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80仍不服输 谈一事常流泪

Posted

篇首语:我以为我们之间的故事是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事情,后来我才发现,在念念不忘的日子里,我遗忘了我们之间的故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年过80仍不服输 谈一事常流泪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年过80仍不服输 谈一事常流泪

原题:警卫团长眼中的毛泽东:年过八十仍像青年不服输,回忆一事常流泪 1953年5月上旬,中央警卫团成立。曾担任毛泽东警卫员、警卫队队长的张耀祠,此时被任命为中央警卫局副局长兼中央警卫团团长。 >从参加红军时站的第一班岗就在毛泽东办公室门口,到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央警卫团团长,张耀祠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光都是在伟人毛泽东身边度过,并有机会近距离见证了一代伟人的风采…… >按编制序列,中央警卫团代号为8341部队,建制归中央军委总参谋部领导,警卫任务归中央公安部九局领导。 >“‘8341’只是我们这支部队的一个代号,名义上叫团,实际上的编制是师的编制,待遇也是按照师的级别给的。”坊间曾有各种对“8341”来由的说法,张耀祠都否了:“有人说什么开国大典后,毛主席派人访老道,老道写了‘8341’这几个数字,毛主席就把它作为自己警卫部队的番号。有人说,这个代号前两个数字预示毛主席活到83岁,后两个数字预示他自遵义会议起在位41年。还有人说,毛主席在早年闹革命时,得到的第一支枪的编号是8341。这些都是谣传,不应与8341对号入座,那纯粹是一个巧合,我澄清一下。” >   >据张耀祠介绍:中央警卫团成立之初,是近千人的建制。不到两年,担负的任务加大,人员有所增加。特别是有很长一段时间,人民大会堂、天安门、钓鱼台国宾馆、毛家湾、北戴河和中央领导人及外宾行车路线的安全,都由中央警卫团负责。随着警卫任务的增加,到1968年,这支部队便增加到了数千人。 >作为中央警卫团团长,张耀祠大部分时间都在毛泽东主席身边。他说:“内卫是8341部队一中队,无论是毛主席在中南海,还是外出到各省市巡视工作都紧跟不离。” >1955年初,毛泽东迫切需要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提出要中央警卫团一中队战士轮流回乡探亲搞农村调查工作。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前院接见警卫团一中队全体成员时说:“今后你们就是三项工作,一个是保卫工作;一个是学习,学文化;再加一个调查工作,以看家为名回去调查工作……你们回到家乡,要尊重父母,尊重老百姓,尊重区乡干部,不要摆架子……你们要尽量参加生产劳动,同群众打成一片……要向农民宣传党的政策……” >   >遵照毛主席的指示,警卫团一中队分期分批安排队员回各省探亲搞调查工作,将了解到的第一手材料综合起来,向毛泽东汇报。 >1953年12月底至1954年3月初,毛泽东带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起草小组来到杭州。他自己住在刘庄,起草小组住在北山,张耀祠带领一支警卫部队分驻两地担任安全保卫工作。 >起草首部宪法,一切工作都要从头开始,工作量很大,非常紧张和劳累。在此期间,毛泽东仍然风雨无阻地坚持爬山锻炼。 >毛泽东工作之余的一大乐事便是爬山。张耀祠随同毛泽东一起爬山,安排警卫保障他的安全。毛泽东外出爬山,全凭兴之所至,事先并没有计划——这给警卫工作带来困难,无法事先侦察道路、沿途警戒。这让包括张耀祠在内的警卫人员都非常头疼。 >要爬哪座山,什么时候去,他首先就定好了,直到临走的时候才告诉警卫人员。他反感兴师动众,提前清场警卫。警卫人员只好跟着他走,一说好了方向,警卫人员马上就赶过去,在前面搜索。保障安全的各方面都要想到,责任重大,丝毫不能马虎。 >   >毛泽东通常是下午4时左右外出爬山,大约到晚9时“打道回府”。他爬山不紧不慢,走一阵,坐下来略歇歇。为了毛泽东的安全,张耀祠最初曾给毛泽东戴墨镜、戴大口罩,毛泽东很不高兴。 >除了爬山之外,毛泽东喜爱游泳。张耀祠记得,毛泽东游过北戴河、长江、珠江、赣江、钱塘江等等。 随毛泽东到地方巡视,8341部队与地方警卫部队打篮球一直赢,毛泽东不高兴了,“到了地方,人家热情接待你,不要老想赢人家,要讲友谊、讲团结嘛”! 毛泽东年过八十,仍像个不服输的青年,曾找张耀祠掰手腕,比手劲。张耀祠摆出一副较量的架势,但没有用劲,有意让他赢,他一开始就使劲压住我的右手,张耀祠说:“主席!你的手劲真大,我比不过你。”他哈哈大笑,兴致很高。 张耀祠回忆说,直到晚年,毛泽东还十分留恋井冈山和长征的岁月。经常同他谈起红军过雪山草地的日子,教育他们不能忘本。每每讲到动情处,他的泪就不由自主地流下来。

