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梅先生叶兑简介 叶兑结局 叶兑为什么不跟随朱元璋
Posted
篇首语:学问是心灵的慧眼。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四梅先生叶兑简介 叶兑结局 叶兑为什么不跟随朱元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四梅先生叶兑简介 叶兑结局 叶兑为什么不跟随朱元璋
叶兑,是元朝末年明朝初年著名大儒,公元1307年出生于浙江宁海县一个书香世家,去世于公元1389年,字良仲,号四梅先生,别号归根子。
叶家是当地有名的书香世家,叶兑的祖父叶培,为南宋末年的进士,通经史,善天文地理。父亲叶德象,也博学多才,不过没有机会施展抱负。当时宋朝被元朝彻底灭亡,心灰意冷的叶德象因此退隐,留在家中教授乡里子弟。
叶兑出身之后,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其祖父叶培将他带在身边悉心教导。在一对一的专心培养下,叶兑也得以成为一名学识出众,博览群书,通经史,善天文地理的能人。不过他本人对于仕途官场却丝毫没有兴趣,因此长大之后也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和他父亲一样,留在家中教授乡里子弟。
元朝末年,吏治腐败,社会阶级矛盾深重,各地位反抗元朝腐败统治的起义军,犹如雨后春笋一样,纷纷出现。在这样一个时局动荡,风云多变的时代,叶兑虽然生活在一个小地方,但是却对天下局势有着很清晰的认识。他知道元朝即将灭亡,于是将目光放在了天下各大起义势力之中。
叶兑认为方国珍虽然身居浙东,但是其才能与眼光注定了不足以成大事。于是叶兑看遍天下各大势力头领,最终看中了朱元璋。他亲自动身前往金陵,拜谒朱元璋,上《武事一纲三目》,建议朱元璋:“北绝察罕,南并张士诚,抚温台,取闽越,都金陵。”后来朱元璋成大事,整个次第都入叶兑所言。
朱元璋听了叶兑的阐述之后,惊异于他的才能,连忙命人赐座,上美酒佳肴。朱元璋是一个任用贤才之人,当时他的麾下有许多的能人,诸如刘基、宋濂之辈,都是有大才之人。朱元璋对他们十分重用,但凡大事都会与他们商量着来。
朱元璋算是一个能容人的领袖,更何况当时朱元璋正值势力迅速发展之时,求贤若渴。叶兑上陈之言,已经足以证明他的才能,所以朱元璋诚心请求叶兑跟随他一起,成为他的助力。叶兑虽然上陈次第策略,但实际上却并没有当官的想法,于是婉言拒绝了朱元璋。叶兑说:“如策可采用,使苍生早获安乐,为愿已足。取荣华富贵,并非所愿!”
也许是自幼家学教导,受祖父和父亲的影响,叶兑也养成了不慕名利的性子。他是一个真正的隐者,所以面对朱元璋的征召,面对朱元璋许以的高官厚禄都不为所动,坚持本心。
朱元璋多次请求不成,也不好勉强叶兑,于是给予他丰厚的赏赐,命人将他护送回家。当时宋濂也一样返回浙东,与叶兑同坐一条船,得以赏阅叶兑的文章,对其大为赞赏。惺惺相惜之下,两人成为了至交。后来朱元璋成功夺取天下,情况大略就像叶兑说的那样。
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成功攻破苏州,俘虏张士诚。后来又再次征召叶兑,叶兑仍然婉拒,留在家中以教授为业。筑楼一座,并于楼前植玉梅、绯梅、腊梅、金梅四种,取名四梅轩,自号四梅先生。
宋濂曾经劝说叶兑与他一同辅佐太祖朱元璋,但是叶兑却立刻拒绝了。就如同叶兑诗中一句:“清操不争桃李艳,绛纱轻护雪霜寒”一样。叶兑就想安安静静的做一个守护之人,不争锋,不斗艳,只求天下安定。这样的节操,其实很令人钦佩。
相关参考
叶兑的《武事一纲三目》对朱元璋夺天下有何作用?叶兑有何才能?
还记得语文课本上曾经出现过的那篇诸葛亮的《隆中对》吗?汉末时期,群雄并起争夺天下,刘备求贤若渴找到隐士诸葛亮,诸葛亮就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并提出了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
还记得语文课本上曾经出现过的那篇诸葛亮的《隆中对》吗?汉末时期,群雄并起争夺天下,刘备求贤若渴找到隐士诸葛亮,诸葛亮就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并提出了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
台州古代名人 道济(济公)、王一宁、王居安、王宗沐、王士琦、王士性、王世芳、王棻、王彦威、陈耆卿、陈咏、陈选、陈仁玉、方孝儒、方国珍、朱右、冯甦、叶兑、张伯端、张元勋、齐周华、齐召南、任旭、应大猷、
费聚是五河费府人氏,为明朝前期的军事将领,跟随朱元璋征伐天下,辅佐朱元璋建立不世伟业,后来被封为平凉侯。 费聚生年不详,字子英,父亲是一名游徼兵,名字叫费德兴。有这样一位父亲,费聚自然而然的会像
费聚是五河费府人氏,为明朝前期的军事将领,跟随朱元璋征伐天下,辅佐朱元璋建立不世伟业,后来被封为平凉侯。 费聚生年不详,字子英,父亲是一名游徼兵,名字叫费德兴。有这样一位父亲,费聚自然而然的会像
清宫政治漩涡大戏《》主要讲述了康熙皇帝驾崩后,四爷继承皇位加强中央集权和皇权,稳固江山的故事。而在一步步的加强自己手中权力,对社会进行改革之时,由李定保扮演的邬思道的聪明机智,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
孙复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与石介一同开创“泰山学派”,号为“泰山先生”。孙复开堂讲学,门生无数,许多才华卓绝之辈都出自其门下,在宋初文坛占有一
孙复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与石介一同开创“泰山学派”,号为“泰山先生”。孙复开堂讲学,门生无数,许多才华卓绝之辈都出自其门下,在宋初文坛占有一定的地位。孙复和胡瑗、石介二人,被后世尊称为“宋
朱元璋留给后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是大杀群臣。死于战争的不算,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众多大臣,一大批人是在明朝建立后,被朱元璋杀掉的。朱元璋大肆屠戮文臣武将的有3件大事,就是胡惟庸案、蓝玉案、火烧庆功楼。火
朱元璋留给后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是大杀群臣。死于战争的不算,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众多大臣,一大批人是在明朝建立后,被朱元璋杀掉的。朱元璋大肆屠戮文臣武将的有3件大事,就是胡惟庸案、蓝玉案、火烧庆功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