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苞非正途出身何以出任清末外交官
Posted 北洋
篇首语: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李凤苞非正途出身何以出任清末外交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凤苞非正途出身何以出任清末外交官
季我努学社 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雷晓凡 鸦片战争后,晚清与西方世界的接触日益密切起来,原本没有“外交”概念的中国官僚逐渐开始学习与列强进行外交活动,如曾纪泽等优秀的专业外交家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实际上,当时清廷的一些外交官也并不是专门培养出身,却也在近代外交史上做出了不少有利于民族的贡献,李凤苞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李凤苞 李凤苞(1834-1887)字海客,号丹崖,原籍为江苏句容,生于崇明(今上海市)。自幼接受传统儒家教育,获得了例贡生的学衔。除了正统的经典教育,李凤苞还精通音韵、历算与测绘,还因此在同治年间参加江苏省地图,而参加了崇明县县志。时任江苏省巡抚丁日昌很欣赏他,就将他招入江苏舆图局。 时值洋务运动兴起,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急需熟悉测算绘制人才,于是李凤苞又协助李鸿章等人会址全球地图,参与办理江南制造局,并在局内译书馆翻译科学技术书籍,同时也接触到不少西方科技、物理、化学知识。李鸿章对李凤苞委以重任,许多机要均请其参与。1875年云南发生“马嘉理案”,事关中英两国关系,这样棘手的事件,李鸿章带着李凤苞参与谈判,自此一系列的外务都有李凤苞参与的身影。有了这些经历,清廷决定开始让李凤苞参与外交工作。1876年,李凤苞奏请在旅顺设立军港作为海军基地,并亲自前往旅顺等地考察地理形势。光绪三年(1877年)二月,李凤苞与法国人日意格同为监督,带领中国第一批海军留学生起程赴欧洲。1879年清朝驻英公使郭嵩焘举荐李凤苞出使德国,之后又兼任了出使奥、意等国家大臣。 北洋水师 在欧洲任职期间,李凤苞还联络德国订购军舰,为了确保选购军舰过程中不受人蒙骗,李凤苞还请来当时国内的军武专家、洋务先锋徐建寅前来把关,一同商议军售事宜。这些在当时很先进的军舰就是后来北洋水师里的“定远”、“镇远”等。不过后来朝廷中有人攻击李凤苞在军售中收取回扣,军舰质量实际上并不好,其目的实际上是为了扳倒李鸿章。 《使德日记》书影 因为这次弹劾,正在协助李鸿章办理北洋水师学堂的李凤苞被革去职务。晚年李凤苞不问政治,在家翻译和整理了一些西方军事著作,也留下了《使德日记》、《闻政汇编》等亲身见闻,是后人研究李凤苞乃至晚清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 参考资料: 李凤苞:《使德日记》 王伟:《李凤苞与晚清海军建设》 王静:《李凤苞外交翻译活动探析》 华 兴 春 秋 小编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胡一舟 杨培超相关参考
中国的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发展于宋朝,鼎盛于明朝,可谓是历史悠久,而清朝的科举依旧是仿照前朝八股取士,但更注重对士人思想的防范。客观的说,科举制度在选拔人才上具有一定历史优越性的,但随着时
民国著名外交家顾维钧长期出任驻外使节,一生中到过无数个国家,但无论到哪里,始终吃不惯外国人的乳酪类食品,于是每次出国都要随身带十几罐平时爱吃的臭豆腐。这也是出身于江南的顾维钧从小养成的一种口味习惯。《
历史人物 清末“最强”外交官完颜崇厚,擅自签订卖国条约,皇帝不杀还给官做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血一样的教训。清朝末年国力衰微,武器落后,却又有着广袤的土地和丰厚的资源。这样的清王朝,就像一块挂在嘴边的肥肉,大家都想要来咬一口。>不打要与外国列强签订合约,打败了还是要坐下来签订
人物档案 姓名:马建忠 别名:马乾 字:眉叔 学名:斯才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清朝 出生地:江苏镇江府丹徒县 出生时间:1844年2月9日 去世时间:1900年8
历史人物 清末教育家严复简介,《天演论》作者严复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生平经历1854年1月8日(咸丰三年十二月十日)严复出生于今福建候官县盖山镇阳岐村一中医世家。1866年(同治五年)严复父亲病逝,学馆中辍,严复放弃走科举“正途”。1867年(同治六年)入福州船政学堂
...是每次出国都要随身带十几罐平时爱吃的臭豆腐。这也是出身于江南的顾维钧从小养成的一种口味习惯。《顾维钧回忆录》里,作者对自己的这种嗜好做了特别的描述,并记载了在法国时的一起“臭豆腐事件”。1921年夏天,他...
辛亥革命爆发前后,各地的服饰陷入空前混乱的状况。有人在上海看到,“马路中行人如蚁,服饰纷杂不一。而以头戴英国帽,身穿纱长衫,脚踏软皮鞋者居多。……然则外交官者,必如上海游人之萃英美德法俄日等服饰于一身
历史人物 清末民初外交家、法学家伍廷芳简介,赵泰来与伍廷芳的关系
人物生平求学阶段1842年7月30日,生于新加坡,后随父回国居广州。13岁时曾被绑票,逃脱后只身赴香港圣保罗学院求学,接受了六年的西式教育,5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求学期间,与黄胜—起创办第一家中文报
导读:对查良镛的到来,乔冠华当然表示欢迎,但也坦白相告:“外交部的确需要人才,不过,一个受过国民党教育的地主后代,恐怕很难会被吸纳。”说到这里,乔冠华顿了一下,又道:“当然,也不完全没有希望,但惟一的
甘宁原本是江贼,用虎皮包裹船身身系铃铛,人称锦帆贼,试问没有实力敢这样显摆吗?地方政府没有能制服的,水战他们来去如风,甘宁是首领,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甘宁也想走正途,当时孙策还没有统领江东,孙坚还是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