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蒋介石开三条件便还张学良自由 张为何不应
Posted 蒋介石
篇首语: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1946年蒋介石开三条件便还张学良自由 张为何不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946年蒋介石开三条件便还张学良自由 张为何不应
核心提示:“自由诚可贵,但名节、真理、良心又岂能违背!”张激奋之余忍不住捶桌而起,发誓曰:今后决不再提自由之事、获释之事。 原题:蒋介石:张学良要想自由,必须答应3个条件,张听后再不提自由了 1945年春,随着苏联局势、德国战况和美国B29的进击,日本败势几成定局。 在中国,蒋介石却无暇相庆,他对战后的政权交接不无担忧。 首当其冲,也是重中之重的,就是东北。 派谁去接最合适,如何跟苏联谈判,万一局势丕变自己出何底牌,这些都是难中之难。 是年秋,包括蒋经国在内的一批部下劝蒋:收复东北之地,有一人最适合不过,现其正韬光养晦,囚于笼中。 他就是张学良。 然而,蒋介石不语。 此时,张已被解送到他在大陆的第10个幽禁地点,贵州省桐梓县城外的天门洞。 在这里,这位在东北仍有号召力的军队将领,投闲置散,眼睁睁地看着各方在自己老家迂回竞逐。(注:陶涵《蒋经国传》中写道,这年秋天,张“被转移到赣州城外一处蒋经国避暑用的佛教用地”。 经查,此处为赣州通天岩广福寺。蒋介石曾令人将方丈室改建为两层小楼,但未及张入住,即因解放军逼近江南而作罢。 实际上,张在1945年春即被转移至桐梓县乱山环抱的小西湖。广福寺那座小洋楼,成了没有住过将军的“将军楼”。)(张学良,1901-2001) 张学良一生惯用军人思维行事。 为抗日,1936年12月与杨虎城发动兵谏; 为自证清白,事变经13天谈判和平结束后,他主动要求护送蒋介石回南京; 1945年,抗战胜利之际,他又断定蒋介石会在日本投降之日释放自己。 这年春天,东北籍国民党“中央委员”莫德惠来探望他,问:你觉得自己几时能获自由? 张颇自信,答,有2种时机:
- 1.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时;
- 2.全国各党派合作,一致公举蒋介石为“大总统”后。
- 承认西安事变是上了延安的当;
- 交还九一八事变时蒋发给他的“不抵抗”密电;
- 自由后须出洋。
相关参考
...智、大寿的张少帅亲送蒋委员长回京(南京),之后,被蒋介石交送军事法庭审判,判处死刑,予以枪决.而就要行刑时,蒋委员长突然“良心”发现了,“大慈大悲”的颁布特赦令,赦免了张少帅!既然赦免了,就放人吧!为...
...智、大寿的张少帅亲送蒋委员长回京(南京),之后,被蒋介石交送军事法庭审判,判处死刑,予以枪决.而就要行刑时,蒋委员长突然“良心”发现了,“大慈大悲”的颁布特赦令,赦免了张少帅!既然赦免了,就放人吧!为...
众所周知,张学良因为发动了西安事变,导致失去自由半个多世纪,直至1990年在重获自由,然而为何晚年的张学良没有再回大陆看一看呢?只因这人对他说了一句话。>>1949年张学良被蒋介石带往了台湾,他对大陆
张学良、杨虎城同是蒋介石眼中的罪犯,张学良和杨虎城的结局却不同。二者虽然都曾被关押在监狱中,但张学良最后还是恢复了自由身,而杨虎城则被秘密地在监狱中杀害了。同样是西安事变中的主要人物,结局为什么有这么
> 文|和佛赏花去>1946年张学良被转移至台湾,后来竟与蒋介石都居住在阳明山附近。1958年11月的一天,张学良在被幽禁22年后第一次见到蒋介石,蒋介石比张学良大14岁,额头皱
历史秘闻 蒋介石一辈子没原谅张学良,临终还对儿子说“不可放虎”
> 文|和佛赏花去>1946年张学良被转移至台湾,后来竟与蒋介石都居住在阳明山附近。1958年11月的一天,张学良在被幽禁22年后第一次见到蒋介石,蒋介石比张学良大14岁,额头皱
于凤至在与张学良一起生活的20年里,风风雨雨,沟构坎坎。她给予他她所能给予的一切:时间、关怀、体谅、爱护、帮助……。张学良去台湾后信仰基督教并接受洗礼。根据基督教教规,已婚男人只准有一位夫人。宋美龄就
于凤至在与张学良一起生活的20年里,风风雨雨,沟构坎坎。她给予他她所能给予的一切:时间、关怀、体谅、爱护、帮助……。张学良去台湾后信仰基督教并接受洗礼。根据基督教教规,已婚男人只准有一位夫人。宋美龄就
1942年清明节,汪精卫在下属的陪同下祭扫中山陵。>在扫墓的时候曾对下属说:“如果我死后能葬在中山陵旁的梅花山就好了,这样就可以为先生终日守陵了。”>1944年11月10日,汪精卫因旧伤感染复发,病死
1942年清明节,汪精卫在下属的陪同下祭扫中山陵。>在扫墓的时候曾对下属说:“如果我死后能葬在中山陵旁的梅花山就好了,这样就可以为先生终日守陵了。”>1944年11月10日,汪精卫因旧伤感染复发,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