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没考上 国家有优惠

Posted 进士

篇首语:遇到一些人,知道一些事,才能懂的理解与珍惜,才能看清自己的方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多次没考上 国家有优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多次没考上 国家有优惠

大宋嘉佑六年三月六日 阴 寒 今天圣驾亲临,除了酒、果子之外,还特意安排了寒食节的吃食,我猜,是凉面。 >阅卷进入三审环节,阅卷场所也改名叫详定所。 >阅卷官都是一时俊杰,判度支勾院司马光被抽调过来担任进士初考官,和他来自同一部门的同事王安石,则担任详定官。 司马光,时任判度支勾院王安石,时任度支判官特奏名进士三十八人名单冒着热气出炉,说起这特奏名进士,可是大宋的特色。 >我宋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要是能博个进士出身,如登龙门。全国考生那么多,录取名额又有限,自然有人运气不好或水平不够,到老也考不上。 >进士考试本来就特别难,唐代就有“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意思是五十岁能考上进士,已经算很出息了。 >一些人老考不上,就会打别的主意,比如投奔西夏、契丹这些不友好邻邦,混个一官半职,说不定里面就有些具备真才实学的家伙,等于给竞争对手培养了人才。更可怕地是冒出《水浒传》里吴用那样的角色,为反贼当军师,在体制内他们未必有多大破坏力,可钻起体制的漏洞来,一个顶十个,所以,无论如何得给他们一条活路。 >针对这种情况,国家正式推出优惠政策,一些老是考不上的,即便考试不合格,也由礼部报上名字,马马虎虎算是通过考试,这就是特奏名进士。这是宋代的国家福利,其他朝代都不允许这么做。 >仁宗一朝对特奏名进士的年龄作了限制,规定年过五十、参加过五次进士考试都不中的老司机,准许通过。当然,特奏名进士的官职不会太高,属于荣誉型的,最多算个安慰奖。 >有人会问,进士三年才考一次,参加五次考试,至少得要十五年,白首穷经,不是把人一生的精力都耗光了吗? >其实科考本来是一年一次的,直到仁宗皇帝死后,英宗即位,才改为三年一次,恐怕也是因为每年这么政策性考生,累积起来不好安排工作吧。 三月七日 晴 >今天编排进士的卷子,圣驾莅临,继续行拜礼。圣上特意赐寒食酒两壶,一盒果子,可以拿回家分享。另外还有酒、食物和果子,我怎么觉得是在参加大型活动呢? 三月八日 晴 >阅卷工作进入尾声,今天开始将进士试卷呈送圣上,御药院内监现场做了记录,我们继续编排进士、诸科等第名次。 三月九日 清明 雨 >阅卷工作结束,向圣上启奏,将“焻”字号试卷重新详定。封弥官确认了所有试卷等级,防止有人再动手脚,就等着圣旨下来发榜了。 >今天照例有酒食果子,为期十一天的阅卷终于完成了! 这次考试的状元是……我先卖个关子,下一回,继续讲这个状元的故事。

相关参考

为什么连个举人也没考上? 贪官和珅胸罗万卷

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和珅在咸安宫官学读了十来年书,“十年寒窗”苦读,又有当时京师最好的老师教授,不但精读了四书五经、满汉典籍,还学习了骑马射

苏洵为什么是唐宋八大家里唯一没考上进士的?

三字经里有这么一句“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这名话说的就是北宋朝著名文学家苏洵。字面上意思是苏洵二十七岁了,才开始发奋读书。但是我们一想不对啊,苏轼与苏辙都是苏洵教出来的,苏洵二十八岁时得了...

解密:和珅胸罗万卷为何却连个举人也没考上?

和珅在咸安宫官学读了十来年书,“十年寒窗”苦读,又有当时京师最好的老师教授,不但精读了四书五经、满汉典籍,还学习了骑马射箭、满蒙藏文。在当时多数贵族子弟热衷于提笼架鸟、游嬉浪荡的风气下,说他是“有志青...

解密:和珅胸罗万卷为何却连个举人也没考上?

和珅在咸安宫官学读了十来年书,“十年寒窗”苦读,又有当时京师最好的老师教授,不但精读了四书五经、满汉典籍,还学习了骑马射箭、满蒙藏文。在当时多数贵族子弟热衷于提笼架鸟、游嬉浪荡的风气下,说他是“有志青...

清代最懂西学的人,要为一个举人来回考试,最后也没考上

谈及我国近代史,不能不提启蒙思想家严复。严复最大的功绩就是翻译了《天演论》等诸多西洋学术名著,为近代国人开启民智。严复学识丰富无可辩驳,康有为称他为「”精通西学第一人”,梁启超也盛赞他「”于中学西学皆

有能力考上状元 看脸的朝代

适逢高考,很多人都戏称这是最后一次不用看脸的竞争。然而,有这么一个朝代,在当时的“高考”,也就是科举制度中,却将外貌作为选取状元的一个重要标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相传,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因长

3岁丧母、11岁丧父,考上清华又被开除,他29岁不顾妻儿跳江而亡

人的一生,有坎坷,有顺遂,有得意,也会有不如意。而我们今天的这位主人公,幸运之神似乎从来没有眷顾过他,他就是著名的民国才子朱湘。3岁丧母、11岁丧父,长大后通过不懈努力考上清华却又被开除,成家后,儿子

3岁丧母、11岁丧父,考上清华又被开除,他29岁不顾妻儿跳江而亡

人的一生,有坎坷,有顺遂,有得意,也会有不如意。而我们今天的这位主人公,幸运之神似乎从来没有眷顾过他,他就是著名的民国才子朱湘。3岁丧母、11岁丧父,长大后通过不懈努力考上清华却又被开除,成家后,儿子

写错字的危害很大,古代徽州有个人考上状元,因为错字惹了大祸

说到鲍姓,很多人会想到安徽黄山市歙县的棠樾牌坊群,这是全国都比较有名的旅游景点,这里除了牌坊,还有很多祠堂,除了男祠,还有女祠。不过你不知道,在歙县的鲍姓里面竟然有一支是三点鲍,这是他们祖上就写错了吗

为什么张元素没成为金元第五家 中医大家张元素

张元素,金朝的中医大家,字洁古,生死年月不详。从小就聪明绝顶,在八岁的时候就是“童子举”,不到27岁考上了进士,可谓是一帆风顺,但是到了进士,他的政治生涯因为犯了“庙讳”而走到了尽头。张元素弃政从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