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田义庄
Posted 族人
篇首语:我们一路走,一路被辜负,一路点燃希望,一路寻找答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族田义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族田义庄
族田义庄(汉语拼音:Zutianyizhuang),中国宋代以后属于某一宗族所共有的土地。族田分两种,一种是由一个家族拨出一部分土地,征收地租,专作该家族祭祖开支的祭祀田,也叫祭产、祀田。一种是由族内为官者、殷富者捐置或合伙捐置,用以接济贫穷,赈恤孤寡及协济族人读书应试的赡族田。这类族田又称义田、义庄。义庄原指掌管族田及租米分配的机构,后来不加区别,义庄和赡族田成为一个族姓土地的通称。族田义庄创始于北宋范仲淹。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范仲淹在苏州长洲、吴县置田10余顷,将每年所得租米,供给各房族人衣食、婚嫁和丧葬之用,始称“义庄”。以后又规定义庄的经济管理有相对的独立性:尊长不得干预义庄掌管人依规办事;族人不得借用义庄的人力、车、船和器用,不得租佃义田,不得私自将义宅屋舍兑赁典当,不得占居会聚义仓。义庄不得典买本族族人土地。范氏义庄为宋代宗族置田开创了先例,各地官员竞相仿效。宋代以后,职田义庄更为盛行。族田义庄在元明时有所增加,但为数不多。族田义庄创建人多系“累世仕宦之家”,即官僚地主,也有少数富商。这类土地因系私人捐献,地权基本操在地主富户之手,他们凭借族田,通过租佃关系,操纵族众,剥削穷苦族人。这类族田相对稳定,一般不准买卖,并受到国家法令保护。明清时尤其是清代,伴随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宗法关系趋向松懈、农村阶级分化加剧、社会秩序日益动荡的条件下,族田义庄曾成为地方行政的辅助,对封建统治起着一定维护作用。
“族田义庄273230” 3相关参考
大家好,我是小编,说起田义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明朝有一个太监确是太监中的”异类“。他的形象之正直就是连许多大臣们都比不上。他便是历经隆庆、万历两朝的太监田义。他真正散发光芒的时候还是在万历朝,
秦代人物中文名:田巿民族:中原族田市名字申明“田巿”的“巿”,读作:fú,注音:ㄈㄨˊ,它与“市”分歧,中央为一直竖。从古到今,有很多人,都写错了,如今有须要作此申明。(历史lishixinzhi.c
被迫为女儿筹备实物嫁妆的风气从宋朝初期开始增长。到11世纪中期,事情看起来表现为,嫁女比娶妇要花更多的钱财已成理所当然。比如,范仲淹(989—1052)1050年为义庄制订支出的规则时,划出30贯钱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