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援

Posted 陇西

篇首语: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马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马援

  马援(汉语拼音:mǎ yuán),(公元前14~公元49),中国东汉初名将。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汉光武帝刘秀曾赐予他“伏波将军”的称号,因而后世人也称他为“马伏波”。出身官宦世家。新莽时,任郡督邮。因私纵重囚,亡命北地。遇赦,留居当地经营牧畜。后为新成大尹。新莽败亡后,马援投奔割据凉州的军阀隗嚣。隗嚣公开反叛东汉王朝后,马援为光武帝谋划,并往来游说,离间隗嚣部属。建武八年(公元32),光武帝亲征,马援分析形势,指画进军途径,使光武帝得以顺利击溃隗嚣。因王莽末年西羌酿成边患,十一年,马援任陇西太守,率军先击破先临羌于零洮(今甘肃岷县)。随后,又击降武都参狼羌,于是陇右诸羌平定。十六年征为虎贲中郎将。次年,交郡征侧、征贰聚兵反抗东汉王朝,九真、日南、合浦蛮、夷起而响应。马援被拜为伏波将军,领兵南下,平定二征,并进击征侧余部都羊等,悉平岭南,因功封新息侯。马援行军所过,为郡县修治城郭,穿渠灌溉,以利百姓,并与越人申明旧制以约束之。此后,匈奴、乌桓侵扰三辅,马援认为“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主动请兵出击。二十四年,马援领兵远征武陵、五溪蛮夷。次年,卒于军中。

  青年时期的马援无心死抠书本,总想到边郡去养马放牧。王莽当政时他做了郡里的督邮(郡吏),在一次押送罪犯时,出于同情放走了犯人,他自己也逃之天天,躲到当时边郡北地(郡治在今甘肃庆阳西北)。后来得到朝廷赦免,便留在北地兴办畜牧业。王莽末年,马援经王莽堂弟王林举荐,被任命为薪城(今陕西安康)大尹(郡太守)。王莽失败以后,他作为王莽新朝的官吏又不得不到凉洲(故治在今甘肃张家川)暂作躲避。

  农民大起义推翻了王莽政权,代之而起的是群雄割据。当时,隗嚣占据今之甘肃东部,自称为西州上将军。马援被隗嚣用为绥德将军,参与决策,很受信任。他曾分别去蜀地和洛阳对已称帝的公孙述和刘秀进行试探观察,回到上邦(今甘肃天水)后劝隗嚣依附光武帝刘秀。隗嚣接受了这个意见,送儿子去洛阳做人质,马援也随往洛阳。然而,隗嚣一直存有贰心,最后终于与东汉政权兵戎相见。马援认为此事与自己不无关系,便主动游说于关陇之间,离间分化隗嚣的部众。

  建武八年(32),汉光武帝亲征隗嚣。进驻漆县(今陕西彬县西)后,诸将认为光武帝身为皇帝不宜深入险境。光武帝正在犹豫不决时,恰好马援赶到。他分析了形势,并用米堆成山川地势模型,指出大军进退攻守的路径和目标。光武帝听罢顿开茅塞,兴奋地说:“虏在吾目中矣!”【注:见《后汉书·马援传》】翌日清晨挥师西进,一举攻占了高平第一城。两年后,马援随光武帝再次西征,终于翦灭了隗氏割据势力。不久,他被任命为陇西(郡治在今甘肃临洮)太守。

窦融

  汉光武帝第二次西征时曾大破入侵到陇西、金城(郡治在今兰州西北)两郡的塞外羌人。但当汉军主力退走后,羌人又大举劫掠陇西的临洮(今甘肃泯县)地区。马援到任后立即派兵三千,在临洮大败羌人,斩首数百,另有八千多羌人投诚。这时,入塞羌人还有数万人占据着金城郡的浩密要塞(在今青海乐都与甘肃永登之间)。马援率部进入金城,突然袭击羌兵的家属、辎重聚集地,羌兵大惊,慌忙退走唐翼谷(在今青海海宴附近)。马援再出奇兵,两面夹击,羌兵溃败逃走。在这次战役中他中箭负伤,受到光武帝的特别嘉奖。

  马援担任陇西太守六年,政绩卓著。他让逃亡在外的“客户”返回故土,领导军民修缮城廓,建立岗楼,修渠灌田,鼓励百姓发展农牧业生产。他派羌人豪族杨封去说服塞外羌人,劝他们与塞内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开发边郡,受到羌人的普遍赞同。另一个少数民族氐族也受其影响,脱离公孙述而归附东汉政权。汉光武帝十分器重马援,调他回京改任虎贲中郎将,“每有所谋,未尝不用”【注:见《后汉书·马援传》】。

