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上演榜下捉婿的闹剧

Posted 进士

篇首语:生活的真谛从来都不在别处,就在日常一点一滴的奋斗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朝上演榜下捉婿的闹剧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朝上演榜下捉婿的闹剧

“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这句诗出自王安石。金明池,就是北宋科举考试后放榜的地方,绿衣郎就是及第的进士。王安石这句诗,描写的正是宋朝“榜下择婿”的婚嫁之风。 王安石 >科举取士,是宋朝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在官职升迁速度上,科举及第的官员是其他途径入仕之人所不能比拟的。宋朝的高级官员中,科举出身的占了压倒性优势。北宋的正副宰相,九成来自于科举,南宋的比例更高,正所谓“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在宋朝,读书人卧薪尝胆,寒窗苦读,如果立下誓言“不及第不成家”,不会被嘲笑为书呆子,甚至会博得赞扬和鼓励,有志向的好男儿何患无妻。连宋真宗都在诗中表达了这层意思:“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 >宋真宗 >宋朝的士大夫官僚,本身就是科举制度的最大受益者。他们对官僚阶层的好处有深切的亲身体会,所以,嫁女儿的时候,自然把目标对准及第进士。首先,他们的女儿可以因此过上富贵的日子,天下父母皆有这样的心愿。其次,进士将来做官、升迁,和岳父一家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好处自不待言。 >宋朝商业的发达昌盛,造就了不少富绅豪门。宋真宗时,宰相王旦说,当时京城家产在百万贯级别的有很多,十万贯的更是比比皆是。虽然宋朝商人的地位提高了很多,官府对商人也宽松开明,但是他们的地位仍然不能和官员相比。他们嫁女儿的时候,要是能和一位官员结亲,不仅他们的财产能得到保护,将来做生意也更有方便之门。 >在种种合力下,进士成为宋朝最吃香的择偶对象也是自然。高学历固然在婚姻市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可是毕竟属于稀缺资源,因此对进士的争抢呈现出空前激烈的局面,甚至到了抛开一切世俗条件比如八字、出身和婚姻状况的地步。 >金明池边唱榜完毕,进士们解散的时候,场面就开始失控。达官富绅们领着家丁冲着刚刚属意的目标一拥而上,生怕落后。进士们如同绑架一般,被簇拥着离开。跌跌撞撞地被带到一座座豪宅,进士们要面对这样的场面:对方会苦口婆心地陈述把自己女儿嫁给进士的美好愿望。 >有位及第进士,看着也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抢到他的这家主人把自己的女儿以及家庭条件一一显摆一番,试图说服这位年轻进士成为他的女婿。这位进士也真是心大,刚刚被争抢时,也不见拒绝反抗,此时更是淡定,他鞠躬表示谢意,然后说:“实在对不住,这事我一人还做不了主,得回家跟老婆商量商量。”这幽默倒是幽默,可这番话也太让主人尴尬了。 >殿试之前,考生和其他人并不知道是否能成为进士,为了在择婿上占据先机,有的人家也会事前预判,选定女婿,这叫榜前择婿。这是考验眼光的一种选择,宰相李沆就有这样的眼光。他看中了当时一个叫王曾的考生,提前让女儿和他就办了婚事。李沆说判断王曾就算这次不及第,将来也是做宰相的料。王曾没辜负李沆,刚完婚就考中了状元,可谓名副其实的双喜临门。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这首《春日》的作者,是宋朝的大学问家和大教育家程颢。程颢在参加科举考试时,就是被当时的御史中丞彭思永榜前择为女婿的。前面提及的状元冯京的岳父富弼,其实也是宰相晏殊榜前择婿选定的。 >晏殊 >榜前择婿虽然是先下手为强,但万一失手,已成婚姻事实的女婿没考中进士,就追悔莫及了。榜前择婿的这种风险性,决定了它没有榜下择婿那么普遍。当然也有人想出一个办法,取两者之长,既先下手,又暂时没有婚姻事实,这就是榜前约定,榜后成婚。 虽说进士是择偶的吃香人选,但进士并没有那么容易考取。根据史料记载,宋朝进士及第的平均年龄是三十六岁左右,基本上比当时的法定结婚年龄大了二十岁。 宋朝有些女子和家人的择偶观也到了非常固执的地步,非进士不嫁。进士毕竟是少数,宋朝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每届进士及第的也就几百人。僧多粥少,结果就出现了一批耐心等待的大龄剩女。更有甚者,一辈子不降低条件,终身未嫁,比如程颢的女儿便是如此。 以此看来,榜下捉婿,在宋朝真是让几家欢乐几家愁。

