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苏联出兵

Posted 蒋介石

篇首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期待苏联出兵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待苏联出兵

原题:淞沪会战打到一个师只剩下500余人,伤亡惨重,陈诚日记里气到炸文|冯杰    陈诚,字辞修,浙江青田人,保定军校第八期炮兵科毕业,从黄埔军校特别官佐到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后的“行政院长”“副总统”和“副总裁”,他的一生跌宕起伏,与中国国民党和国民革命军的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陈诚有写日记的习惯,日记时间起自1931年2月,止于1964年1月生病搁笔,前后持续34年。可惜因为种种原因,比如1936年日记毁于西安事变,造成年份残缺不全,目前保存下来的仅有二十余年。虽然缺佚很多,但日记内容相当丰富,包括日常记事及个人思考、反省、自勉、与友人对话、备忘事项等等。2015年7月,台北“国史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为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陈诚去世50周年,合作出版了《陈诚先生日记》。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的消息传到鄱阳湖畔,军政部常务次长陈诚放下庐山训练团工作,建议蒋介石:“卢沟桥战事,以职愚见,我军应即毅然采取攻势,解决其一部或大部。敌如出兵扰我长江,则我国应即整个发动,先肃清其各地租界,及海陆驻屯军。总之,今日我国只有以决战之准备,与牺牲之决心,方可挫敌之凶焰。不然,敌人得寸进尺,终无止境,且恐长此以往,民心发生变化,更将无法维持也。”     1938年,陈诚(中戎服敬礼者)赴湖北汉口的中山公园主持抗战一周年的纪念活动。 淞沪会战打响后,蒋介石交代陈诚三个任务:“即拟整个战斗序列;调整华北部队之部署;至上海一行,计划解决日租界之敌。”8月17日晚上,陈诚与熊式辉连夜乘汽车赶赴前方。翌日“早六时,抵苏州,即转南翔;九时许,抵南翔,与文白(张治中)商扫荡上海之计划。晚十时,由南翔经嘉定、常熟、无锡,回京复命”。熊式辉“极言将领及部队之不能战”。陈诚则说:“沪上官兵之不能战诚然!但此时非能战不能战,问题是在当战不当战。若不战而亡,孰若战而图存?”蒋介石当即表示:“打!打!一定打!” 日军强行登陆狮子林、川沙口、吴淞口。陈诚就任第15集团军总司令,先后指挥第18、第54、第74、第1军等部阻击敌人上陆。9月2日,陈诚电话蒋介石:“淞沪在战略上对我极为不利,但在政略上绝不能放弃。欲达持久战之目的,只有取积极之手段以攻为守,与抱牺牲之精神,断然攻击。”面对日军优势炮火,陈诚冷静思考,清醒地认识到“此次抗战是持久战,在得最后胜利,非争一时一地之得失,小胜不足喜,小败不足忧。须有百折不挠之精神,做屡败屡战之准备”。 宝山县城紧靠长江入海口,激战数日,第98师只剩下战斗兵500余人。陈诚立场坚定:“如放弃,不但敌可达侧击我围攻上海部队,而使我不能立脚,以达其打通上海之目的,且我十八军全部无法撤退。无论如何,应本有我无敌之训条,坚持到最后一分钟而止。”部队伤亡惨重,且无后续预备,陈诚日记不免抱怨:“此次组织之不健全,系统之不清楚,各级因人设位,而应负责者仅挂名而已,而实际负责者则无名义。”应负责者是指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冯玉祥,因为历史关系并不能得心应手指挥中央军。实际负责者是指自己,明明独当一面,指挥部队远远超过一个集团军,却无与之相适应的名义。蒋介石渐渐意识到了这一问题,9月21日任命陈诚为第三战区左翼总司令兼第15集团军总司令,在符合淞沪战场实际态势的同时,又同步解决了“名义”之争。    陈诚、蒋介石、宋美龄(从左到右)共同出席台北阳明山官邸举行的招待宴会 淞沪战事持久不下,日军再度增兵三个师团到达上海。顾祝同提出左翼军和中央作战军均归陈诚指挥,陈诚担心“侵犯权限”遭人嫉妒,转念一想“不能负责、不肯负责,则又将如何”,决定“先占领大场至陈家行之线守势待机”。但蒋介石下令广西军队从蕴藻浜主动出击,究其原因,陈诚日记明白写着:“(10月17日)下午三时,谒委座,谈:一、如何使上海战事维持至明春(因罗斯福有问及此)⋯⋯”此外,白崇禧“要争桂军面子”,亦主张实行中央突破,从南翔、真如间压迫日军。21日晚上,八桂子弟全凭血肉之躯猛烈冲锋,虽然极其勇敢,终究无法突破敌人坚固阵地,仅旅、团长伤亡就达14人之多。 上海陷落,陈诚不主张再守南京,据其12月12日日记,蒋介石曾经同意不守,“而唐生智判断敌情错误(以为日军不攻南京)及不知我军力量,而求出风头,而复决定守城,致有此惨败”。综合事实,并非如此,蒋介石当时对苏联出兵极为期待,执意要守南京,才有失意军人唐生智的坚决“跟进”。由此可见,所谓“功过并录,不能蔓饰”往往是记主不易做到的难题,后人从日记角度研究历史不能不有所考证。

