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孔夫子捣乱,导致一本史书的地位千年难定。

Posted 孔子

篇首语: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只因孔夫子捣乱,导致一本史书的地位千年难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只因孔夫子捣乱,导致一本史书的地位千年难定。

我国的春秋战国,绝对是一个群星璀璨,人才辈出,百家争鸣的时代。为什么人们要把这个时段称作春秋和战国呢?战国我们好理解,乱哄哄的你打我我打你,七国之间互相拼斗的一个时代。春秋就非常费解了。春秋实际是一本书的名字。这本书记载了240年的战国以前的以鲁史为主的各国历史。春秋这本书本来是一本货真价实的历史书。没有任何争议的地方。这本书由鲁国的几十位史官写成。这本书之所以叫春秋。是因为当时的历史书全部叫春秋。古代的人,春天播种,秋天收获。所以古人一般在春季举行祭祀祖宗天地的大典。希望祖宗保佑,上天同情,给个好收成。这是国家大事,要记下来。每年到了秋季,粮食收获了。军队有了作战资源。这时候可以发动战争。这也是国家大事,也要记下来。因为史书上记载的就是这些大事,所以古代各国的历史书都叫春秋。 春秋这个词儿专指一个时段,那是从孔子手里开始的。正因为这位老夫子的一番捣乱,所以有了《春秋》这本书。孔夫子都干了些什么呢?孔夫子的事情,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那就是篡改历史。当时孔夫子在鲁国受到排挤,很不得志。他闲待在家里无聊。就想给门徒编编历史课本。编书你就好好编吧,他不。别的教授编讲义是往浅显编,孔子编讲义是往难懂编。他把这称为「 ”为尊者讳”。他要把书中那些和他的道德观念不同的内容全部删除。或者浓缩成一些语焉不详的简略句字句。举个例子。比如某一个周幽王,为了让美女笑一下,烽火戏诸侯的那位,被北方的少数民族当俘虏抓走了。写这种天下人共知的事,本该实事求是,你就写上幽王因为老玩狼来了的游戏,失信天下,被犬戎人抓了俘虏。可孔子写的是写「 ”幽王北狞”,不明白底细的人还真看不懂,这句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周幽王到北方打猎去了?再例如某国两个王位继承人打架,闹的哥不像哥,弟不像弟。孔子因为反感这两个人的为人,就在写书时把对这两兄弟尊称去除,直呼其名,隐晦表示对此二人不齿。 经过孔夫子这一番根据自己喜好大刀阔斧的删减以后。鲁国几十位史官记载的史实变成了1万6千字的《春秋》。鲁国史官的原书他给毁了。这本书原来不但记载了鲁国的史诗,而且也记载了春秋时期其他国家国君,大夫,民众的各种有趣的事情。但是自从孔夫子的《春秋》成书以后,这些书就没了。 孔夫子这么修改历史书,夹杂了他个人的爱好,和他的政治见解。这本书后来就变得不怎么可信了。不但不可信了,而且由于孔子把很多事情浓缩了,别人也很难看懂。为了让别人看懂这本书,后来又跳出5个人来给这本书做注解。这5本注解有三本流传到现代,那就是《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春秋左传》。你说这孔夫子干的什么事,他把好好的史书改得面目全非,让人看不懂以后,别人还得重新把这个浓缩的书用水化开。但是无论怎么折腾,后代的人有很多不信这本书了。他们认为这本书已经不是历史书。而是政治主张汇编。 可是孔子的徒弟们不这么想,他们把老师编的这本书当做宝贝,当做儒家的重要经典,一代代的往下传。儒家的徒子徒孙们认为,《春秋》所提倡的事情,正是古代礼仪的大道。《春秋》所针砭的事情,正是应该禁止的弊端。所以古代受儒家学派蛊惑喜欢这本书的人非常多。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国的关羽。曾经有一副对联,对这件事情进行过描述。 孔夫子,关夫子,万世两夫子, 修春秋,读春秋,千古一春秋。 但是无论儒家的门徒怎么吹捧这本书,后面的人还是不认账的。好一好的一本历史书,让孔夫子这个老家伙给改的不伦不类,失去了广泛的可信性。孔夫子喜欢改书,那还不是这一次。我们现在看到的《诗经》,曾经也遭过他的毒手。本来《诗经》的篇目是非常多的。是孔子选择了其中他认为比较正能量的300篇。把他认为是负能量的东西全部删除。例如他认为描写比较热烈男女情的郑风淫邪,大删这部分内容,我个人认为其实这些就是古代男女互相之间爱慕吸引的一些具体而真实的描写。是非常可贵的历史资料,但是全部让他给人咔嚓了,孔子是离过婚的,我觉得他反感爱情,很可能就和他离过婚有很大的关系。其实从后世零零星星传下来他所删掉的那些诗篇。都是些非常珍贵,有意义,类似于百花齐放的好诗句。这是题外话,我们就不多说了。

