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苏联出兵

Posted 蒋介石

篇首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期待苏联出兵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待苏联出兵

原题:淞沪会战打到一个师只剩下500余人,伤亡惨重,陈诚日记里气到炸文|冯杰    陈诚,字辞修,浙江青田人,保定军校第八期炮兵科毕业,从黄埔军校特别官佐到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后的“行政院长”“副总统”和“副总裁”,他的一生跌宕起伏,与中国国民党和国民革命军的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陈诚有写日记的习惯,日记时间起自1931年2月,止于1964年1月生病搁笔,前后持续34年。可惜因为种种原因,比如1936年日记毁于西安事变,造成年份残缺不全,目前保存下来的仅有二十余年。虽然缺佚很多,但日记内容相当丰富,包括日常记事及个人思考、反省、自勉、与友人对话、备忘事项等等。2015年7月,台北“国史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为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陈诚去世50周年,合作出版了《陈诚先生日记》。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的消息传到鄱阳湖畔,军政部常务次长陈诚放下庐山训练团工作,建议蒋介石:“卢沟桥战事,以职愚见,我军应即毅然采取攻势,解决其一部或大部。敌如出兵扰我长江,则我国应即整个发动,先肃清其各地租界,及海陆驻屯军。总之,今日我国只有以决战之准备,与牺牲之决心,方可挫敌之凶焰。不然,敌人得寸进尺,终无止境,且恐长此以往,民心发生变化,更将无法维持也。”     1938年,陈诚(中戎服敬礼者)赴湖北汉口的中山公园主持抗战一周年的纪念活动。 淞沪会战打响后,蒋介石交代陈诚三个任务:“即拟整个战斗序列;调整华北部队之部署;至上海一行,计划解决日租界之敌。”8月17日晚上,陈诚与熊式辉连夜乘汽车赶赴前方。翌日“早六时,抵苏州,即转南翔;九时许,抵南翔,与文白(张治中)商扫荡上海之计划。晚十时,由南翔经嘉定、常熟、无锡,回京复命”。熊式辉“极言将领及部队之不能战”。陈诚则说:“沪上官兵之不能战诚然!但此时非能战不能战,问题是在当战不当战。若不战而亡,孰若战而图存?”蒋介石当即表示:“打!打!一定打!” 日军强行登陆狮子林、川沙口、吴淞口。陈诚就任第15集团军总司令,先后指挥第18、第54、第74、第1军等部阻击敌人上陆。9月2日,陈诚电话蒋介石:“淞沪在战略上对我极为不利,但在政略上绝不能放弃。欲达持久战之目的,只有取积极之手段以攻为守,与抱牺牲之精神,断然攻击。”面对日军优势炮火,陈诚冷静思考,清醒地认识到“此次抗战是持久战,在得最后胜利,非争一时一地之得失,小胜不足喜,小败不足忧。须有百折不挠之精神,做屡败屡战之准备”。 宝山县城紧靠长江入海口,激战数日,第98师只剩下战斗兵500余人。陈诚立场坚定:“如放弃,不但敌可达侧击我围攻上海部队,而使我不能立脚,以达其打通上海之目的,且我十八军全部无法撤退。无论如何,应本有我无敌之训条,坚持到最后一分钟而止。”部队伤亡惨重,且无后续预备,陈诚日记不免抱怨:“此次组织之不健全,系统之不清楚,各级因人设位,而应负责者仅挂名而已,而实际负责者则无名义。”应负责者是指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冯玉祥,因为历史关系并不能得心应手指挥中央军。实际负责者是指自己,明明独当一面,指挥部队远远超过一个集团军,却无与之相适应的名义。蒋介石渐渐意识到了这一问题,9月21日任命陈诚为第三战区左翼总司令兼第15集团军总司令,在符合淞沪战场实际态势的同时,又同步解决了“名义”之争。    陈诚、蒋介石、宋美龄(从左到右)共同出席台北阳明山官邸举行的招待宴会 淞沪战事持久不下,日军再度增兵三个师团到达上海。顾祝同提出左翼军和中央作战军均归陈诚指挥,陈诚担心“侵犯权限”遭人嫉妒,转念一想“不能负责、不肯负责,则又将如何”,决定“先占领大场至陈家行之线守势待机”。但蒋介石下令广西军队从蕴藻浜主动出击,究其原因,陈诚日记明白写着:“(10月17日)下午三时,谒委座,谈:一、如何使上海战事维持至明春(因罗斯福有问及此)⋯⋯”此外,白崇禧“要争桂军面子”,亦主张实行中央突破,从南翔、真如间压迫日军。21日晚上,八桂子弟全凭血肉之躯猛烈冲锋,虽然极其勇敢,终究无法突破敌人坚固阵地,仅旅、团长伤亡就达14人之多。 上海陷落,陈诚不主张再守南京,据其12月12日日记,蒋介石曾经同意不守,“而唐生智判断敌情错误(以为日军不攻南京)及不知我军力量,而求出风头,而复决定守城,致有此惨败”。综合事实,并非如此,蒋介石当时对苏联出兵极为期待,执意要守南京,才有失意军人唐生智的坚决“跟进”。由此可见,所谓“功过并录,不能蔓饰”往往是记主不易做到的难题,后人从日记角度研究历史不能不有所考证。