  东汉立国以后,改变了自秦始皇以来一直依靠雒越贵族统治交趾、九真、13南三郡的局面,正式派官吏进驻该地区,因而引起了雒越贵族的强烈不满。建武十六年(40)二月,交趾郡灌泠县(在今越南永富省东英附近)的征侧、征贰两姊妹举兵反汉,很快占据了交趾(郡治在今越南河内东北)、九真(郡治在今越南清化附近)的大部分地区。为了平叛,光武帝加封马援为“伏波将军”,统率水陆大军南下,在浪泊(今越南河北省仙山)首战告捷,斩首数千级,降者万余人。建武十九年(43)正月斩杀二征,全歼其余部于九真郡北部山区。战事结束后,他在交趾整顿郡县机构,完善律令,修筑城廓,兴修水利,推广铁器与牛耕。光武帝十分赞赏,封他为“新息侯”,食邑3000户。但马援回朝后并不居功自满,表示要继续报效国家,战死疆埸,马革裹尸而后已。建武二十四年(48)秋天,年老体衰的马援请求出征武陵(今湖南常德),平定那里的五溪蛮叛乱。次年春天,汉军到达临乡(在今湖南常德古城山上),正遇蛮兵进攻县城,马援指挥汉军一阵冲杀,蛮兵抵挡不住,纷纷败逃到丛山竹林之中。三月,马援经壶头山(在今沅陵东北)进军,但那里水流湍急,船只难以前进,适逢天气酷热,汉军官兵中暑病亡者颇多。马援自己也身患重病,只好停止前进,开凿山洞避暑。每当蛮兵在对面山巅上呐喊鼓噪时,他总是拖着沉重的双腿出洞察看,身边的士卒都感动得流下热泪。不久,马援病死军中,实践了他生前“战死疆埸,马革裹尸”的豪壮誓言。

  马援一生身经百战,多次出奇制胜,为东汉王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不朽功勋。另外,他还在统一法律、货币、印章以及疏通河渠、筑路架桥、植树造林、放牧相马等方面都有一定建树,受到部下将士、治上百姓的深切爱戴。当然,也有人忌恨他,当他病倒在前线时,有人上告他谋划失算,贻误了战机;在他殉职以后,那些人更是变本加厉地诬告他。汉光武帝听信谗言,取消了他“新息侯”的爵位,朝野为此愤愤不平。29年后,汉章帝才追谥他为“忠诚侯”。

“马援592519” 10

相关参考

马援和马超有关系吗 马援墓在什么地方

马援是西汉末年的著名爱国将领,也是西汉的开国元帅之一。在我国的历史上拥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马援墓位于现在的陕西省,马援墓的具体位置在宝鸡市扶风县城,马援墓由于地处关镇伏波村西。所以从地理位置来看,相对偏

汉朝历史 东汉军事家马援简介 马援最后为何会身死蒙冤?

东汉军事家马援简介马援最后为何会身死蒙冤?  马援人物生平简介  马援字文渊,是东汉初期著名军事家,也是东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新朝末年,天下大乱,马援为陇右军阀隗嚣的属下,甚得隗嚣的信任。后归顺光武

伏波将军马援的武器 伏波将军马援的生平简介

马援是东汉初年的功臣,早年在隗嚣帐下做事,被隗嚣所倚重,后与刘秀几次接触中觉得他是个明主,就说服隗嚣一起归顺了刘秀。马援一生戎马,为东汉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晚年仍不忘边疆战事,主动请战,稳定了东汉的

伏波将军马援的武器 伏波将军马援的生平简介

马援是东汉初年的功臣,早年在隗嚣帐下做事,被隗嚣所倚重,后与刘秀几次接触中觉得他是个明主,就说服隗嚣一起归顺了刘秀。马援一生戎马,为东汉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晚年仍不忘边疆战事,主动请战,稳定了东汉的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讲述了什么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出自《后汉书》的《马援列传》,作者为东汉著名将领马援。马援诫兄子严敦书是名将马援写给侄子们的劝告之言。当时,在前方征战的马援听闻侄子马严和马敦喜欢议论别人的缺点,便写下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讲述了什么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出自《后汉书》的《马援列传》,作者为东汉著名将领马援。马援诫兄子严敦书是名将马援写给侄子们的劝告之言。当时,在前方征战的马援听闻侄子马严和马敦喜欢议论别人的缺点,便写下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人物志 历史上马援生平事迹简介,马援军事才能评价

马援,字文渊,西汉成帝永始三年(前14年)生于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其远祖是战国时赵国大将赵奢。因赵奢曾被封为马服君,故后代改为马姓。马援曾祖父马通,曾被封为重合侯,后因罪被杀,削去侯爵。直到马

马援女为皇后典故介绍 马援的后代都有谁

马援是东汉的开国元勋,在归顺刘秀后一心为东汉出战,即使在年迈的晚年也在战争中度过,最终死在了平定岭南的战场,成就了马革裹尸的故事。马援死时还遭人诬陷,被刘秀误会,侯爵也被撤销,不过他的子孙后代没有受到

马援女为皇后典故介绍 马援的后代都有谁

马援是东汉的开国元勋,在归顺刘秀后一心为东汉出战,即使在年迈的晚年也在战争中度过,最终死在了平定岭南的战场,成就了马革裹尸的故事。马援死时还遭人诬陷,被刘秀误会,侯爵也被撤销,不过他的子孙后代没有受到

历史人物 东汉军事家马援的简介 马援最后为何会身死蒙冤历史名人

  马援人物生平简介  马援字文渊,是东汉初期著名军事家,也是东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新朝末年,天下大乱,马援为陇右军阀隗嚣的属下,甚得隗嚣的信任。后归顺光武帝刘秀,为刘秀统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