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神话故事之主管人间婚嫁的月下老人
Posted 月老
篇首语:从某种意义来看,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就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有了生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民间神话故事之主管人间婚嫁的月下老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民间神话故事之主管人间婚嫁的月下老人
在神仙的家族中,有位专管人间婚姻的月下老人,传说,谁与谁能成夫妻,都是月下老人事先用红绳系足选定的,所以民间多有给他塑像、立庙,以求佑护的。
旧时杭州的西湖边上,便有一座月下老人祠,怀春的少女,慕偶的寡男,进去烧香、抽签、许愿的,络绎不绝。祠中的神签,七七四七九支,第—支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末—支是:“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极为巧妙地点出了人们对月下老人祈求的主题。
且说这位月下老人第一次被人发现,是在唐代。
唐太宗贞观初年,有位名叫韦固的人,少年便丧父母,总想着早点完婚成个家,然而多处求婚,没有一次成功的。这—回他来到宋城,住在店中。同宿的客人,介绍他与前任清河司马潘防的小姐议婚,讲好次日早晨在店西边的龙兴寺门前与对方碰头。韦固求婚心切,天刚蒙蒙亮就跑去了。
这时,月儿将落,但月光还明亮,只见一位老人靠着背袋坐在台阶上,借着月光儿检视文书。一瞧那文书,却是一个字也不识。韦固便好奇地问:“老伯您看的是什么书呀?我小时候也曾下过苦学功夫,字书没有不认识的,就连天竺的梵文也能够读懂,唯有这书是从来没见到过的,怎么回事呢?”老人笑着说:“这不是世间的书,你哪有机会看到?”韦固又问:“那么它是什么书呢?,”老人说:“幽冥界的书。”韦固问:“幽冥界的人,怎么会跑这儿苎呢?”老人说:“并不是我不应当来,却是你出门太早,所以遇上了我。幽冥界的官吏,都各主管着人间的事,当然要常来人间了。又问:“那么您主管的是什么呢?”老人答:“天下人的婚姻簿子。”
韦固听大喜,忙问:“我韦固孤身一人,愿早完婚娶,生下子嗣,十来年中多处求婚,都没有成功的。今天有人约我来商议向潘司马的小姐求婚,可以成功吗?”老人答:“机缘还没到。你的妻子,现刚刚三岁,要十七岁才进你家门。”韦固大失所望,顺便着问一句:“老伯背袋中装的是啥?”老人说:“红绳子,用它来系该做夫妇的男女之足。当地们坐下时,我便悄悄地给他们系上,那么,即使他们原生于仇敌之家,或者一贵一贱像天地悬隔,或者一方跑到天涯海角当差,或者吴地楚国不同乡,只要这绳—系,谁也逃不脱。你的脚,已系上那位的脚了,追求别的人有什么用处?”韦固又问:“那么我那妻子在哪里呢?她家是干何营生的?”答道:“这店北边卖菜陈婆子的女儿。”韦固说:“可以见一见吗?”老人说:“陈婆子曾经抱她到这儿卖菜。你跟我走,可以指给你看。”
天大亮,想等的人不见来。老人便卷起书背上袋子走路,韦固赶紧跟上去,一路跟进菜市场,有个瞎了只眼的婆子,抱着个大约三岁的小女孩—一那女孩穿得破烂,模样儿也十分难看。老人指点他看说:“这就是你的夫人。”韦固一见不由大怒,说道:“我杀了她,行不行?!”老人说:“这人命中注定将享受爵禄,而且是靠了她,你才能封为县君的,怎么可以杀得了呢?”说完老人便消失了。
韦固回店后,磨快—把小刀,交给他的仆人说:“你向来干练能办事,如替我将那女孩杀了,赏你一万钱。”仆人应允。第二天,仆人身藏,小刀来到菜市,在人群中向女孩刺上一刀,整个集市轰动起来。仆人乘乱狂奔逃了回来。问:“刺中了没有?”仆人说:“本来想刺地心的。不想只刺中—了眉心。”此后,韦固又多方求婚,仍然没一次成功的。
十四年后,因为朝廷念其父生前有大功,任命韦固为相州参军。刺史王泰让韦固兼职治理刑狱,认为韦固有才干,便把女儿嫁给他。小姐年龄约十六七岁,容貌美丽,韦固极是满意。只是她眉间常贴着块花钿,就是洗脸时也不取下来。完婚年余,韦固再三问戴花钿的缘由,夫人才伤心流泪说:“我只是刺史的侄女,不是亲女儿。以往父亲曾做宋城县令,死在任上,当时我尚在襁褓中,母亲、哥哥又相继亡故。只在宋城南剩有一处庄田,和奶妈陈氏住在那儿。庄田离旅店近,每天卖蔬菜度日。陈氏怜悯我幼小,一刻也不愿分别,所以常抱着我上菜市。一天,被一丧心病狂的贼子刺了一刀,刀痕至今仍在,所以用花钿盖上。前七八年,叔叔到附近做官,我才跟他来这里,如今又把我当亲生女儿嫁给您。”韦固问:“陈氏—只眼是瞎的么?”夫人说:“是呀。你又怎么知道?”韦固坦白承认道:“刺你,是我指使的。”于是将前面发生的事,叙述一遍。夫妻二人经这番波折,更加相敬相爱。后来生下儿子韦鲲,做到镇守边关的雁门太守,王氏夫人被封为“太原郡太夫人”。
韦固的故事传开后,人们都知道有位神仙管人间婚姻的,只不知他姓甚名谁,只好称为“月下老人”,简称为“月老”。他的神祠、塑像便在各地兴建起来。
主管人间烟火的灶王爷前世是一个抛弃糟糠之人