相关参考

苏联 1956年10月31日苏联出兵匈牙利

1956年10月31日苏联出兵匈牙利战后以拉科西为首的匈牙利领导人独断专行,破坏民主与法制,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下降。1956年,波兰波兹南事件对匈牙利产生影响。同年10月,布达佩斯大学

世界历史 苏联出兵消灭“80万关东军”真相

苏联出兵消灭“80万关东军”真相  1。前言  史书都说“苏联出兵消灭80万关东军”,细细考来,其实不然。  “消灭关东军贡献最大&rdqu

历史秘闻 抗日时苏联出兵东北,真的是为了帮助中国吗

苏联是在战争后期才进军东北,对付日本关东军的。然而当时苏联其实并不是主动出兵的,对于苏联来说,他当时已经打败了德国,保住了自己的领土,而日本在二战中从头到尾都没有招惹苏联,苏联也没有理由去攻打日军。所

历史百科 铁骑踏破日军美梦——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铁骑踏破日军美梦——苏联出兵中国东北苏联为了履行在雅尔塔会议上对盟国许下的诺言,在法西斯德国投降后,就开始了对日作战的各种准备。美国对日本的诱降和迫降活动,也加快了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准备。1945年8

世界历史 苏联出兵阿富汗内幕

苏联出兵阿富汗内幕  苏联人侵阿富汗是上个世纪后半叶国际关系中的一件大事。此事不仅使东西方关系,特别是苏美两国关系全面倒退,同时也使中国与南亚地区的地缘安全环境和整个世界的战略态势变得日愈复杂。已经略

前苏联纵容美国出兵朝鲜之谜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前苏联代表没及时返回联合国安理会,以至6月25日下午(美国东部时间)安理会顺利通过美国的决议案,美国决定军事干预;7月7日,安理会通过派遣所谓“联合国军”的决议案。  在此

为何苏联出兵东北9个月后撤兵

核心提示:由“张莘夫事件”引发的反苏示威运动在短期内波及全国,对中苏外交产生了很大影响,英、美等国也强烈谴责苏联拆运东北工矿企业设备的行径。在中国爆发大规模反苏示威游行的情形下,斯大林下令苏军加紧破坏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二战最后一役结束在中国

俄罗斯把苏联战胜纳粹德国的5月9日定为胜利日,并将举行盛大阅兵式。但对于整个二战而言,战胜纳粹德国并不意味着反法西斯战争的结束。1945年8月9日,在中国军民的协助下,苏联红军对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

日本投降当晚,苏联连夜出兵偷袭,占领日本一座估值四百亿的岛屿

近代的日本是一个面积不大,但是异常嚣张的国家。当时日本的发展比较迅速,他们借着突然壮大的国力,向各地发起了侵略战争,企图将国土扩大,掠夺更多的资源。日本的崛起改变了很多国家的发展,是他们让中国活在封建

苏联 苏联·60年代末勃列日涅夫提出“有限主权论”

60年代末勃列日涅夫提出“有限主权论”苏联关于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一种理论。苏联等5个华沙条约国出兵捷克斯洛伐克前,苏联曾发表过一系列宣言和声明,提出了有限主权概念。1968年苏联出兵捷克斯洛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