周亚夫面对着侮辱,实在不想继续申辩,在进行了五天的绝食之后,周亚夫最终活活饿死。从汉高祖时期开始,一直到汉宣帝时期,韩信、周勃、周亚夫、卫青、霍光先后遭到皇帝打击报复。要么被皇帝迫害致死,要么死后家族被皇帝诛杀,伴君如伴虎,这个词形容汉朝前期是再合适不过。 其实纵观周亚夫的一生,特别是他最终的死亡。纠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自身耿直的性格,以及"谋国不谋身"的做事风格,无论是在废太子一事,还是在封侯一事上,周亚夫想到的都是国家的利益,丝毫没有想过自己这样做是不是会得罪皇帝、得罪太后。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汉景帝狭隘的心胸,同样是为国顶撞自己。 历史纪闻:深浅度挖掘历史故事,民间野史,古史杂谈,述古道今。

相关参考

平定七国之乱的大将周亚夫为何最后选择自杀了

在《汉武大帝》电影开始的时候,汉景帝被匈奴的大肆屠杀深深地惹恼了,这时候国家内部也出现了动荡,汉景帝最终实施晁错为他献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汉景帝忍受匈奴的屠杀,开始着手平定内乱。这时候大汉帝国内

平定七国之乱的大将周亚夫为何最后选择自杀了

在《汉武大帝》电影开始的时候,汉景帝被匈奴的大肆屠杀深深地惹恼了,这时候国家内部也出现了动荡,汉景帝最终实施晁错为他献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汉景帝忍受匈奴的屠杀,开始着手平定内乱。这时候大汉帝国内

"八王之乱"中的抢戏军阀

"八王之乱",是西晋时期发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这场长达十六年的内乱,改变的不仅仅是西晋一个王朝的历史,而是整个中国历史的走向。在这场浩劫中,除了参与内战的诸位王爷之外,还有不少形形

汉朝历史 请问西汉[窦婴]生平简介及事迹?

西汉外戚"窦婴"生平事迹?及为何被西汉武帝刘彻所杀?窦婴(?--前131)西汉大臣,字王孙,观津(今河北武邑东)人。窦太后侄子。吴楚七国之乱时,被景帝任为大将军,守卫荥阳,监齐赵兵

汉朝历史 请问西汉[窦婴]生平简介及事迹?

西汉外戚"窦婴"生平事迹?及为何被西汉武帝刘彻所杀?窦婴(?--前131)西汉大臣,字王孙,观津(今河北武邑东)人。窦太后侄子。吴楚七国之乱时,被景帝任为大将军,守卫荥阳,监齐赵兵

七国之乱发动者是谁 七国之乱是谁平定的

  七国之乱  公元前154年,西汉中央政府与吴楚等七国爆发七国之乱,叛乱在三个月内被平定,成为此次平叛的最大功臣。  发动者是谁  吴王刘濞就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

汉朝历史 平定吴楚七国之乱

平定吴楚七国之乱  七国乱平,对当时的社会和未来的历史都是一大贡献  吴楚七国之乱是发生在汉景帝三年(前154年)的一次诸侯王国的叛乱。参与叛乱  的七国的国王是吴王濞、楚王戊、赵王遂、济南王辟光、淄

七国之乱是谁平定的 吴楚七国之乱打了多久

因为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晁错看出了汉景帝因当下同姓诸侯国的势力过大,进而威胁到了中央的王朝而苦恼的事,所以他上疏《削藩策》建议汉景帝开始削弱各诸侯国的实力,从而加强王朝的权力。汉景帝也采纳了

历史军事 吴楚七国之乱打了多久 七国之乱是谁平定的

因为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晁错看出了汉景帝因当下同姓诸侯国的势力过大,进而威胁到了中央的王朝而苦恼的事,所以他上疏《削藩策》建议汉景帝开始削弱各诸侯国的实力,从而加强王朝的权力。汉景帝也采纳了

历史人物 七国之乱是谁平定的

周亚夫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以吴王刘濞、楚王刘戊为主的七国诸侯,不满汉景帝的削弱诸侯王势力的政策,于是一起抱团组成联军对抗长安的中央王朝。汉景帝在诛杀献策削藩的晁错试图平息七国之乱失败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