时至今日,民间依然流传着丰富多彩的灶王爷的传说。中国东部,山东半岛到东北各地,都流传着一个关于灶王爷的传说,我们可以将这一传说看作是一种固定的形式,即张郎形。传说,有一个名叫张郎的人,他不好好种地,偏要出门做生意。离开家乡之后,张郎音讯全无。家中的负担都落在了张郎的妻子丁香身上,丁香拼命赚钱养家糊口,并安葬了先后去世的公婆。
有一天,变成富翁的张郎回来了,他见妻子丁香已经年老色衰,便狠心休掉了丁香。随后,张郎娶了年轻貌美的海棠为妻。家中的老牛拉着车,毫无目的地将丁香拉到了一间茅草屋前,便停下不走了。这家的老婆婆见丁香孤苦无依便收留了她,并让丁香与家中的一位青年成婚。在丁香和青年经营下,两人的生活越来越好。过了多年,突然有一个讨饭的来到门前来讨要吃的,丁香一眼就看出这个乞讨者正是抛弃了自己的前夫张郎。丁香给张郎煮了一碗面条,并在碗中放入了两人成婚时的簪子和首饰。
张郎吃到一半时,发现了首饰,他知道眼前的女人正是被他休掉的妻子。知道真相后的张郎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火塘中憋死了。张郎死后,没有庙宇收留他,张郎的魂魄只能四处飘荡。玉皇大帝下界视察时,发现了张郎,由于两人同姓,便给他封了个灶王官的名号。每到腊月二十三,百姓都会煮一碗烂面条给他。
祭灶王的风俗由来已久,古人祭灶的日期,历来说法不一。可能是为了简化统一,民间百姓把灶王爷每月上天禀报一次的说法,演化成了每年一次送灶王爷升天。为了易记易行,百姓们把送灶王爷升天的日子定在了腊月二十三。于是,这一天成为了中国传统的祭灶节日。腊月里,最重要的节日,莫过于送灶王爷上天了。
相传,灶王爷是天上的一位神仙,玉皇大帝让他主管人间的柴米油盐和烟火。因此,每年一到腊月二十三时,百姓都会毕恭毕敬的举行祭灶仪式,生怕怠慢了灶王爷。世人祭灶王爷无外乎有两个原因,一是表达对灶王爷的敬仰之情,二是希望灶王爷来年给自家的炉灶增添柴火,让家人尽享口福。送灶王爷上天时,也是有讲究的。因为灶王爷是管理人间的炉灶之神,所以最好在厨房祭奉灶王爷。祭灶王爷最佳的地点是在炉灶台上方,或者炉灶的旁边。
送灶王爷上天时,需要摆放鸡鸭鱼肉、水果、清茶、麦芽糖等。祭奉时,还要说一些吉利的话来讨个好彩头。这样的话,灶王爷才能保佑全家人食禄口福。到了大年初一的凌晨,守岁的人们又会把灶王爷请回来,希望灶王爷能给全家人带来福气。因此,又有“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说法。从另一方面来说,送灶王爷上天既隐含了人们对灶王爷寄予的厚望,又包含了人们对吉祥如意生活的祈愿。
相关参考
在神仙的家族中,有位专管人间婚姻的月下老人,传说,谁与谁能成夫妻,都是月下老人事先用红绳系足选定的,所以民间多有给他塑像、立庙,以求佑护的。旧时杭州的西湖边上,便有一座月下老人祠,怀春的少女,慕偶的寡
在神仙的家族中,有位专管人间婚姻的月下老人,传说,谁与谁能成夫妻,都是月下老人事先用红绳系足选定的,所以民间多有给他塑像、立庙,以求佑护的。旧时杭州的西湖边上,便有一座月下老人祠,怀春的少女,慕偶的寡
时至今日,民间依然流传着丰富多彩的灶王爷的传说。中国东部,山东半岛到东北各地,都流传着一个关于灶王爷的传说,我们可以将这一传说看作是一种固定的形式,即张郎形。传说,有一个名叫张郎的人,他不好好种地,偏
时至今日,民间依然流传着丰富多彩的灶王爷的传说。中国东部,山东半岛到东北各地,都流传着一个关于灶王爷的传说,我们可以将这一传说看作是一种固定的形式,即张郎形。传说,有一个名叫张郎的人,他不好好种地,偏...
...,变卦自己留着享用了。此事在《魏氏春秋》里也有记载民间艺人不用考证,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博尔济吉特氏的相关内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我国数千年的封建历史当中,历朝历代对于女子们的要求都非常苛刻。就拿清朝来说,在当时,皇帝每过三年便会在民间举办一次选妃大
貂禅在《三国志》里是没有的,她出身于戏曲家言;自然她的命运也是。元杂剧《关大王月夜斩貂禅》说,吕布败亡,张飞俘获貂禅,将她送给关公。关公夜读《春秋》,看到书中都是妖女误国,于是便决意杀了貂禅。此或非凭
很多职场中人,既包括职场新人也包括一些“老人”,在处理与主管的关系上表现的不知所措,把握不了动态发展。在职场上除了有高IQ外,最主要的是EQ。每个主管的性情不一样,处理的方式也就不一样,但就类型而言,
圆光术是民间流传的一种法术,主要用于信息查询,比如开天眼,开金口、或者用手来传递信息等等都是圆光术的一种,圆光术难道真的存在吗?圆光术据说也很灵验,圆光术如同过去的请乩仙一样,不同的是将一面圆镜用布或
月老在中国的神话故事中是非常讨人喜欢的一个神仙,他给人们留下的形象是一位白发苍苍可爱可亲的老人,脸上总是荡漾着温和的笑容,而他的职责则是为人们的姻缘牵线搭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婚姻介绍人。据说他总是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