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定均下令厚葬的张灵甫为何一身解放军军装下葬

Posted 司令员

篇首语:知识,只有知识,才能使人成为自由的人和伟大的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皮定均下令厚葬的张灵甫为何一身解放军军装下葬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皮定均下令厚葬的张灵甫为何一身解放军军装下葬

核心提示:那位下令厚葬张灵甫的6纵副司令员皮定均(后曾任福州军区司令员,1976年7月死于飞机失事),亦被授予中将军衔。据说张死时军服破污不堪,不得已下葬时换了一身解放军军装。6纵政治部主任谢胜坤还让人花1000元钱,购买了一口4寸厚的楸木棺材,用新白布裹尸,安葬于附近村民的地瓜窖内,墓碑上书“国军整编第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将军之墓”。 张灵甫 资料图 本文摘自:环球网,作者:徐世平,原题:下令厚葬张灵甫的解放军副司令员究竟是谁? 我第一次见到张灵甫的照片,是在凤凰卫视对他最后一任妻子王玉玲女士的访谈节目中。说实话,当时有点惊愕。张灵甫,身高一米八六,可说是英俊潇洒,相貌堂堂。小时候看《红日》,“张军长”的形象实在不咋样。这种反差,即使你有再多的心理准备,也是难以接受的。难怪王玉玲会说,电视剧《红日》中李幼斌演张灵甫,似乎是不合适的。 关于张灵甫的评价,现在似乎中性多了,即抗日有功,内战有错。其实,倘若不是死于内战,张灵甫的结局或许会有改变。于斯而论,任何个人,在历史的沉浮之中,都是茫然而无助的。 张灵甫是北京大学历史系学生,后就读于黄埔军校。他在北大读书时期,正是中国革命风起云涌之时,他之所以选择国民党,主要出于追随孙中山先生的想法,认为国民革命才能救中国。张灵甫是黄埔四期学生,同学中有胡琏、林彪、刘志丹、袁国平、李弥、文强、唐生明、谢晋元、李运昌等人,这些人后来都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林彪、刘志丹且不用说,袁国平则是新四军政治部主任,后牺牲于皖南事变。至于文强,当年曾是这批同学的一班之长、毛泽东的表弟,先入中共,后脱党,官至国民党中将,后在淮海战役中被俘。张灵甫参加淞沪抗战之时,他的同学谢晋元也在四行仓库激战,并誉满天下。然而最终,同学间还是站在了生死相搏的对立面。 张灵甫人生的污点之一,是1936年发生的“杀妻案”,他时任胡宗南第一军辖下的一团之长。关于其杀妻动机,说法多样,不外乎两大类,一是怀疑其妻背叛,二是怀疑其妻通共,他最终被判入狱10年,这说明了张灵甫铁血之一面。可后任妻子眼里的张灵甫,则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儒雅可敬,怜香惜玉,这令后人百思不得其解。看来,张灵甫或许是一个以“忠诚”为天条的人。这也注定了他跟着蒋介石一条道走到黑。当年黄埔学生中,像他这样的人实在不少。 孟良崮是张灵甫人生的终结。或许历史学家更多地着墨于国民党军队的不得人心、相互倾轧,但张灵甫本人的性格也是其败因中十分重要的一面。他做任何事情,都兢兢业业,不打折扣,这种职业军人的作派,最后却致他于死地:急行冒进,孤军深入,即使你有天大本事,也难逃被围歼的命运。据说,这是张灵甫的“第一次败仗”。可叹的是,《红日》中见死不救的国民党军58师师长李天霞,也是张灵甫在黄埔军校的同学(有说是三期,但黄埔同学录则明确列为四期),同学尚且如此,还能说什么?有意思的是,张灵甫其时军衔为中将,死后追授上将。而参与围歼张灵甫74师的华野1纵司令员叶飞、4纵司令员陶勇、6纵司令员王必成、8纵司令王建安、9纵司令员许世友,1955年有三人被授上将,两人授中将。那位下令厚葬张灵甫的6纵副司令员皮定均(后曾任福州军区司令员,1976年7月死于飞机失事),亦被授予中将军衔。《红日》中沈振新的原型,据说就是6纵司令员王必成。战争在影响历史进程的同时,也在改变人的命运。 张灵甫是陕西长安人。据说他爱家乡,爱父老,每次回家都在30里处下马,不穿戎装。然而,他最终马革裹尸,没能回归故里。据说张死时军服破污不堪,不得已下葬时换了一身解放军军装。6纵政治部主任谢胜坤还让人花1000元钱,购买了一口4寸厚的楸木棺材,用新白布裹尸,安葬于附近村民的地瓜窖内,墓碑上书“国军整编第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将军之墓”。同年,蒋介石亦在南京为张灵甫立纪念碑。然而岁月流逝,当年坟丘墓碑和纪念碑已不复存在。50多年后,王玉玲托人辗转寻回张灵甫遗骨,安葬于上海浦东的玫瑰墓园。遗骨葬上海而不归故里,似乎也是其妻王玉玲的想法,毕竟,他们当年是在上海结的婚。新婚当夜丈夫即坐火车去南京的情景,或许是王玉玲终身难忘的事情:“当年有幸识夫君,没世难忘恩爱情。四七硝烟伤永诀,凄凄往事怯重温。” 《红日》的重拍引发了各种议论。有人说,张灵甫被美化了;亦有人说,张灵甫不够英俊潇洒。窃以为,对故去之人,不管是张灵甫还是旁的什么人,都应该宽容大度点。毕竟,我们读历史,主要是用来感悟的。 《同舟共进》2008年第11期,作者:徐世平(作者系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副主任),原题:《战场上与银幕上的张灵甫》