相关参考

郭子仪年过80还妻妾成群,背后有何难言之隐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郭子仪的故事大家听过吗?从寿福来说,郭子仪活到了85岁,在人均寿命不超过35岁的古代,是相当罕见;从富福来说,郭子仪家中“良田美器,名园甲馆,声色珍玩,堆积羡溢,不可胜纪”。他

历史秘闻 郭子仪年过80还妻妾成群,背后有何难言之隐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郭子仪的故事大家听过吗?从寿福来说,郭子仪活到了85岁,在人均寿命不超过35岁的古代,是相当罕见;从富福来说,郭子仪家中“良田美器,名园甲馆,声色珍玩,堆积羡溢,不可胜纪”。他

历史军事 最大推力14.5噸,渦扇-10仍不滿足殲20需求,渦扇-15才是王道

眾所周知,航空發動機是整個飛機的核心,它的好壞直接決定著飛機的整體性能。無奈,由於我國缺乏性能先進的航空發動機,在過去幾十年中一直極大地限制著整個航空工業的發展。在上世紀80年代,我國開始了渦扇-10

杨尚昆在深圳期间工作繁忙 但常为何事谈深夜两三点

核心提示:传记组向彭德怀的战友杨尚昆同志了解情况的一段事。在红军时期,彭德怀任红三军团团长,杨尚昆担任政委。当时杨尚昆在深圳工作,公务十分繁忙,有时要忙到深夜12点。但是,即使到了12点之后,他还是放

因苦读而成为宰相最后却因一事自毁前途 匡衡

“凿壁偷光”是我们小时候常听的励志故事之一,在那个没有灯的年代,有个少年就偷偷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借旁边大户人家的灯光勤学苦读,这个少年就是匡衡,匡衡因为这个凿壁偷光的故事使他成为我们心中学习的榜样,

因苦读而成为宰相最后却因一事自毁前途 匡衡

“凿壁偷光”是我们小时候常听的励志故事之一,在那个没有灯的年代,有个少年就偷偷在墙壁上凿了一个洞,借旁边大户人家的灯光勤学苦读,这个少年就是匡衡,匡衡因为这个凿壁偷光的故事使他成为我们心中学习的榜样,

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第二封《不服输才会赢》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第二封不服输才会赢亲爱的约翰:在诚挚、热烈的爱戴中陶醉的感觉简直太好了!今天,我从芝加哥大学的学生身上深刻地体会到了这种美好的感觉。这也算是我建立这座大学的回报之一吧。而这

叶剑英访苏与铁木辛哥谈朱可夫被罢官说了些什么

核心提示:当晚两位元帅促膝谈心到夜半三更。交谈中提起朱可夫元帅最近被罢官一事,铁帅感叹地说:“很可惜啊,朱可夫是位帅才,战时他在我们骑兵军里是个出色的团长,我很了解他。后来打过许多漂亮仗,建立了不少功

爸爸是个爱国的人 东北军将领白凤翔女儿谈父亲

中新网呼和浩特6月4日电(李爱平赵殿武)“我知道爸爸是个爱国的人,有正义感的人……”87岁的白雅丽说起父亲白凤翔短暂的一生泪流满面。西安事变80周年之际,作为抗日英烈白凤翔的后人,87岁高龄的白雅丽老

爸爸是个爱国的人 东北军将领白凤翔女儿谈父亲

中新网呼和浩特6月4日电(李爱平赵殿武)“我知道爸爸是个爱国的人,有正义感的人……”87岁的白雅丽说起父亲白凤翔短暂的一生泪流满面。西安事变80周年之际,作为抗日英烈白凤翔的后人,87岁高龄的白雅丽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