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历史不容忘却 忻口战役

Posted

篇首语:知识是为老年准备的最好食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见证历史不容忘却 忻口战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见证历史不容忘却 忻口战役

在忻州市忻府区忻口村西侧的山峦上,赫然矗立着一面忻口战役纪念墙;与纪念墙隔沟相望的九龙岗上,当地的人们正在恢复被日军焚毁的宝香寺;忻口村东公路旁还保存着日军为炫耀其“战绩”而立的一块石碑。忻口人都知道,保护好忻口战役遗址、遗物,不但为缅怀先烈英魂忠骨,更是以此见证日军的侵华罪行,给否认侵华行径的日本右翼势力一个有力的回击。

无数史料和亲历者的讲述证明,日军在忻口战役中犯下了累累罪行,烧杀抢掠,无所不用其极。金山之上,白骨遍野;日寇暴行,今犹可循。

郝梦龄:“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守这个阵地”

在忻府区胜利路58号院,住着一位专门研究忻口战役的老人,他就是年过八旬的胡全福。

胡老研究忻口战役已有30年,“七七”事变77周年纪念日当天,他给记者展开自己数十年来搜集的资料,指着一张忻口战役示意图说:“国民党第九军军长郝梦龄、第五十四师师长刘家麒、独立第五旅旅长郑廷珍、八路军129师769团三营营长赵崇德等阵亡将士,都是国家的英雄啊。”

1937年9月下旬,日军在雁门关至平型关的内长城线遭遇中国守军的重创,10月1日全线撤退,占领繁峙,将重兵集结于代县附近,准备攻打忻口,南取太原。蒋介石令卫立煌率第十四集团军四个半师从河北星夜驰援忻口,任其为前敌总指挥,组织忻口会战。

卫立煌任部下、主动请缨抗日的郝梦龄为中央军第九军军长,指挥其于4日率先抵达忻口前线。11日,日军占领原平后南下,沿同蒲路左侧向忻口猛攻,忻口战役开始。13日拂晓,日军在飞机、重炮、坦克掩护下,以步兵五千人猛攻忻口西北侧的南怀化高地,守军阵地被突破。守军以炮兵协同步兵作战,双方发生近距离交火,展开肉搏战,顽强抗击。激战竟日,阵地上血肉横飞,场面惨烈,阵地终被守军收复。

中央军第九军军长郝梦龄在阵地上对战士说:“先前我们一团人守这个阵地,现在只剩下一连人还是守这个阵地,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守这个阵地。我们一天不死,抗日的责任一天就不算完。出发之前,我已在家中写下遗嘱,打不败日军决不生还。”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郝梦龄亲身到前线督战,被敌人发现,与刘家麒、郑廷珍一起中弹,倒在了战场上。中日激战23日,阵地互易数十次。守军不惜一死,屡挫敌锐,毙敌万余。11月2日,中国第二战区司令部下令忻口守军撤退,以保卫太原。当日,日军占领忻口。

李文柱:“南怀化原有204户,有100多户被杀绝”

日军兵临忻口地区后,把战争中的失利和惨重代价算到了老百姓身上,把南怀化当作了最大的报复目标,烧杀淫掠,无所不为。

今年82岁的李文柱,是忻口村村民,当年他仅有5岁。7月7日,须发皆白的李文柱老人,戴着近视镜,站在曾发生过忻口战役的山梁上,说起自己的遭遇和从老人们那里听来的故事,悲愤难抑。

忻口战役打响前,听说日本鬼子要来,忻口附近71个村子的村民纷纷逃亡。李文柱也跟着大人,躲到了距忻口10公里外的高村,以远离战场。忻口一带,变成了一个个无人村。

忻口村往西北约4公里是南怀化村,此地地处山区,交通不便,老百姓以为这里比较偏僻,日本人不易发现。因此本村村民大部分没有外出避难,还有附近村庄的许多村民,都在大战前赶到南怀化寻找庇护。

1937年10月13日,日寇踏进南怀化。“日军砸开杨润年的家门,几十名鬼子挤进院来,发现有两眼土窑内有孩子的哭闹声,即用机枪对准窑洞疯狂扫射,村民倒下去一片,窑内尸体堆积成山。那些日本人涌进窑洞,把活着的人从窑洞中赶了出来,男人被一个个枪杀,女人被逼到一边,强行将其衣服剥下。缠过足的妇女没有了裹脚布后,走不了路,又站不住,鬼子们望着一个个扭摆的妇女,大声狂笑。”

