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国春秋

Posted 史书

篇首语:知识象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十六国春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十六国春秋

  《十六国春秋》,记述中国十六国时期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北魏崔鸿撰。崔鸿,清河郡鄃县(今山东平原西南)人。十六国政权虽各有本国史书,但体例不同,详略互异,不相统一。于是崔鸿根据旧有记载,加以增损褒贬,从宣武帝景明初年着手撰写到正始三年(506),除成汉以外,完成了95卷。成书后共100卷,另有序例1卷,年表1卷。后来,魏收撰《魏书》,周书唐修《晋书》,都依据了该书。但到北宋时,《十六国春秋》已经残缺不全,只剩20余卷。司马光修《资治通鉴》虽曾引用,但所见已非全书。现在传世的有3种不同的《十六国春秋》:一为明代屠乔孙、项琳所编的百卷本;二为《汉魏丛书》中保存的十六卷本,十六国各为一录,为明人依据《晋书·载记》编排而成;三为清代汤球所辑的《十六国春秋辑补》,他以上述《十六国春秋》为底本,以各种类书中所引佚文补足,所辑大多注明出处,是研究十六国史的重要参考书。

“十六国春秋480241” 3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东晋十六国为什么不能像春秋战国一样走向统一

同样是群雄争霸,东晋和东周的结局为何不一样?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和东晋十六国时期均出现了秦晋燕赵魏楚等各国争霸,但最终春秋战国由秦国一统而东晋十六国却走向了南北朝对峙。本文尝试着提供一种新的思路,通

十六国春秋强盛一时的慕容鲜卑建立的前燕的崛起和灭亡

西晋末年,五胡乱华中其中就是鲜卑族,并且其建立了诸如前燕,西燕,后燕,南燕,代国等等诸多政权,特别是前燕,其在石氏后赵灭亡之后,成功逐鹿中原,在打败后赵大将冉闵建立冉魏之后,其强盛一时,并且其最强大的

十六国历史简介

1.五胡十六国的历史简介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21),至秦始皇灭六国结束楚汉战争时期(公元前206-公元前202),至西汉建国结束汉末三国时期(184-280),自黄巾起义开始,至晋灭吴

晋朝历史 汉赵刘和(十六国)

刘和(?—310)字玄泰。前赵高祖刘渊长子,身长八尺,雄毅美姿仪,好学夙成,习《毛诗》、《左氏春秋》、《郑氏易》。史称汉赵戾太子。其父刘渊称汉王时封为大将军,称帝后以其为大司马、梁王,后立为太子,过于

历史人物 十六国时期前赵君主,前赵废帝“刘和”简介

人物生平立为太子刘和身高八尺,长得雄伟刚毅,仪表堂堂,好学而早成,学习《毛诗》、《左氏春秋》、《郑氏易》等。永嘉二年(308年)十月初三日,刘渊正式称帝,改年号为永凤。十一月,刘渊任命刘和担任大将军。

历史人物 十六国时期前凉政权君主"张耀灵"简介,张耀灵有兄弟姐们

人物生平立为太子张耀灵(《晋书》作名张耀灵,《魏书》和《资治通鉴》作名张曜灵,而《十六国春秋别传》则作名张灵曜),字元舒,安定乌氏(今甘肃泾川)人,是前凉文王张骏的孙子,前凉桓公张重华的儿子。永和九年

南北朝,十六国君主对儒释道选择,太武帝灭佛,孝文帝儒释并用

导语,南北朝时期,儒释道的发展,十六国君主对儒释道的选择,重点讨论太武帝和孝文帝时期,太武帝灭佛,孝文帝儒释并用我国历史上有三个大分裂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这三个时期战乱频

后秦

  后秦(汉语拼音:Houqin;384-417年),十六国之一。羌族姚苌所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国号以所统治地区为战国时秦国故地为名。《十六国春秋》始称“后秦”,以别于前秦和西秦,后世袭用之。又

西秦

  西秦(汉语拼音:Xiqin;385-431),十六国之一。鲜卑族(一说属赀虏)酋长乞伏国仁建立的政权。都苑川(今甘肃榆中东北)。国号“秦”以地处战国时秦国故地为名。《十六国春秋》始用“西秦”之称,

传说武王伐纣灭了九十九国从西周到春秋的国为什么这么多

由重重透镜看过去,长期受到扭曲、很不容易看清楚的历史现象之一,是周代的「国」。古史上的关键事件是秦始皇统一六国,而此一事件又是从春秋就开始的国与国争斗兼并的最高峰。东周开端时,封建制的体系里有几百个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