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科考刚开始是1年1次,为何改成3年1次

Posted 宋朝

篇首语: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朝科考刚开始是1年1次,为何改成3年1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朝科考刚开始是1年1次,为何改成3年1次

【本文由蜀山笔侠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科举取士是古代统治者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它打破了封建贵族对于上层建筑的垄断,不得不说是一种进步。 为了更快地更新人才,宋朝的科考(科举考试)最初是1年1次,可是后来,改成了3年1次。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僧多粥少? 其实不是这样的,要了解其中的原因,还得从科考的体制说起。 科考并不像我们今天的高考只考1级,而是分3级考试,即:乡试、会试和殿试。它就像全国性的竞赛一样,先在地方进行海选,优胜者晋级到全国进行总决选。 乡试就相当于地方性海选; 会试就相当于全国性总决赛;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殿试,按理说会试完了就能决出全国的优胜者了,但前面这些环节都是在官员的主持下进行的,还有最重要的一个人没有参与,就是皇帝。 皇帝为了防止官员们徇私舞弊(这是很有可能的),拉帮结派,把最后一关牢牢地把控在自己手里。选拔人才是大事,一旦出了问题对于国家和人民都是灾难。 所以,在会试结束后,皇帝要亲自考核考官们帅选上来的这些人。这样一来,那些没有真才实学,找人替考,或者走后门进来的人就将无所遁形,考官也要因此受牵连。看来皇帝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只要他励精图治,国家不会衰落。 好了,再来看考试的时间安排。 乡试一般在秋天进行,所以又称「 ”秋闱”;会试在第2年的春天举行,所以又称「 ”春闱”;会试后跟着就是殿试,殿试相当于皇帝面试,不用耽搁那么久时间,殿试完就公布榜单,即东华门外唱名。 我们来算一算时间:从头年的秋天到来年的春天基本上就用了半年的时间,还不包括乡试前的一些准备工作,算下来就要大半年时间。 这只是时间维度,我们不能忽略了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空间维度,特别是在古代。 古代的交通极不发达,没有高铁和航线,没有热动力,只能靠脚力和马力,所以赶考也是一大难题。就拿出生在眉州(今四川眉山)的苏轼来说吧。 苏轼要参加一次科考的话,他得从第1年的秋天就参加乡试,然后在第2年春天从眉州出发到开封参加会试,途中要走1个多月。 若会试不中的话,他又得从开封返回眉州,等他回到眉州已经是夏天了,这时,他又得准备参加第2年的乡试。 如果一直不中进士的话,他的一生几乎都在为考试而奔波,这还不排除有些落第书生不敢面对现实,在京城的青楼里借酒浇愁,迟迟不敢回家所耽搁的时间。 这还只是从考生的角度来看的,我们再来看看考官的工作。 考官的日子也不好过,先是遴选考官、考题设置、考前布置,再到监考,誊抄,阅卷,评选,发榜,一系列弄完也要大半年时间。 这一届刚考完,马上又要准备下一届的考试了,要知道这些考官并不是专职的,他们还有自己的本职工作要做,如果考试太密集,他们是吃不消的。 所以,从这个层面看:1年1界的难度也确实不小。 经过综合比较,宋朝统治者最终把科考定成了3年1届(也有特殊情况),算是比较合理了。那么,这么久考1次,怎么解决人才不足的问题呢? 很简单,那就是扩大录取名额,每届多录点儿人不就解决了吗? 呵呵,看来任何东西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 明天继续…… 本文作者《蜀山笔侠》,一个文章会「 ”说话”的历史作者,专注于不同角度看历史,探索不一样的春秋。

相关参考

苏联 1944年1-3月苏军的第二次打击

1944年1-3月苏军的第二次打击第一次打击即将结束时,苏军又在南部战场,即第聂伯河以西的南布格河流域发动强大反攻,史称第二次打击。苏军乌克兰第1方面军、第2方面军、第3方面军、第4方面军共177个师

历史军事 数次拼刺刀平度战役1次杀敌3人

中将回忆抗战:数次拼刺刀平度战役1次杀敌3人 王成斌,山东莱州人,1928年生,1944年参加八路军,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团长、师长、副军长、南昌陆军学校校长、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北

历史军事 数次拼刺刀 平度战役1次杀敌3人

王成斌,山东莱州人,1928年生,1944年参加八路军,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团长、师长、副军长、南昌陆军学校校长、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等职。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解放军报》

历史军事 数次拼刺刀 平度战役1次杀敌3人

王成斌,山东莱州人,1928年生,1944年参加八路军,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团长、师长、副军长、南昌陆军学校校长、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北京军区司令员等职。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解放军报》

他们才是纯正的汉族人,从先秦开始5次南下,人口如今高达1亿

他们才是纯正的汉族人,从先秦开始5次南下,人口如今高达1亿在千百年历史当中,我想中国的发展是经历了无数艰难时期,从大秦封建社会开始,到之后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我们就能够看到其成功的艰辛。但作为炎黄子孙,

苏联 1944年6月23日-8月1日苏军的第五次打击

1944年6月23日-8月1日苏军的第五次打击又称白俄罗斯战役。此次战役由苏军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白俄罗斯第1、2、3方面军共150万人及30万游击队参加,目地是歼灭驻守在白俄罗斯地区的德军中央集团军

历史军事 全球4大残酷武器第3种1秒可发动1.6万次攻击

科技日新月异,各军事强国,为确保一定的地位,研发军事武器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歇过;虽然毁灭性的核武器被禁止使用,但一些杀伤力强大的武器,仍不断推陈出新;事实上,有4种非常「残酷」的武器,依然在战场上出现,

历史军事 全球4大残酷武器第3种1秒可发动1.6万次攻击

科技日新月异,各军事强国,为确保一定的地位,研发军事武器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歇过;虽然毁灭性的核武器被禁止使用,但一些杀伤力强大的武器,仍不断推陈出新;事实上,有4种非常「残酷」的武器,依然在战场上出现,

历史人物 宋朝猛将秦翰一生负伤50次,49次是荣耀,唯有1次说不出口

过去有一句话:对于一个军人来说,身上的伤痕就是他的军功章。确实有一定道理。特别是在古代战争中,依靠冷兵器近身搏斗,战场之上刀枪如林飞箭如雨,一仗打下来,那些不避生死的勇士们,往往会伤痕累累。这些变体的

抄家床底搜出900条白绫汗巾 曝严世蕃1日行房3次

严世蕃是明朝嘉靖年间著名的「大奸臣」严嵩的儿子。爷儿两一起替嘉靖皇帝管理天下,于是大臣们称呼父子俩为:「大丞相」、「小丞相」。其中严世蕃甚至干起「政以贿成,官以赂授」的勾当。想当官的人只要有银两,明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