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

Posted 作品

篇首语:知识是种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楚辞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楚辞

楚辞诗意画——湘君湘夫人图轴(文徵明)

  楚辞(汉语拼音:Chuci;英语:Elegies of Chu State),中国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楚辞”这一名称,按其本义来说,是指楚人或楚地的歌辞的意思,表明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楚辞”的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汉人有时简称它为“辞”,或连称为“辞赋”。又由于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所以后人也有以“骚”来指称楚辞的。如萧统《文选》中的“骚”类、刘勰《文心雕龙》中的《辨骚》篇,就是对整个楚辞而言。从汉代开始,“楚辞”又成为屈原等人作品的总集名。

  楚辞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它受到《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楚地早有歌谣,据刘向《说苑》记载,约公元前6世纪有《越人歌》和《楚人歌》。《论语》载孔子曾听到《接舆歌》,《孟子》中也有《孺子歌》,等等。这些歌谣篇幅不长,但在语言形式和造语风韵上,都与北土之歌显著不同,如句式较长,富于抒情,并多带有“兮”字调,而这正与后来出现的屈原楚辞体诗歌相接近,从而可知楚辞体的形成与这类楚地歌诗的密切关系。另外,从楚辞体的艺术特色来看,它与楚地的原始宗教、巫祝文化也有着密切关系。楚人信鬼神,隆祭祀,好巫术,直到屈原时代这种宗教活动以及相应而流传的某些神话故事,保存下来的仍比较多。它们被诗人屈原所吸收,构成了楚辞作品的显著艺术特征,即奇特的构思、宏伟的结构、华丽的辞采、新颖的语言形式,所谓“夫屈子以穷愁之志,写忠爱之诚,而创‘骚体’。或寓鬼神,或寄情草木,怪奇佹异,莫可端倪”(清高钟《楚辞音韵自序》)。楚辞是创始于屈原的一种显著不同于《诗经》的新文体、新艺术。

吕氏春秋

  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他创作了《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不朽作品。在屈原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一些楚辞作者。据《史记》记载,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现存的楚辞总集中,主要是屈原及宋玉的作品,唐勒和景差的作品大都未能流传下来。

  楚辞约于西汉前期已成为屈、宋等人作品的总称。《史记》、《汉书》在记述西汉事时,或者以《春秋》与“楚辞”对举,或者把“六艺”与“楚辞”并列,都表明了这一点。西汉末成帝河平三年(前26)刘向领校中秘书,整理屈、宋诸作品,始编定《楚辞》。虽然东汉末郑玄、晋代郭璞等在注释其他典籍场合,引述屈原作品有时还以“离骚”来代称楚辞,但作为总集名称的《楚辞》,已流传于世。至于《楚辞》这一总集的篇目、卷数,王逸《楚辞章句叙》里曾提到:“逮至刘向典校经书,分为十六卷。”《四库全书总目》则说:“初,刘向裒集屈原《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宋玉《九辩》、《招魂》,景差《大招》,而以贾谊《惜誓》,淮南小山《招隐士》,东方朔《七谏》,严忌《哀时命》,王褒《九怀》及刘向所作《九叹》,共为《楚辞》十六卷,是为总集之祖。逸又益以己作《九思》与班固二‘叙’,为十七卷,而各为之注。”刘向编定的《楚辞》16卷久已亡佚。只有王逸的17卷本《楚辞章句》流传至今,可以略见《楚辞》原本的大概。

  楚辞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诗”、“骚”并称,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楚辞中的屈原作品更以其深邃的思想、浓郁的情感、丰富的想象、瑰丽的文辞,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善统一。它的比兴寄托手法不仅运用在遣词造句上,且能开拓到篇章构思方面,为后人提供了创作的楷模。而它对其后的赋体、骈文、五七言诗的形成,又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诚如刘勰所说:“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楚辞236566” 12

相关参考

历史百科 《楚辞》何以不入总集类

《楚辞》何以不入总集类《隋书·经籍志》集部,以《楚辞》别为一门,历代因之。盖自汉魏以下,赋体既变,无全集皆作此体者,他集不与《楚辞》类,《楚辞》亦不与他集类;体例既异,理不得不分著也。

历史百科 《离骚》和楚辞

屈原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给后人留下了众多不朽的诗篇。屈原深入民众,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来的新体诗歌,后人称为“楚辞”。楚辞中的《离骚》,是我国古代最

历史百科 何谓楚辞

何谓楚辞汉刘向裒集屈原《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宋玉《九辨》、《招魂》,景差《大招》,而以贾谊《惜誓》,淮南小山《招隐士》,东方朔《七谏》,严忌《哀时命》,

历史百科 略举《楚辞》偶句

略举《楚辞》偶句屈原《九歌》云: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又云: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中国伟大诗人屈原所创造的楚辞是划时代的典范

屈原的作品在汉文帝时已在流传,有贾谊《吊屈原赋》可以证明,汉武帝时已广泛流传。《史记·酷吏列传》说朱买臣因读《楚辞》得幸。楚辞这个名称见于此时,司马迁、刘安、汉武帝都是《楚辞》的爱好者,据《汉书·淮南

历史百科 屈原和宋玉:楚辞

屈原和宋玉:楚辞屈原(约公元前339——前278年),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人,也是战国时期楚国重要的政治家。屈原出身于王族,楚怀王时官至左徒,职位仅次于令尹,曾直接参

历史人物 东汉著名文学家王逸简介,代表作有《楚辞章句》等

个人简介王逸,字叔师,南郡宜城(今湖北襄阳宜城县)人。东汉著名文学家。汉安帝元初中为校书郎,汉顺帝时官侍中,汉桓帝延喜问为豫章太守。所作《楚辞章句》,是现存《楚辞》最早的完整注本,颇为后世学者所重视。

端午节说说屈原和《楚辞》

屈原是楚国名门望族之后。在《左传》中,屈氏家族世代世袭叫做莫敖的官职。莫敖,《淮南子·修务训》作「”莫嚣”。原为楚国最高官职。楚武王初称王时犹然,武王嫌其封号太重,始改以令尹为重臣。《左传·庄公四年》

会考历史小论文400字(诗经楚辞唐诗宋词)

四选一吗?宋词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南唐后主李煜、宋代词人:李清照、柳永、秦观、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岳飞、陈亮等.远从《诗经》、

屈原的故事,屈原简介,屈原楚辞,屈原投江,屈原死因

  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的改革,楚国的内外政策也发生了变化。  楚国的大夫屈原屡次三番劝楚怀王联合齐国共同抗秦,可是楚怀王专听接受秦国张仪贿(huì)赂(lù)过的靳尚和公子兰这一伙人的话,受秦王的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