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本的步步紧逼,南京政府是如何制订1936年的国防作战计划的

Posted 国防

篇首语: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面对日本的步步紧逼,南京政府是如何制订1936年的国防作战计划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面对日本的步步紧逼,南京政府是如何制订1936年的国防作战计划的

在抗日准备方面,1936年的国防作战计划中充分显示了南京政府对当时敌情的分析与抗敌战略思想。   其一,对日本侵略严重性的认识及对日本侵略军力量的估计。“国防作战计划阐述道:“暴日现正急进,实现其传统的大陆政策,既横占我东北四省以为根据地,更进而蹂躏冀东、察东,控制平津,支配冀察两省军政,近拊齐鲁,远窥绥远,……故其陆军主力便于由东北向西南进展,更仗其海军空军之优势,随时可能于青岛、连云港、长江、杭州湾、福州、厦门等处掩护其陆军之部任意登陆。”因此,可以认定“今日我国之预想敌国应以侵略我国最急,加我危害最甚之日本为预想敌国,故凡国防军事一切建设准备,当以日本为对象而筹划之”。       日军占领东北   对于日本可能动用的侵华力量,《作战计划》推测:一旦战事发生,日本陆军可调动120万兵力,海军驻华舰队、空军常备飞机3000架即可全部出动。但是由于受到苏美英在远东军力的威胁,日军“所得用于对我侵略者亦不过其一部而已”。基于这种认识,当局认为一旦开战,日军“控制对苏联之兵力必且较”侵我者为多。       日军军官合影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结论:(1)南京政府此时已经清楚地认识并充分地估计到了日本侵华的野心与手段;(2)但当局却错误地认为日本目前不会以全力侵华,其陆军大部分兵力将用于对抗苏美等国。事实上,这种过于乐观的估计不久即被战争实际所粉碎。1937年7月中日全面开战后,日本以在“十月底前结束”战争为目标,投入中国战场的陆军兵力多达16个师团,兵力总数量为其部署在我国东北的两倍余,为其部署在本土及朝鲜的4倍。基于这种估计,国民党当局便错误地把扭转局势的希望寄托于苏美等国,这就使其日后发动抗战的立足点产生了偏误。另方面,由于有了对战争危机的深刻认识,南京国民政府已下决心准备抗战,在这一点上,1936年国防作战计划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其二,对日抗战总方针的确定与战略计划的设计。基于上述认识,国民党最高当局确定对日作战的总方针是:“为保全国土完整,维持民族生存起见,应拒止敌人于沿海岸及平津以东与张家口以北地区,不得已时逐次占领预定阵地作韧强抗战,随时转移攻势,相机歼灭之。”这一方针之宗旨,即是要拒敌于中原内地之外,依靠阵地阻击战阻止敌军入侵。为此,当局又进一步划出五道自北向南的“抵抗线”,并确定以淮阴、徐州、归德、开封、新乡、沁阳、郑州、洛阳、宁波、惠州、广州诸城市一线为“最后抵抗线”,在此线构筑“永久性工事”。另外为便于指挥起见,在全国抗战区内又划分出冀察、晋绥、山东、江浙、福建、粤桂五个防卫区,并详细确定了各防卫区驻军部署及作战线。       中国新兵训练   关于后方备战准备,《1936年度作战计划》大纲要求:储备50个师三个月的粮弹;于南京、西安、南昌、成都、许昌、延平等地设立总军需库;训练全国壮丁“以为兵员补充骨干”;“陕甘方面增援部队集结于潼关,主力在郑州;川鄂湘之增援部队集结于武汉,浙赣之增援部队集结于南昌,云贵之增援部队集结于曲江”。   马振犊、陆军:《抗战正面战场启示录——八一三淞沪抗战》   编辑:浙江大学近现代史硕士生萧宸轩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相关参考

面对日本步步紧逼,蒋介石是如何使各地方实力派归顺南京政府的

在国民党内部,从1934年起,南京政府及其中央军相继通过平息福建事变,控制了福建地区;通过追击红军,控制了湖南、贵州两省,并派兵进入滇、川、陕、甘等西南、西北诸省;特别是经过南京政府精心策划,把西南腹

历史秘闻 面对日本步步紧逼,蒋介石是如何使各地方实力派归顺南京政府的

在国民党内部,从1934年起,南京政府及其中央军相继通过平息福建事变,控制了福建地区;通过追击红军,控制了湖南、贵州两省,并派兵进入滇、川、陕、甘等西南、西北诸省;特别是经过南京政府精心策划,把西南腹

从1936年到1937年,国民政府的战略思想发生了何种变化

通过对1936年度和1937年度国民政府国防作战计划及其实施情况的对比研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在这两年中随着国民政府在政治态度上的转变,其国防战略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于国防作战计划明确体现了最高当

英、法步步紧逼,俄方能成为清廷的“救命稻草”吗

1858年5月20日这一天,英、法以清朝未派出“全权大臣”为由,攻占了大沽炮台。26日,英法联军进抵天津。大沽口炮台>清军的败绩,使咸丰帝只能根据英、法的要求,派出东阁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为钦差

中国历史 《何梅协定》的出笼

河北事件发生后,日本军部以此为口实,从1935年5月29日起进一步向国民党政府施加压力,软硬兼施,步步紧逼,有计划地实施其最终肢解和侵占中国华北的阴谋计划。5月29日,日本华北驻屯军参谋长酒井隆和驻华

历史人物 1935年何事让蒋介石断绝了对日本的所有希望

  1935年,已经占领东北的日军频频用武力威胁侵略华北。在此情形之下,国民政府除了勉强维持局面外,缺乏明确的应对方针。>  针对国民政府的退让,日军则更加步步紧逼,并蓄意制造挑起争端的借口,从而引发

历史人物 1935年何事让蒋介石断绝了对日本的所有希望

  1935年,已经占领东北的日军频频用武力威胁侵略华北。在此情形之下,国民政府除了勉强维持局面外,缺乏明确的应对方针。>  针对国民政府的退让,日军则更加步步紧逼,并蓄意制造挑起争端的借口,从而引发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的防务由谁主持

季我努学社整理出版中国近代史料,传播历史知识作者: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张晶天京事变后,面对湘军的步步紧逼,洪秀全提拔重用青年将领李秀成与陈玉成。李秀成与陈玉成分工合作,取

为躲避日军战火南迁西移的故宫文物 还是没能躲过南京浩劫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随着东北大片国土的沦陷,日军步步紧逼,存放在北平故宫博物院里的无数的珍贵文物牵动了国人的心。为了防止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珍宝落入日军之手,19

历史人物 南京大屠杀中最疯狂的恶魔中岛今朝吾,到底有多疯狂

七七事变后的中国,成为日本人疯狂进攻的主战场,不到四个月时间,上海就失守,日军从海陆空三面全线进犯南京,南京国民政府不得不宣布迁都。而撤退工作因日军的步步紧逼变得十分慌乱。政府机关和学校都紧张的迁到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