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停战协定》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Posted 协定

篇首语: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淞沪停战协定》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淞沪停战协定》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在淞沪前线依旧可闻的枪声中,中日应国联决议之要求实行停战,但中日双方的增援部队依然不断地向淞沪地区集结。3月14日日军第十四师团继续开到吴淞。       淞沪前线   中日双方在英国公使兰浦森斡旋下开始就上海问题进行非正式会谈。日方答应将第十一师团及第二十四混成旅调返回国。中方也同意撤兵,将军队转调内战“剿共”前线。       签约现场   3月24日中日开始正式会谈, 5月5日中日签订了《上海停战协定》。其全文如下:   第一条:中国及日本当局,既经下令停战,兹双方协定,自中华民国二十一年五月五日起,确定停战。双方军队尽其力之所及,在上海周围,停止一切及各种敌对行为。关于停战情形,遇有疑问发生时,由与会友邦代表查明之。   第二条:中国军队,在本协定所涉及区域之常态恢复、未经决定办法以前,留住其现在地位。此项地位,在本协定附件第一号内列明之。   第三条:日本军队撤退至公共租界,即虹口方面之越界筑路,一如中华民国二十一年一月二十八日事变之前。但鉴于须待容纳之日本军队人数,有若干部队,可暂时驻扎于上述区域毗连地方。此项地方,在本协定附件第二号内列明之。   第四条:为证明双方之撤退起见,设立共同委员会,列入与会友邦代表委员会。该委员会并协助布置撤退之日本军队与接管之中国警察间移交事宜,以便日本军队撤退时,中国警察立即接管。该委员会之组织,及其办事程序,在本协定附件第三号内订明之。   第五条:本协定自签字之日起,发生效力。   本协定用中、日、英三国文字缮成,如意义上发生疑义时,应以英文本为准。   中华民国二十一年五月五日订于上海。   外交次长郭泰祺   陆军中将戴戟   陆军中将黄强   陆军中将植田谦吉   特命全权公使重光葵   海军少将岛田繁太郎   陆军少将田代皖一郎   见证人:依据国际联合大会,中华民国二十一年三月四日决议案协助谈判之友邦代表:   驻华英国公使兰浦森   驻华美国公使詹森   驻华法国公使韦礼德   驻华意国代办使事齐亚诺       郭泰祺   这份淞沪停战协定,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由此协定,日本军队可以留驻上海,因此日军得以在上海地区大量修建军事设施,在后来的八一三战役中给中国军队造成极大的损失。根据停战协定中国军队只能驻扎于昆山、苏州一带,在未公布的附件中,更是注明中国军队只能驻扎于浦东及苏州河以南地区,国民政府对日本人如此苛刻的要求都一一应承,这说明其为贯彻“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不惜牺牲民族利益,所谓“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政策只是暂时性的对应措施。   其后,英勇抗战的第十九路军被调离了上海,驻扎南京、镇江、常州一线,后又被调往福建投入“剿共”。国民政府甚至答应了日本人要求取缔抗日活动的条款,只是碍于国人的反对未敢公布。《上海停战协定》签订后,侵略上海的日军于7月撤回了日本,中国军队亦被调往各地“剿匪”,蒋介石又开始全力去对付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政治对手。   马振犊、陆军:《抗战正面战场启示录——八一三淞沪抗战》   编辑:浙江大学近现代史硕士生萧宸轩   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相关参考

世界条约 《上海停战协定》签订是什么原因?《淞沪停战协定》的影响?

中国和日本签订《上海停战协定》1932年初,上海发生了“一·二八”事变。这是日本军国主义为转移欧美列强对他们炮制伪满洲国的注意力,声东击西,耍弄伎俩而酿成的又一场侵略战争。“九·一八”事变不久,关东军

高中历史 日本签订《淞沪停战协定》

  一·二八事变爆发后,由于十九路军和上海人民的奋勇抵抗,日本侵略者遭到沉重打击,不得不与国民政府谈判,最后签订《淞沪停战协定》,停止了对上海的军事进攻,将一·二八事变作为

高中历史 日本签订《淞沪停战协定》

  一·二八事变爆发后,由于十九路军和上海人民的奋勇抵抗,日本侵略者遭到沉重打击,不得不与国民政府谈判,最后签订《淞沪停战协定》,停止了对上海的军事进攻,将一·二八事变作为

历史百科 朝鲜停战协定

1953年7月27日参加朝鲜战争的有关各方签字生效的关于“朝鲜停战”的协定。协定的主要内容是:(1)自协定签订后12小时起,双方停止一切敌对行动;(2)以双方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双方各后退两公里,

中国历史 停战协定

?停战协定》,即《关于停止国内冲突的命令和声明》,是解放战争初期中共和国民党政府达成的关于停止国内冲突的协议。由于解放区军民坚决击退了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取得了自卫战争的重大胜利;也由于全国人民反内战争

朝鲜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朝鲜停战协定》系结束历时3年的朝鲜战争的双边停战协定,由以朝鲜人民军军队最高司令官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为一方、以“联合国军”总司令为另一方于1953年7月2

历史百科 车厢里的停战协定

车厢里的停战协定当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第三个年头时,无论是同盟国方面还是协约国方面,都已经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了。在凡尔登战役之后,德、奥两国深感力量不足。1916年底,德奥集团在各条战线上连连战败,只能

历史百科 1918年10月30日《摩德洛斯停战协定》签订

1918年10月30日《摩德洛斯停战协定》签订《摩德洛斯停战协定》签订于1918年10月30日,是协约国强迫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国土耳其所签署的一项多边外交协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土耳其曾与德奥集团

淞沪会战已进展二月余,中国当局是否一度有停战之意图

德国人的插手不仅在政治与外交上给国民政府抗日决策造成了不良影响,而且直接干扰了抗日战场特别是淞沪战场上国军的对日作战计划与行动。本来,蒋介石便寄希望于国际联盟及“国际公正人士”出面调处中日纠纷,制止中

朝鲜 朝鲜·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1953年7月27日,以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为一方与“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为另一方,正式签署了朝鲜军事停战协定。至此,持续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