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国民党士兵每天只有9两米 吃得不如日本军犬
Posted 士兵
篇首语:所谓一见钟情不过见色起意,所谓日久生情不过权衡利弊。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抗战中国民党士兵每天只有9两米 吃得不如日本军犬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抗战中国民党士兵每天只有9两米 吃得不如日本军犬
核心提示:不用说和日军士兵相比,国军士兵和日军的军犬比都黯然失色。在中国战场上的日军成年军犬,每天的食物标准包括大米150克、麦250克、白菜200克、牛肉350克或沙丁鱼400克、盐10克,还有其它几种口粮搭配。 本文摘自:凤凰历史,作者:一点资讯·历史教师王汉周,原题:舌尖上的国军 你无法想象抗战期间的真实伙食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5年,为了保证足够的战斗力,蒋介石政府的军政部就制定了严格的陆军战时伙食标准,其中规定:士兵每人每天大米1.5斤,罐头肉4两、干菜2两、咸菜2两、食盐3钱、酱油4钱。 看起来非常丰富,但实际上,整个八年抗战,国军士兵的主食仅为每人每天9两米。 “必须吃三顿饭” 根据二战军事学家估算,作战期间,一名普通士兵每日需耗费4000至7000卡的热量。就算非激战状态下的正常训练和驻扎,每日也有3000卡以上。以此标准计算,一名士兵作战期间的口粮,包括主食和副食在内,每天不能少于1.5公斤。 这样一对比,国军士兵的9两米就远远不足了。而就连这点儿可怜标准,都难以贯彻落实。 多数情况下,国军部队只安排两顿饭,上下午各一顿,也就是说,大多数士兵一天只有6两米果腹。只有最精锐的“铁马雄师”第五军,一天能吃到三顿饭。这还是蒋介石亲自下令“必须吃三顿饭”,才得以执行。 后方最受重视的黄埔学员也有三顿饭吃,他们还有四菜一汤,这已经是绝好的配备。至于普通士兵,副食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基本为零。 战事不紧时,伙夫出去买菜,买到青菜就吃青菜,买到萝卜就吃萝卜,但基本上都没油,都是盐水煮菜。伙夫偶尔能搞到一小块猪油,每次炒菜时在锅里擦上一圈儿,就算是开荤。要是什么都买不到,就用咸菜熬一锅汤,大家一人一勺凑合着吃。 据说,为了找一口下饭菜,驻扎云桂一带的部队,曾发明出把芭蕉的根儿剁成小块、搁水里泡三天,再切丝儿炒了吃。 如果连咸菜和八角根也没有了,就只能盐水泡饭,或者只吃白饭。但饭也不好吃。里面经常混有霉米、沙子、石子、粗糠、稻壳、稗子、老鼠屎和小虫子,苦中作乐的国军官兵,将其命名为“八宝饭”。 作为对手,二战日军士兵的伙食标准极其完整而精细。仅甜食一项,就有奶糖、水果糖、饴糖、巧克力、果冻、柿饼、水果罐头、炼乳、羊羹诸多种类。 不用说和日军士兵相比,国军士兵和日军的军犬比都黯然失色。在中国战场上的日军成年军犬,每天的食物标准包括大米150克、麦250克、白菜200克、牛肉350克或沙丁鱼400克、盐10克,还有其它几种口粮搭配。 国民党内部,也有一支“武装到牙齿”的部队,那就是空军。 作为国民党重点培养和宋美龄亲自掌握的部队,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时期,飞行员每天也有肉、鸡蛋和牛奶享用。 而实际发挥更大作用的陆军,被外国人评价为“乞丐部队”,就连病号饭都是凑合,最有名的是白糖煮面糊,有窝头吃,就很不错了。相关参考
导读:自从世界上有战争以来,犬一直是军人的得力助手,在战争中累建战功;就是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它仍活跃在世界各国的军队中,战斗在公安和国防线上,担负侦察、追踪、反特、防暴等特殊任务。在中国近代历史上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挑起事端,在中国东北发动侵华战争。当时,日军被称为是“亚洲最精锐的军队”,用约克公爵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日军一个师团抵得国民党士兵3个军。”但是,抗战中日军伤亡比中国军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挑起事端,在中国东北发动侵华战争。当时,日军被称为是“亚洲最精锐的军队”,用约克公爵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日军一个师团抵得国民党士兵3个军。”但是,抗战中日军伤亡比中国军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挑起事端,在中国东北发动侵华战争。当时,日军被称为是“亚洲最精锐的军队”,用约克公爵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日军一个师团抵得国民党士兵3个军。”但是,抗战中日军伤亡比中国军
慰安妇悲惨生活:每天平均接待370多名日本士兵 《广辞苑》上可以找到"慰安妇"这一词条,其解释为:"随军到战地部队,安慰过官兵的女人。"这一称谓,包含着她们的悲哀。自那以后已经过去28年
“这可是日军占领清华大学的铁证!”看到清华大礼堂的老照片时,王锦思睁大了眼睛。近日,这位民间收藏家从日本购得两本侵华日军士兵拍摄的相册,其中不少照片记录了日军在清华园内活动的景象。照片来源:花两万元从
前段时间一部名为《二十二》的纪录片,将所有人的目光吸引到了一个很沉重的话题之上——慰安妇。慰安妇是日本侵华期间,推行的一种军队性奴隶制度。这是一项非常反人类的制度,它的存在挑战了人类良知的底线,也让无
「这可是日军占领清华大学的铁证!」看到清华大礼堂的老照片时,王锦思睁大了眼睛。近日,这位民间收藏家从日本购得两本侵华日军士兵拍摄的相册,其中不少照片记录了日军在清华园内活动的景象。 照片来源:花
「这可是日军占领清华大学的铁证!」看到清华大礼堂的老照片时,王锦思睁大了眼睛。近日,这位民间收藏家从日本购得两本侵华日军士兵拍摄的相册,其中不少照片记录了日军在清华园内活动的景象。 照片来源:花
“这可是日军占领清华大学的铁证!”看到清华大礼堂的老照片时,王锦思睁大了眼睛。近日,这位民间收藏家从日本购得两本侵华日军士兵拍摄的相册,其中不少照片记录了日军在清华园内活动的景象。 照片来源:花两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