相关参考

河南有個天下第一縣,三千年從未改過名,只因出了一位絕世美女

在各種各樣的影視作品之中,作為觀眾的我們時常會聽說中原這個稱呼,實際上在古代,中原主要是指的如今的河南省,有句古話說「”得中原者得天下”,從中可見,河南省這個地區在古代是有多么的重要的戰略地位,也正因

河南有個天下第一縣,三千年從未改過名,只因出了一位絕世美女

在各種各樣的影視作品之中,作為觀眾的我們時常會聽說中原這個稱呼,實際上在古代,中原主要是指的如今的河南省,有句古話說「”得中原者得天下”,從中可見,河南省這個地區在古代是有多么的重要的戰略地位,也正因

因为四个字,中国人误会了孔夫子两千年,到现在没有搞清楚

关于论语的书名来历,《汉书》中记载为「”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於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撰,故谓之《论语》”。按班固这个说法,论语的论即为论撰之意。又将孔夫子

盗墓贼挖出战国史书,内容改写中国历史,正反两派争论千年

众所周知,秦始皇在灭亡六国、统一天下后,为了让六国百姓都统一思想,不仅要求「”车同轨,书同文”,而且还进行了焚书坑儒。除《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统统被付之一炬。这也就导致了秦朝以后的后人对先秦史知之甚

古代一名将,军事能力比肩韩信,死前留下一本兵书,几乎无人不知

中国历史上曾有过许多名将,他们堪称不世出的奇才,创造了令人膜拜的辉煌战绩,被史书铭记上千年。比如被后世人尊为“兵仙”的韩信,一生鲜有败绩,辅佐刘邦击败了西楚霸王项羽,成为西汉的开国功臣。南北朝时期的一

此人原本有实力跟李世民争天下,只因走错一步,导致自己死于非命

隋唐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李世民、程咬金、秦叔宝、李密、徐世勣、李靖、王世充、杜伏威,哪个不是搅动风云的人物。他们或是割据军阀,或是起义领袖,或是冲锋陷阵的战士,或是一刀毙命的猛将,反正都留在历史中。

千年前一座跨海大桥,至今屹立不倒,只因利用了“高科技”

科技发达的今天,建造一座跨海大桥并不是难事,我国也已经建造了很多跨海大桥。在相对落后的古代,若要建造一座跨海大桥,简直是难如登天,一般人都不敢想象。但是,早在近一千年前的宋朝,我国的劳动人民就建造了一

河西走廊的历史地位那么高,只因其战略位置重要

翻阅一遍中国古代史你就会发现,中国古代就是一部中原农耕文明与周边游牧文明,在冲突中不断相互融合重塑的历史。中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有若干个过渡地带,比如长城沿线是中原与草原之间的过渡地带,康巴地区是中原

她是和李清照齐名的才女,写了一本名著,毒害了中国女子两千年

封建社会中是非常讲究男尊女卑的,女性应该待在家中,十几岁就在父母的安排下嫁到夫家,从此照顾丈夫,孝敬婆婆,基本没有平等可言,但在古代又有许多才女,比如李清照、上官婉儿等,而有一位才女与李清照齐名,被誉

曹操未能统一天下只因太好色

曹操为什么没有统一中国,最终导致三国鼎立的局面,有关专家有各种各样的分析,丁丁并不反对这些专家分析的原因,既然曹操最终没能统一天下,自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是,所有的专家似乎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原因,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