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铁论

Posted 经济

篇首语:我的知识和成功,全是靠勤奋学习取得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盐铁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盐铁论

  《盐铁论》,西汉时期的一本政论性散文集。由西汉桓宽撰。原为汉昭帝时盐铁会议的文献,后经桓宽整理而成此书。全书分为10卷60篇。前41篇是写盐铁会议上的正式辩论,自第42篇至59篇是写会后的余谈,最后一篇“杂论”是作者写的后序。篇各标目,前后联成一气,采用对话文体,以生动的语言真实反映当时的辩论情景,保存了不少西汉中叶的经济史料和丰富的经济思想资料。

  在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期间召开“盐铁会议”,以贤良文学为一方,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为另一方,就盐铁专营、酒类专卖和平准均输等问题展开辩论。桓宽根据当时的会议记录,并加上与会儒生朱子伯的介绍,将其整理改编,撰成《盐铁论》。

  第一篇至第四十一篇,记述了会议正式辩论的经过及双方的主要观点。

  第四十二篇至第五十九篇写会后双方对匈奴的外交策略、法制等问题的争论要点。

后汉书

  最后一篇是后序。

  《盐铁论》是研究西汉经济史、政治史的重要史料。由于《史记》对桑弘羊的记述不够完备,《汉书》又未立专传。《盐铁论》因有桑弘羊的对话,可补此不足。《盐铁论》的议论从实际出发,针砭时弊,颇中要害;语言简洁流畅,浑朴质实。另外《盐铁论》采用对话体的写法,并且各篇之间互相联系,在古代散文作品中是很少见的。但美中不足的是《盐铁论》作者桓宽偏向儒家思想,并不能保持客观立场。桓宽於此次会议记录中对诸“贤良文学”有明显偏颇的立场,书中多次描述官府官员们的窘态,或默然不对、或勃然作色、或怃然内惭……。多有贬抑之辞。郭沫若称它是一部“对话体的历史小说”。

  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二月,朝廷从全国各地召集贤良文学60多人到京城长安,与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为首的政府官员共同讨论民生疾苦问题,后人把这次会议称为盐铁之议。贤良、文学在辩论中所阐述的当时的儒家经济思想,经过《盐铁论》作者桓宽的“推衍”,更为全面系统,形成中国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思想。

  书中御史大夫即桑弘羊,站在封建中央政府的立场,强调法治,崇尚功利,坚持国家干涉经济的政策,对盐铁官营、平准、均输等重大政策措施采取坚决维护的态度,认为它既可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又有发展农业生产的作用,因而决不可废止。他在为盐铁官营等政策辩护时,全面地提出了他对工商业的看法。他接受了范蠡、白圭的重商思想和《管子》中有关国家经营工商业的思想,认为工商业在人民经济生活中是不可少的,他主张“开本末之途,通有无之用”,“农商交易,以利本末”。但他认为工商业应该由政府控制,发展官营工商业,这样既可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又可以“排富商大贾”,抑制他们的兼并掠夺,有利于“使民务本,不营于末”,有利于“建本抑末”。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规模较大的关于国家大政方针的辩论会。会议结果,废除了全国的酒类专卖和关内铁官,事过30年,桓宽根据这次会议的官方记录,加以“推衍”整理,增广条目,把双方互相责难的问题详尽地记述出来,写成《盐铁论》。全书分为10卷60篇,前41篇是写会议上的正式辩论,自第42~59篇是写会后的余谈,最后一篇“杂论”是作者写的后序。篇各标目,前后联成一气,采用对话文体,以生动的语言真实反映当时的辩论情景,保存了不少西汉中叶的经济史料和丰富的经济思想资料,成为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特别是西汉经济思想史的一部重要著作。

“盐铁论692409” 7

相关参考

汉朝历史 盐铁之议

盐铁之议  这是汉昭帝给当时社会注入的一剂强心针  盐铁之议是汉昭帝时,中央政府召开的一次由盐铁官营问题所引起的有关国家政策  的辩论。  汉武帝在元狩年间起用桑弘羊等人,制定和推行一系列的新经济政策

历史百科 盐铁会议

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二月,举行了历史上著名的盐铁会议。这次会议是由谏大夫杜延年发起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民所疾苦,教化之要”。会议由丞相田千秋主持,御史大夫桑弘羊及其下属御史们为一方,民间来的60

从 ”盐铁官营”的起源说起,聊聊为何说这项制度 ”成就”了汉武帝

文|飞鱼说史令意总一盐、铁,非独为利入也,将以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绝并兼之路也。——《盐铁论》说起盐和铁,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因为这两件物品,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食盐不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

汉朝历史 西汉时期的盐铁会议是怎么回事

西汉时期的盐铁会议是怎么回事?  霍光于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以昭帝的名义,命令丞相田千秋召集六十多名贤良文学,与桑弘羊进行辩论,桑弘羊也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回答。争论是围绕着一个经济问题展开的,

汉朝历史 略论汉武帝时期的盐铁专卖制度

 略论汉武帝时期的盐铁专卖制度  专卖制度,即由国家对某项产品的生产、买卖进行垄断的制度,在中国古代,专卖往往被称为“禁榷”。禁榷制度是中国古代经济立法最重要的内容之

汉朝历史 略论汉武帝时期的盐铁专卖制度

 略论汉武帝时期的盐铁专卖制度  专卖制度,即由国家对某项产品的生产、买卖进行垄断的制度,在中国古代,专卖往往被称为“禁榷”。禁榷制度是中国古代经济立法最重要的内容之

汉朝历史 西汉时期的盐铁会议是怎么回事

西汉时期的盐铁会议是怎么回事?  霍光于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以昭帝的名义,命令丞相田千秋召集六十多名贤良文学,与桑弘羊进行辩论,桑弘羊也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回答。争论是围绕着一个经济问题展开的,

汉朝历史 汉武帝除了实施盐铁酒专卖,还有专卖其他东西吗

汉武帝为了财政上的需要与[建本抑末离境党禁淫财富决决兼兼之路]等目的遂将盐铁酒经营权收归国有元永久性专卖政策如此收归官营使国库收入可观收支恢复平衡减少抑制工业势力减轻农民负担成为重农政党恢复施行这是专

汉朝历史 第一节 盐铁会议内外有玄机

  公元前87年,病逝于长安城以西的五柞宫,时年70岁,自16岁登基,到此已在皇帝宝座上端坐了54年。中国人惯于称他为“雄主”。这种雄主不多见,中国人无比敬仰,但就是这种雄主,让大汉王朝的国家基础被动

盐铁 中原王朝与草原对峙中的暗线

在中原王朝和草原民族漫长的对峙和厮杀过程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物资往往很少被提到,那就是盐和铁。游牧民族也需要做饭的盐和锅、打仗的兵器,但是他们自己基本不会大规模冶铁晒盐,一般都是从中原王朝贸易或者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