相关参考

科舉時代婚姻觀念的真實寫照——榜下捉婿

“點狀元、做駙馬”,這是科舉時代常被提及的一大盛事,事實上,自科舉制度誕生以後,不僅徹底打破了門第藩籬,也在婚姻觀念上發生了極大的改變,榜下捉婿就是當時社會的一個真實寫照。一魏晉南北朝時期,朝廷選官遵

宋朝历史 七十岁老进士也难逃遭抢

 宋朝“榜下捉婿”:七十岁老进士也难逃遭抢  科举制度发展到宋代变得更加完善和严密。作为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也受到了统治阶层的空前重视。虽然在宋代,科举还并未成为进入

历史人物 隐情是什么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自古以来就被看成是人生的四大幸事。一举成名天下知,更是许多皓首穷经的学子一辈子的殷切盼望。野鸡飞上枝头变成金凤凰,又被富贵之家“榜下捉婿”,尤其是那些显

历史人物 隐情是什么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自古以来就被看成是人生的四大幸事。一举成名天下知,更是许多皓首穷经的学子一辈子的殷切盼望。野鸡飞上枝头变成金凤凰,又被富贵之家“榜下捉婿”,尤其是那些显

汉朝历史 要实权、玩禅让,上演政治闹剧

  一旦有权在手,就又想打更高的如意算盘,世间的野心家大抵如此。>>  在平帝即位以前,始终是一个躲在幕后的神秘人物,没有显著的政绩,也没有高明的政见,更没有满腹经纶,只在道德人品上有口皆碑,但当时没

要求“英国接管香港” “港独”英领事馆外演闹剧

6月4日,曾因擅闯驻港部队军营博取眼球的“港独”组织“香港人优先”又一次上演了一出闹剧。他们连同几个港独组织,当天前往香港中环的英国领事馆和驻港部队军营外举行所谓“集会”,打出港英殖民政府旗帜并请愿“

明朝历史 明武宗朱厚照最爱玩的“亲征”闹剧

明代正德十五年(1520年)闰八月,明王朝上演了一出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在南京皇家广场上,军旗飘扬,警戒森严,发动叛乱未遂被擒的宁王朱宸濠身带枷锁跪在广场中央,只听得战鼓声响,当朝皇帝明武宗一身戎装,

美军在英留下大量私生子

导读:美军在英国留下大量私生子?乍听上去,觉得很惊讶!近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公布了一份解密档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三年里,驻扎在英国的美军上演了一出荒唐的性闹剧。究竟是怎样的一出闹剧呢,我们来看

小凤仙只是蔡锷的掩护者,并非知音,看来世人都被骗了

孙中山和黄兴是辛亥革命的两个主角,这其中,真正突出的配角却另有其人,那就是:蔡锷。民国初年,北京接连上演了两场丑剧,分别是来自袁世凯的「”登基称帝”的闹剧,以及张勋的「”复辟之路”上的闹剧。现如今,以

王羲之与东床快婿的关系 王羲之趣味小故事

  东床快婿,指为人豁达,才能出众的女婿。其实不用小编多作解释,大家应该也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但是这个词语,与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有关,因他而生想来大家就不知道了。  王羲之出身魏晋名门世家琅琊王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