相关参考

为何苏联出兵东北9个月后撤兵

核心提示:由“张莘夫事件”引发的反苏示威运动在短期内波及全国,对中苏外交产生了很大影响,英、美等国也强烈谴责苏联拆运东北工矿企业设备的行径。在中国爆发大规模反苏示威游行的情形下,斯大林下令苏军加紧破坏

日本投降当晚,苏联连夜出兵偷袭,占领日本一座估值四百亿的岛屿

近代的日本是一个面积不大,但是异常嚣张的国家。当时日本的发展比较迅速,他们借着突然壮大的国力,向各地发起了侵略战争,企图将国土扩大,掠夺更多的资源。日本的崛起改变了很多国家的发展,是他们让中国活在封建

斯大林六次电请毛泽东出兵援苏内幕

苏德战争爆发后,斯大林曾经六次电请毛泽东出兵,牵制日本在远东的兵力,使苏联避免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被动境地;然而毛泽东从中国革命长远利益出发,高瞻远瞩,坚持了正确的援苏原则:八路军只做战略配合,不作战役

他出让黑瞎子岛的主权,苏联强占70年,至今我国仅收回一半国土

清朝末期的时候真的算是跟这个时代的缘分尽了,落后的思想,自大的态度最后还是挨打了,西方的崛起让他们对于东方寸土寸金的世界很期待,所以在中国失去能力保护自己的时候,开始群起而攻之,在一阵趁火打劫之后,清

二战期间苏联是如何夺取日本北方四岛控制权的

  所谓“北方四岛”是日本的说法,俄罗斯称之为南千岛群岛,指的是千岛群岛南部的择捉、色丹、齿舞、国后四岛。二战后期,作为苏联出兵打击日本的回报,苏、美、英三国在《雅尔塔协定》中规定:“千岛群岛须交予苏

宁愿站着死,也不跪着生 苏联随即被歼灭6个师

1939年苏德签署互不侵犯条约,共同出兵瓜分了波兰。为保护苏联列宁格勒地区,斯大林向芬兰提出了领土要求。但芬兰并未同意,见威胁利诱不成,斯大林决定以战争手段摧毁芬兰现政权,让躲在苏联的芬共领袖库西宁回

天皇不敢同希特勒一起夹击苏联,却为何敢于冒死挑战美国

本站网导读:小编整理了相关“天皇不敢同希特勒一起夹击苏联,却为何敢于冒死挑战美国【图说】”的详细内容,以方便你了解!长期以来,很多人都将希特勒的失败归结为天皇没有帮助其夹击苏联。假如关东军出兵西伯利亚

1979年苏军刺杀阿富汗总统行动始末

“放心吧,苏联会出兵帮我们的。”--阿明总统“进攻的就是苏联人!”--阿明总统的副官要说俄罗斯最著名的特种部队,大多数人都会回答阿尔法。这支传奇的特种部队在短短30年里,缔造了无数经典战例。他们也因此

斯大林在会谈中

德国战败后,苏、美、英首脑在柏林附近的波茨坦举行会议,商谈处理德国和出兵等重大问题。作为盟军,又作为意识形态和制度不同的国家,在战争中前苏联和英、美两大国之间,经常出现不协调的地方,但各国都表现得比较

中美苏三国严守50年的秘密

导读:辽南小城旅顺口,现为大连市的一个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中国近现代史上许多重要事件,如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溥仪筹建伪满州国、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并进驻旅顺十年……都与其有着密切联系。而这里最大的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