后来,鬼子又砸开了赵拴拴家的大门。赵拴拴、赵如春和赵常春三人当即被剖腹,残忍杀害……

李文柱说:“我姥姥舅舅家就是南怀化的,他们全家都被杀得没人了。南怀化原有人口204户,有100多户被杀绝。村内原有1020人,被日本人杀得只剩下254人,抢走猪、羊等牲畜数百头,烧毁房屋1000多间。”

李文柱老人提供的一份资料中写到:他们(日本人)恨南怀化的老百姓帮助中国军队袭击他们的联队司令部,还把他们的500精兵引入中国军队的伏击圈,招致全军覆没;他们恨南怀化屡得屡失,日军付出惨重代价……

除了南怀化,日军在其他村庄也大行其罪恶。忻口村西北的九龙岗上有一座宝香寺。日本人常看见这里有灯火,以为这里是中国军队的联络站或指挥部,事实上这里并没有参加战斗的士兵。日军占领忻口后,来到九龙岗,把汽油倒在庙里的所有建筑、雕像上,点了一把火,把这座500多年的古刹毁于一旦。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见证历史不容忘却

在忻州市忻府区忻口村西侧的山峦上,赫然矗立着一面忻口战役纪念墙;与纪念墙隔沟相望的九龙岗上,当地的人们正在恢复被日军焚毁的宝香寺;忻口村东公路旁还保存着日军为炫耀其“战绩”而立的一块石碑。忻口人都知道

抗战中牺牲的第一位军长 忻口战役中的郝梦龄

郝梦龄(1898—1937),字锡九,河北藁城县人。青年时投身行伍,后入保定军官学校学习。北伐战争时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第2师师长,抗战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第9军军长。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郝梦龄

西征记|不能忘却的 ”永丰战役”,渤海子弟兵独6旅最惨烈的一场血战

齐鲁网新疆10月2日讯1947年2月,由渤海革命老区德州等地八千多名翻身农民短时间内组建的山东渤海军区教导旅成立。之后,这些放下锄把子就拿起枪把子的子弟兵一路西征,成为西北人民解放军的一支劲旅,两年多

国共携手血战21天,最激烈时一小时牺牲一个团

忻口战役遗址位于忻州以北25公里处,近百里孤山,杂草漫山遍野,当地人说,“每年雨季,地上都会裸露出弹片和白骨”,这是78年前战争的遗迹。83岁的李文柱是忻口村人,从1997年至今,他每天都要到战役纪念

历史军事 国共两军配合作战歼敌三万

太原会战歼敌人数:国共两军配合作战歼敌三万  太原会战包括有:天镇战役、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太原保卫战。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0月至11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2战区部队同日军华北

历史军事 太原会战爆发后的重要战斗

太原会战包括有:天镇战役、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太原保卫战。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0月至11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2战区部队同日军华北方面军在山西省北部、东部和中部地区进行的大规模

历史军事 抗战中国共两军第一次携手抗日

  太原会战包括有:天镇战役、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太原保卫战。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10月至11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2战区部队同日军华北方面军在山西省北部、东部和中部地区进行的大

中国革命战争 忻口会战

   保卫太原的忻口会战   日军占领平、津后,继续向华北各省进犯。1937年9月下旬,日军第5师团经太行山北麓进入山西省的东北部,直指省会

军事谋略 抗日战争史话

抗日战争史话(马仲廉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2万字)△一、从芦沟桥事变到武汉失陷——战略防御阶段①抗日战争爆发前的国内形势;②芦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③平型关大捷;④忻口防御战役;⑤淞沪战役与南

历史秘闻 为了给村民们报仇,他将30多个汉奸跪在村口并用马刀砍了脑袋

1937年10月,忻口战役期间,第33军68师622团接到孟宪吉旅长命令,要求全团赶到忻口左翼阵地御敌。团长田宝琴不敢怠慢,赶紧率领全团人马连夜赶去。在赶到左翼阵地时,山脚下跑来一李姓大爷。图为: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