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谈判而谈判 而为宣传而谈判
Posted 周恩来
篇首语: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不为谈判而谈判 而为宣传而谈判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不为谈判而谈判 而为宣传而谈判
原题:周恩来的谈判艺术:不是为谈判而谈判,而是为宣传而谈判 1946年7月,内战既成事实。11月16日下午2时,周恩来在南京举行告别性的记者招待会。新闻界知道,这应该是最后一次在国统区见到周恩来,很多记者吃过午饭就赶来占座,有的报馆派了近10名记者,还有总编辑亲自出动。仿佛为故意引起人们对和平时代的回忆,周恩来穿着政协会议时穿过的黑呢中山装入场。半年多之前,他刚在重庆举行了伤感友好的告别会,这次在南京的告别会则有几分火药味。会场墙上挂着大幅“国民党军进攻解放区形势图”,工作人员给记者散发中共的书面声明,谴责国民党一党召开的国大违反政协决议和全国民意,中共坚决反对和不承认这个国大。 >在座记者立场不同,抛出不少尖锐问题。有记者责问周恩来,报纸上常常登载中共屠杀农民的事,苏北逃来的农民都骂中共,这是为什么。周恩来说,在苏北我们共产党地区的确有这样的事,但是我们杀的人都是那些为非作歹、欺压人民、罪大恶极的土豪劣绅、恶霸地主。至于说中共屠杀农民,如是事实,就无劳蒋主席派兵去打,中共早就自取灭亡了。有记者提出外界传闻中共与苏联有密约关系。周恩来说,中共和苏联没有任何关系,我们和苏联人士的交往是在如鸡尾酒会之类的外交场合。两个小时的记者会,周恩来没有被任何问题难住。 >许多记者问周恩来几时回来,他说“南京,我们一定会回来的”。 >11月19日,周恩来和邓颖超、李维汉等人撤回延安。终于暂时结束了十年谈判生涯,周恩来脱下西装,披上毛泽东迎接他时送给他的大衣。 >南京中共代表团改为中共驻南京办事处,留下少部分工作人员,由董必武任主任。1947年2月28日,南京卫戍司令部通知中共代表团办事处,限令5日内撤走,梅园新村整条街道被警车和武装特务封锁,不许与外界联络。中共驻南京代表团发言人梅益委托无党派的《南京人报》记者设法伪装混入梅园,交给他一份中共代表团的告别声明,并塞下30万元广告费,一则是感谢,二则是以登广告之名发布可避免报社承担罪责。3月7日清晨,随着报童的呼喊,南京大街小巷传遍“中共代表团董必武及京沪两地中共代表团办事处及新华日报全体人员启事”,声明中共人员被强令限期撤返。 1947年3月7日,中共代表团70多人乘5架美国飞机回延安,每个人的名字都在南京卫戍司令部的名单上,既不能多走一个人,也不能漏下一个人。有两名中央大学的学生此前冲破封锁闯入梅园新村,要求去延安。共产党不可能在宪兵“护送”之下多带两个人登机,只好让他们藏在《南京人报》记者的汽车里送回学校去了。登机人员做好了“被制造”事故的思想准备,当飞机平安地到达延安时,他们都高兴极了。 1946年12月18日,周恩来在延安的一次干部会上做报告,总结一年来的谈判情况。他说道:“七月以来谈判的本身不会有什么结果,但马歇尔、蒋介石还在欺骗。假如那时我们不谈就会孤立,因为人民不了解,我们只有在‘国大’开了之后才能走,一定要在第三个阶段结束后才能走,这样才能完成教育人民的一课。”相关参考
蒋介石回想这段谋求和谈之事,在日记中极为自责:「”既知持久抗战是民族唯一出路,为何复有徘徊迟疑?此心既决,毋再为群议所惑。”1938年8月初,一个神秘的中年男人抵达香港,通过地下渠道向国民政府发出和谈
重庆谈判是国共双方关于以后建国等事宜而举行的一次谈判会议,这次会议其实实际上并没有解决什么具体的问题,但是重庆谈判的意义依旧是重要的,那么重庆谈判的意义是什么呢?在谈判开始之前蒋介石曾经发出过一个邀请
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但最终却以不了而了之。它留给历史的痕迹,主要是毛泽东与蒋介石这两位难得相见却又时时相关的对手,作最后的见面。重庆谈判的背景重庆谈判发生在抗日战争结束向
重庆谈判是国共双方关于以后建国等事宜而举行的一次谈判会议,这次会议其实实际上并没有解决什么具体的问题,但是重庆谈判的意义依旧是重要的,那么重庆谈判的意义是什么呢?在谈判开始之前蒋介石曾经发出过一个邀请...
1973年10月30日中欧裁军谈判开始举行中欧裁军谈判,全称为“关于在中欧共同减少部队和军备以及有关措施的谈判”。60年代末期,针对苏联倡议召开欧安会的和平攻势,作为参加欧安会的先决条件而由美国首先提
“为和平而炸”美军空袭河内越南战争期间,从1969年1月25日起,越南民主共和国、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美国、西贡政府四方开始和平谈判。此后,便采取公开谈判和秘密谈判交替进行。到1972年10月,美国
美国被迫在板门店签字——朝鲜停战谈判1953年7月27日,朝鲜战争双方——朝、中两国和美国的谈判代表在板门店正式签订了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一场由美国挑起和持续三年多的侵略战争,终于以它自己的失败而
众所周知,李鸿章是晚清的重臣,也是重要的外交负责人他一生办洋务近三十年,都以失败而告终。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呈两面性,反面的是卖国贼,正面的是爱国者,不过当时的慈禧在李鸿章死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李鸿章从18
欧洲 1989年3月6日欧洲常规裁军谈判及欧洲建立信任和安全措施谈判开始举行
1989年3月6日欧洲常规裁军谈判及欧洲建立信任和安全措施谈判开始举行欧洲常规裁军谈判与欧洲建立信任和安全措施谈判,是1989年3月6日同时开始举行的两项多边国际谈判。这两项谈判是根据欧安会维也纳续会
1962年3月15日裁军谈判会议成立裁军谈判会议,世界性裁军谈判机构,亦曾称为裁军谈判委员会或十八国裁军委员会。继十国裁军委员会破裂之后,美国和苏联于1961年底向联大第一委员会联合提出议案,表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