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搁笔, ”眼前有景道不得”的典故

Posted 李白

篇首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李白搁笔, ”眼前有景道不得”的典故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白搁笔, ”眼前有景道不得”的典故

李白搁笔 在黄鹤楼公园东边,有一亭名为「 ”搁笔亭”,亭名取自「 ”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一段佳话。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名作:「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后来李白也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 ”一拳捶碎黄鹤楼, 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搁笔不写了。有个少年丁十八讥笑李白:「 ”黄鹤楼依然无恙,你是捶不碎了的。”李白又作诗辩解:「 ”我确实捶碎了,只因黄鹤仙人上天哭诉玉帝,才又重修黄鹤楼,让黄鹤仙人重归楼上。” 实际上,李白热爱黄鹤楼,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高亢激昂,连呼「 ”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山川人文,相互倚重,崔颢题诗,李白搁笔,从此黄鹤楼之名更加显赫。后来,李白也仿照《黄鹤楼》写下《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相关参考

历史典故 李白蔑视权贵 高力士脱靴

李白蔑视权贵高力士脱靴  唐玄宗六十一岁那年,宠爱上了年轻的杨贵妃。据说,杨贵妃是个少见的美人,而且生得聪明伶俐,懂得音乐。唐玄宗把她的两个哥哥都封了官,三个姐姐都封为夫人。杨贵妃有个远堂兄弟杨钊(音

孟浩然初到长安与才子们拼诗,当他写出这10个字,众人都搁笔认输

从某个层面来说,古代的文人,多数都是「”虚伪”的。就像元代清珙老禅师说的,「”除却渊明赋归去,更无一个肯休官”,文人墨客个个以陶渊明为偶像,口口声声说要做个真隐士,但多数都不过是落魄时的气话而已。但在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班门弄斧的故事

  解释:  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多用于自谦。  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这是明朝梅之涣写的题李白墓诗。李白,字太白,好饮酒,人称李谪仙,是唐代伟大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铁杵磨针的故事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铁杵磨针的故事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

历史典故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绣针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绣针  杜甫曾这样评论过大诗人李白写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意思是说,李白要是提笔写诗,风雨都惊动了,诗写成之后,连鬼神都感动得哭泣。  那么,李白

历史典故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绣针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绣针  杜甫曾这样评论过大诗人李白写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意思是说,李白要是提笔写诗,风雨都惊动了,诗写成之后,连鬼神都感动得哭泣。  那么,李白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铁杵成针的故事

  故事讲的是李白小的时候很聪明,贪玩、不好学。一天,他趁人没注意,丢下书本,溜出去玩。他四处闲逛,走啊走啊,不知不觉,来到一条小溪边,有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在溪边吃力的磨著铁杵。  李白觉的很奇怪,

历史典故 梦笔生花成语故事

梦笔生花成语故事_成语“梦笔生花”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李白年少时曾做过一个梦,梦到自己所用的笔,笔头上居然长出花来,是文才灿烂的征兆。李白长成后果然文采卓越超群,所作的诗丰富高妙,闻名天下。 

历史典故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历史典故: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杜甫曾这样评论过大诗人李白写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意思是说,李白要是提笔写诗,风雨都惊动了,诗写成之后,连鬼神都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