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之役

Posted 日军

篇首语:同时赶两只兔,一只也捉不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朝鲜之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朝鲜之役

  朝鲜之役(汉语拼音:Chɑoxiɑn zhi Yi;英语:Korean Caign),中国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至二十六年间的援朝抗倭战役。明史中又作“援朝鲜”。

播州之役

  万历二十年(1592),掌握日本大权的丰臣秀吉命加藤清正、小西行长率军从对马攻占朝鲜釜山,又渡临津江,进逼王京(今首尔)。朝鲜国王李昖沉湎酒色、弛于武备,军队望风而溃。李昖逃奔平壤,后又奔义州(今新义州东北)。日军进占王京后,又攻入开城、平壤。朝鲜八道几乎全部沦陷。明朝应朝鲜之请,出兵援朝。但援军因兵少力弱,地理不熟,游击史儒战死,副总兵祖承训仅以身免。明廷得败讯后,以宋应昌为经略、李如松为东征提督,集四万兵马赴朝。次年正月进攻平壤,击败小西行长部,获平壤大捷,此后又复开城,扭转战局。后又进逼王京,但在距王京三十里的碧蹄馆因轻敌中伏,损失惨重。三月,刘綎、陈璘率军抵朝。明军扼临津、宝山等处,并断日军粮道,日军不得不放弃王京,退缩至釜山等地,开始与明军谈判。明兵部尚书石星力主和议。但因日本提出以大同江为界等无理要求,谈判破裂。二十五年日军再次发动进攻,明神宗朱翊钧下石星等于狱,以邢玠为蓟辽总督,麻贵为备倭大将军,调兵援朝。次年二月,明军兵分四路向釜山挺进,陈璘与朝鲜水军将领李舜臣紧密配合,在海上打败敌人最精锐的小西行长所部。八月,丰臣秀吉死,日军撤兵,中朝联军乘势进击,日军大败。但李舜臣和明军老将邓子龙也在与日军的海上会战中牺牲。十一月,战争基本结束。

参见条目

“朝鲜之役282730” 3

相关参考

明朝历史 明朝《万历朝鲜之役》简介

明朝援朝抗日之战是明朝万历时中朝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起于1592年(朝鲜宣祖二十五年,明万历二十年,日本文禄元年)至1598年结束。1592年是朝鲜...朝鲜之役万历朝鲜战争,又称朝鲜壬辰卫国战争

明朝历史 明朝万历朝鲜之役简介

明代万历朝鲜之役的后期,也就是庆长之役时期的明军一共投送了多少兵力?引用数百万之说的请自动回避...主要的疑问在于,明-鲜联合军在第二次南部攻势之中的泗川合战中到底损失了多少人,从两万人到八万人之说都

历史军事 皇太极在丁卯之役后为什么还要出兵朝鲜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丁卯之役,皇太极为什么出兵朝鲜?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后金建国的时候,可以说是四面环敌了。周围一共受到明朝、朝鲜、蒙古的三面夹击。明朝为了对抗后金,积极笼络蒙

历史军事 皇太极在丁卯之役后为什么还要出兵朝鲜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丁卯之役,皇太极为什么出兵朝鲜?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后金建国的时候,可以说是四面环敌了。周围一共受到明朝、朝鲜、蒙古的三面夹击。明朝为了对抗后金,积极笼络蒙

为构建清朝宗藩体制的努力,多尔衮和朝鲜世子结下 ”深厚友情”

本文首发于大风号,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丙子之役,朝军抵抗清朝铁骑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年,清朝征伐朝鲜,史称「”丙子之役”,次年两国结城下之盟,朝鲜向清朝称臣纳贡,确立了清朝的宗藩体系。而清、朝两国以

明朝历史 万历三大征简介,万历三大征是那几场战争

万历三大征简介: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历帝朱翊钧(1573~1619)年间平息叛乱的宁夏之役、播州之役和支援朝鲜抗击日本侵略的朝鲜之役。三战皆捷,但明朝人力物力也遭受到巨大损失。一、宁夏之役即镇压哱拜之

历史军事 “播州之役”一个传承700多年的望族被灭,过程如何

在明朝明万历(1573年~1620年)年间,先后在明王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被称为万历三大征。即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

万历朝鲜战争参战兵力 万历朝鲜战争有何意义

  1592年4月,日本权臣丰臣秀吉派遣16万人前往朝鲜,作为宗主国的明朝,派兵支援朝鲜与日本激战,史称万历,又称万历朝鲜之役,战争分为两段,前后持续七年。  万历朝鲜战争参战兵力  4万馀人(明朝)

明朝历史 万历三大征指的是什么

万历三大征。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历年间。先后在明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为李如松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

万历明军在朝鲜干不过丰臣秀吉?

万历二十年至万历二十六年,东北亚是一个炸药桶,中国、日本、朝鲜三国经历了长达七年的战争状态,中国史称“万历援朝战争”,被定为“万历三大征”之一,日本史称“文禄长庆之役”,曾两度与中朝交战,朝鲜史称“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