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日军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惨败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Posted 日军

篇首语: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导致日军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惨败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导致日军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惨败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本文作者张宪文,蜚声国际的中国近代史泰斗,南京大学荣誉资深教授,季我努学社荣誉社长,季我努沙龙讲演嘉宾。       第三次长沙会战要图   第6师团、第40师团主力便利用守军防线的间隙,绕出守军的背后,扑向汨罗江北,与先沿粤汉路南下的第3师团会合,准备渡过汨罗江,击溃江南的第9战区主力。中国守卫汨罗江一线阵地的是不久前刚受严重打击而稍事整补的第37军(军长陈沛)和第99军(军长傅仲芳)。两军以新市为界划定防区:第99军配置于新市以西至湘江的江南地区;第37军配置于新市以东至张家坡的江南地区,接受前次会战中平行设置防线,敌人击破一点,全线即溃的教训,为能实现逐次抵抗的目标,两军注意了工事的坚固,并在主阵地后面构筑了可以互相支援的纵深阵地。日军第3师团沿粤汉线一路南下,26日到达汨罗江北岸后,便着手清扫江北,准备渡河。       战斗中   日军在炮兵、空军的支援下,向第99军在河夹塘、归义的前沿阵地发起攻击,两军展开了一场血战。此时日军获知中方在江南岸的部队有撤退的迹象,可能使其围歼企图落空,便强令先头部队不待后援,立即“提前渡河”。   27日中午,第3师团主力冒着守军从南岸的不断扫射所构成的枪林弹雨,强渡汨罗江,第99军虽很顽强,但不敌日军的密集火力,主力后撤至牌楼峰、栗桥一线。第3师团为完成预定在汨罗江围歼中国第37军的任务,实现对第37军的包围,在29日全力突破第99军第二线阵地的一段后,即改变原先由北向南的攻击方向,转向东方的新开市,准备“迂回攻击第37军”。       阿南惟几   28日,负责主攻中国第37军的第6师团、第40师团也分别在新市、磨刀滩等处渡过了汨罗江,日军在渡江前后遭到了第37军顽强阻击,加上连日雨雪,河水上涨,增加了渡河的难度,以致伤亡较大。同第99军一样,第37军抵抗两天后,也不敌日军强大攻势,为免遭更大损失,于30日向东侧山地转移。至30日,日军进展比较顺利,已攻至汨罗江南岸,对中国部队实施了打击,吸引第9战区部队无法向南影响香港作战,基本达到了预定目标。按第11军原定计划,此时日军应全力合围第37军,将其击溃后,相机结束作战。同时,日军第23军已在25日占领了香港,第11军在湘北作战的配合作用完全丧失,更应尽早收兵,结束这次匆忙进行的作战。可是,阿南惟几却无视战前准备的不充分(如第一线兵团仅携带7日所需的粮弹等),突然改变了原定计划,命令部队继续向南进攻,争取攻占长沙。这就意味着彻底改变了作战目标,延长了作战时间。这一决定,成为导致日军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惨败的直接原因。   张宪文等:《中国抗日战争史·第三卷》,2016年版。   编辑: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浙江大学近现代史硕士生萧宸轩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第三次长沙会战背景 第三次长沙会战地图信息

第三次长沙会战背景介绍1941年12月到1942年1月中日发生第三次长沙会战,这是在太平洋战争发生之后,盟军取得的第一个胜利,那么第三次长沙会战背景是什么呢?对中国战场来说,这次战役是在武汉会战结束后

薛岳将军为何选长沙为战场 解读第三次长沙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指1941年(民国三十年)12月至1942年1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第九战区国民革命军部队在湖南岳阳新墙河至长沙浏阳河之间地区抗击日本军队第11军进攻的防御战役。由于该战役中方大获全胜,

长沙会战,日军三次进攻长沙,薛岳率军驻守,歼灭11万鬼子

自从日本鬼子占领了东三省之后,就进一步的想要开启他们蚕食中国的野心。在七七事变爆发之后,全民抗战大爆发,而日本鬼子也泯灭人性的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的罪行,大屠杀、细菌战、万人坑一桩桩一件件都是血泪,也激发

他出身川军,曾用一个营硬怼日军一万人,后壮烈殉国

川军在抗战中以英勇闻名天下,出了不少视死如归的抗日名将,比如今天要介绍的王超奎,曾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用一个营的兵力对抗一万日军,最终壮烈殉国。王超奎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的平民,但因为时局所迫,他告别了自己

历史秘闻 他出身川军,曾用一个营硬怼日军一万人,后壮烈殉国

川军在抗战中以英勇闻名天下,出了不少视死如归的抗日名将,比如今天要介绍的王超奎,曾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用一个营的兵力对抗一万日军,最终壮烈殉国。王超奎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的平民,但因为时局所迫,他告别了自己

长沙会战

  长沙会战(汉语拼音:ChangshaHuizhan;英语:BattleofChangsha),1939年9月~1942年1月,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湖南长沙地区进行的三次会战。  ①第一次长沙会战。

中国历史 长沙会战

长沙是中南地区军事要地,也是屏障西南各省的前哨重镇,当时由第九战区20万军队驻守。日军为了巩固和扩大其在华中的占领区,并配合德、意法西斯在欧洲战场的作战,从1939年9月起,曾三次进攻长沙。此役又称湘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日军在淞沪会战“速胜”战略的破产

八一三事变后,中国军队在日本陆军并未计划出兵时即先发制人,围攻日海军陆战队,大大出乎日方之预料。在淞沪开战后,日本最初的计划是以2个师团与海军协同作战,击败上海中国守军的进攻。8月下旬,日军增援的2个

第二次长沙会战日军死伤5万 自称战败怪“日食”

   77年前的今天,1941年10月9日,日军撤回新墙河北岸,第二次长沙战役至此结束,这次战役,日军伤亡万余,中国军队伤亡及失踪约为10万人。  1941年8月26日,

历史人物 陈克非的结局是什么

抗日战争时期,我们中国军队同日军发动了很多次大规模的战役,从最开始的长城守卫战到后来的淞沪会展,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昆仑关战役,长沙三次保卫战役,以及中国远征军缅甸战役。这几次大型的军团会战中,有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