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国大臣朱大典简介 朱大典是怎么死的?

Posted

篇首语: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殉国大臣朱大典简介 朱大典是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殉国大臣朱大典简介 朱大典是怎么死的?


  明末清初之时,不管是明朝末年,还是南明时期,为了国家而死的官员数不胜数。大部分人关注的都是那些失节官员,想着如何批判。但是个人认为,相比于如何批判那些失节之人,不如多花些心思来了解那些,为了国家献上生命之人。

  朱大典就是这样一个人,尽管名字普通,没有出将入相之能,但是在乱世之中,却坚持了大义,为国家奉献了自己的最后一丝光芒。

  万历四十四年,朱大典考中进士,最开始被授任为章邱知县。虽然外放为官,但是他依然尽职尽责,后来因为政绩优秀,被提为兵科给事中。

  天启年间,大太监魏忠贤专权擅政,把控内外大权。当时许多官员,都不敢与魏忠贤争斗。甚至还有些官员,为了个人的利益,为了能够更快的升官发财,依附于魏忠贤,成为魏忠贤的爪牙。

  当时朱大典的官职虽然不高,但是却勇敢的站出来,上疏阻止魏忠贤、王体乾等人,请求以功荫封锦衣世袭之议。

  天启五年,朱大典升任福建按察使,后来因为抵御外族侵扰有功,升福建布政司右参政。后来朱大典招到阉党的排挤和打压,正好父亲又去世,于是辞去官职,回到家中为父亲守孝。在守孝期间,隐居北山鹿天寺,潜心读书。

  崇祯帝继位之后,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遭到清算。崇祯帝起用了许多,当初受到魏忠贤排挤,而不得不离开朝廷的大臣,朱大典也在其列。

  崇祯三年,朱大典复位福建布政司右参政,两年后升任右佥都御史、山东巡抚。崇祯年间,农民起义进入大成熟时期。大股农民军兼并小股农民军,起义军的势力越来越大,政府对其压制作用也越来越小。

  朱大典在担任山东巡抚之时,曾督军与起义军作战。因为在战争中立下功劳,所以升为右副都御使。

  不久之后,登镇参将孔有德率兵发动兵变。虽然最开始只有八百人,但却全都是精锐,因此得以横扫全鲁,攻陷登州坚城,杀三巡抚数总兵。势力越来越大,朝廷调鲁军、浙军、辽军。

  在官兵局势低迷之时,朱大典临危受命,集结五千辽军骑兵并其他各路军队,共三万大军,前往镇压叛军。叛军轻敌,朱大典获得压倒性胜利,杀叛将陈有时。后趁势围攻登州,不仅杀敌将李九成,而且还全歼敌军。

  朱大典大获全胜,因功升任右侍郎,仍为山东巡抚。需要额外指出的是,后世闻名的吴三桂、刘良佐等人此时都在朱大典麾下为偏将。

  崇祯八年,朱大典奉命总督漕运兼巡抚庐、凤、淮、扬四府。十四年,总督江北及河南湖广军务,仍坐镇凤阳。十六年东阳郡旭都聚众叛乱,朱大典带兵击退。但是东林党官员,却有人上书弹劾朱大典儿子与贼人相交。所以尽管朱大典有功,却反被治罪抄家。

  北京沦陷之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登基,朱大典复位兵部左侍郎,不久进兵部尚书,总督上江军务。

  在为官期间,多次抵御清军入侵。鲁王监国时,朱大典为文华殿大学士,建行台督师,辖金华、兰溪、汤溪、浦江四县。唐王登基之后,为东阁大学士。

  隆武二年,清军攻克浙东,兵临浙西,阮大铖写信招降。朱大典接到招降书之后,斩来使,撕招降书,誓死固守金华。

  清军势大,尽管朱大典想尽办法坚守,最终还是被清军攻陷。城破之日,朱大典先让家中妇女投井殉国,后带着火绳与子孙和宾客聚集在火药库中,引爆火药,自杀殉国。

  而因为朱大典的坚守,清军攻陷金华之后,屠城三日,血流成河。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朱大典个人资料,朱大典个人资料

  朱大典个人资料  朱大典(1581—1646),字延之,号未孩,金华长山村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授章邱知县。天启二年(1622),任兵科给事中,上疏谏阻太监王体乾、魏忠贤等求功荫锦衣

历史人物 万历四十四年进士 明末抗清名将朱大典简介

朱大典(1581年—1646年),字延之,号未孩,金华长山村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初授章邱知县,立升至兵部右侍郎,总督漕运,巡抚凤阳。后遭弹劾,归故里。福王即位于南京,以原官任职,曾奉命抵御左良玉的叛

天安门城楼上的登基大典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皇帝的登基大典越来越隆重。明仁宗朱高炽是第一位在天安门城楼(时称奉天门)举行登基大典的皇帝。在他父亲朱棣去世后,会有一个由公侯、官员、德高望重的人组成的请愿团,来请求皇储登基

历史秘闻 天安门城楼上的登基大典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皇帝的登基大典越来越隆重。明仁宗朱高炽是第一位在天安门城楼(时称奉天门)举行登基大典的皇帝。在他父亲朱棣去世后,会有一个由公侯、官员、德高望重的人组成的请愿团,来请求皇储登基

历史人物 贪官朱大典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为什么死后浙东的百姓都流泪怀念他

一个明末发生的事情,清军的铁蹄一路上征伐不断,也可以说是逢战必胜,在南京的弘光政权轰然倒塌后,弘光朝廷的官员纷纷从南京出逃,大部分到了浙江。浙江此时都开始推举以鲁王朱以海为首领,建立鲁监国政权。在鲁王

没有朱元璋的保护永乐大典的编纂者解缙早死了!

明成祖朱棣五征蒙古,远征越南,扩大了明朝的疆土,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度统一,成为可追秦皇汉武功绩的一代帝王。这些,相比朱棣的《永乐大典》弱爆了。因为直到今日,世人还为永乐大典而津津乐道,奉为经典著作,汲

没有朱元璋的保护永乐大典的编纂者解缙早死了!

明成祖朱棣五征蒙古,远征越南,扩大了明朝的疆土,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度统一,成为可追秦皇汉武功绩的一代帝王。这些,相比朱棣的《永乐大典》弱爆了。因为直到今日,世人还为永乐大典而津津乐道,奉为经典著作,汲

明朝一大臣,竟敢当众行刺并怒骂朱棣,下场比方孝孺还惨

延续两百多年的明朝,一共有过十六位皇帝,但能称得上雄才大略的,只有开国皇帝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纵观朱棣在位的二十多年间,做了许多影响深远的事情,如迁都北京、南征安南、北征蒙古、编纂《永乐大典》及郑和下

历史人物 朱棣为什么要编撰3.7亿字的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这部空前绝后的超级书籍,被誉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公元1403年的盛夏,这是朱棣坐上皇位的第二年。一天,朱棣给翰林院的侍读学士解缙等人下达了一道圣旨。>朱棣的这道圣旨内容用大

朱高炽是第一位在天安门城楼举行登基大典的皇帝

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禁地,从明永乐皇帝朱棣到清宣统皇帝溥仪,共有明朝十四帝、清朝十帝,这里曾经作为24位皇帝的家,古代中国人认定天帝住在天上的紫微垣,天子的住地因而得名紫禁城。每逢春节、冬至及皇帝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