相关参考

张灵甫死后蒋介石为何让汤恩伯当众下跪?

1947年,汤恩伯奉命率军对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其第一兵团的主力——张灵甫的整编74师前进到沂蒙山区的坦埠附近,其他部队没有及时跟进,结果,整编74师在孟良崮高地,被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全歼。蒋介石的

55年毛泽东为何破例批示皮定均由少将晋中将

1944年9月,皮定均在河南省林县与太行军区第七分区和太行第七地委领导同志合影。画圈者左为皮定均,右为张力雄。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佚名,原题:1955年评军衔毛泽东曾破例批示“皮有功、少晋中”19

孟良崮之战粟裕为何打败张灵甫 一张旧照透露真相

核心提示:这里给大家欣赏一幅十分经典的画《敌人在那里》。这幅画讲述了孟良崮战役的一个镜头。原题:粟裕为何能打败抗日名将张灵甫,这张照片说明了战神不败的秘密!解放战争中孟良崮战役可以说是关键性的一战,此

孟良崮战役,蒋介石亲自督战,李天霞为何宁死不救张灵甫

大家都知道1947年初,蒋介石调集40多万大军对山东解放区发动了重点进攻。此时,踌躇满志的蒋介石或许没有想到,他将要接受的是一场惨败。由于张灵甫率领的号称“御林军”的整编74师在孟良崮战役中全军覆没,

孟良崮战役中,张灵甫的整编74师,为何2天就被粟裕轻易全歼

大家知道孟良崮战役是国共内战期间,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在沂蒙山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运动战和阵地战相结合的重大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取得了战役的胜利,国民党军整编第74师被完全消灭。完全消灭这

原始材料揭秘孟良崮战役张灵甫被击毙细节

对于1947年国民党军队整编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被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击毙的描述,华东野战军参加过孟良崮战役的有关指战员的回忆著作、人民解放军军史著作、中共党史著作,以及台湾方面的相关著作等,至今描述各

开国中将皮定均的三个外号

1955年评衔时,皮定均按资历,原报少将军衔。传说毛泽东主席有批示,一说为“皮有功,少晋中”,另一说为“定均有功,由少晋中”。为此,1955年,皮定均被授予中将军衔。皮定均去世后,家人查遍档案,不见真

张灵甫古城杀妻轰动一时,战死孟良崮蒋介石老泪纵横

data-filtered="filtered"张灵甫  提起孟良崮战役,世人都知道该战役中的国民党军队是整编七十四师,号称国民党的五大主力之一,是蒋介石指定的典范部队。该师师长便是“杀身成仁”的张灵

皮定均的“犟脾气”,军令如山倒,不吃回头草

皮定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中将,安徽省金寨县代家岭人。皮定均将军有三个绰号,一是“皮山君”,二是“皮山公”,三是“皮骡子”。前面两个很轻易懂得,是赞扬皮定均接触既勇敢又机智。后背一个是说他脾性大,有犟

皮定均的“犟脾气”,军令如山倒,不吃回头草

皮定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中将,安徽省金寨县代家岭人。皮定均将军有三个绰号,一是“皮山君”,二是“皮山公”,三是“皮骡子”。前面两个很轻易懂得,是赞扬皮定均接触既勇敢又机智。后背一个是说他脾性大,有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