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为何会为《新华日报》题写报名

Posted 周恩来

篇首语: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为何会为《新华日报》题写报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为何会为《新华日报》题写报名

核心提示:周恩来反复考虑,报纸的名称起好了,但是由谁题写报名呢?经深思熟虑,左右权衡,决定请于右任,好形式配上好题名,使人们看报爱不释手。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作者:周彬,原题:于右任题写《新华日报》 于右任一生热爱祖国,他晚年《望大陆》一诗表达了自己的心愿。一九六四年十一月于右任与世长辞,埋葬在台北市近郊八拉卡。墓园坐南朝北,面向大陆。墓前有墓道、牌坊,牌坊两边的石柱上刻有:西北望神州万里风涛接瀛海,东南留圣迹千秋豪杰壮山邱。于老在大陆生活多年,对故乡一草一木有着深厚的感情。思绪万千,笔者想起这位国民党元老曾为《新华日报》题名的事情。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创办了《新华日报》。大概正是因为于右任为该报题名,在武汉举行首发式那天,读者争先购买,很快销售一空,报社不得不加印以满足热心的读者。之后,《新华日报》在国内畅销。 于右任时任国民党监察院院长之要职,是德高望重的国民党元老人物,在国统区声望极高。于右任早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一九0七至一九一0年在上海创办《民呼报》、《民吁报》和《民主报》,后主《神州日报》、《舆论日报》、 《须弥日报》等,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批判封建专制和清朝的腐朽黑暗,揭露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的罪行。这些著名报纸颇得人心,于右任可称之为“报魁”。更为众人称赞的是于老擅长书法,创《草书月刊》,组织草书研究社,其草书独树一帜,被誉为“草圣”。这种威望高、会办报、善书法的人题写报名谁不欢迎?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达成协议,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开始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当时周恩来任共产党华中局书记,为了办好《新华日报》,宣传抗日政策,激励国人奋勇杀敌,以驱逐侵略者。周恩来反复考虑,报纸的名称起好了,但是由谁题写报名呢?经深思熟虑,左右权衡,决定请于右任,好形式配上好题名,使人们看报爱不释手。这样就能大大提高报纸的知名度。 是年底,周恩来前往于公馆拜望于右任,两人就国共两党联合抗日的前途、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交流,周恩来对于右任联共抗日问题上的高瞻远瞩予以高度赞扬。在宾客欢快的气氛中,周恩来提出为《新华日报》题名的要求:“我党为宣传国共合作一致抗日,征得政府同意,准备办一张《新华日报》。于老先生积极倡导抗日救亡,为世人敬仰,又是当代著名‘草圣’,特请先生为报纸题写报名,请先生不吝赐墨。”于右任慨然应允,表示:“这次全面抗战,两党均在贯彻中山先生‘唤起民众’的精神,希望贵报早与国人见面。”说完,于老运足底气,挥笔而书,一连写了十几幅,最后选中其中比较满意的一幅。 于右任于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在重庆被迫乘机离开大陆飞往台湾,多年来寄情于诗词书法,思念家人,曾在日记中写道:“我百年后,愿葬于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可以时时望大陆。我之故乡,是中国大陆。”一九六七年八月, 台湾青年学生在最高的玉山之颠,塑造了一座于右任半身铜像。玉山山顶海拔三千九百七十七米,铜像高三米,两者加起来正好四千米,为中国东南的最高峰,满足了于先生遥望故乡的夙愿。

相关参考

国民党史 邵力子

邵力子字仲辉,浙江绍兴人,1882年生。上海南洋公学、上海震旦学院、复旦公学毕业,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清朝举人。1907年春在协助于右任在上海创办《神州日报》。1908年在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1910

西安近代历史

1.陕西及西安近代历史1840本地实力派有影响的人物于右任(去了台湾国民党元老对西安非常呵护三秦内影响当属第一人)、杨虎城(百度吧你)、孙蔚如(杨虎城早年部下,解放武汉后,没去台湾后为陕西副省长)、井

陕西及西安近代历史1840-1949

本地实力派有影响的人物于右任(去了台湾国民党元老对西安非常呵护三秦内影响当属第一人)、杨虎城(百度吧你)、孙蔚如(杨虎城早年部下,解放武汉后,没去台湾后为陕西副省长)、井勿幕(护法运动)、陈伯澜(康有

历史人物 国民党高层最后的全家福原件价值惊人

  周培良对这张照片非常熟悉,他把上面的人一一指给记者看:「第一排中间这四个人,从左往右,依次是李宗仁夫人郭德洁、蒋介石夫人宋美龄、蒋介石、李宗仁;再往右,你看这个大胡子,是元老于右任,他还给我们照相

其妻子及子女今何在? 抗日名将北大才子张灵甫

抗日名将、北大才子张灵甫,1903年8月20日生于西安市城郊东大村。中学时代即展示书法才能,对此,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曾赞不绝口。1923年,张灵甫成绩优秀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但后因无力负担学费,从北大休

其妻子及子女今何在? 抗日名将北大才子张灵甫

抗日名将、北大才子张灵甫,1903年8月20日生于西安市城郊东大村。中学时代即展示书法才能,对此,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曾赞不绝口。1923年,张灵甫成绩优秀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但后因无力负担学费,从北大休

历史人物 近代大书法家于右任的生平简介,于右任的人物事迹

他是清朝光绪年间举人,因刊印《半哭半笑楼诗草》讥讽时政被清廷通缉,亡命上海,遂进入震旦公学。震旦学院肄业。早年加入光复会和同盟会。1907年起先后创办《神州日报》、《民立报》积极宣传民主革命。历任南京

历史人物 近代大书法家于右任的生平简介,于右任的人物事迹

他是清朝光绪年间举人,因刊印《半哭半笑楼诗草》讥讽时政被清廷通缉,亡命上海,遂进入震旦公学。震旦学院肄业。早年加入光复会和同盟会。1907年起先后创办《神州日报》、《民立报》积极宣传民主革命。历任南京

叶挺怎样死的

飞机失事,遇难身亡。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叶挺于1938年1月出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军长,被皖南事变后《新华日报》上的周恩来题词授予国民革命军中将军衔。1938年,叶挺亲率部粉碎了日军对皖南的

国民党史 于右任

于右任原名伯循,字右任,民国后以字行,陕西三原人。生于1879年5月10日。曾中秀才、举人,并任商州中学堂监督。1904年因言革命,被地方当局追捕,亡命南京、上海。在上海得马相伯帮助,入震旦学院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