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竟成财政“无底洞”
Posted 漕运
篇首语: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京杭大运河竟成财政“无底洞”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京杭大运河竟成财政“无底洞”
作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申向洋 京杭大运河历史悠久,自隋朝开通之后,就成为沟通中国南北的重要水利工程。不论对于隋炀帝的评价如何,京杭大运河的在中国历史上功能之大却不可否认。运河的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攻王朝政府运粮和调配物资所用,其次才是商业功能。京杭大运河开通之后,历代王朝都对它进行了适当的建设和调整。元代建立之后,由于京杭大运河时常淤塞,所以对其进行了裁弯取直的做法,而明朝在其基础上又进行了大量的疏浚和后期建设工作,再进一步开发利用价值的同时,花费巨大。 >京杭大运河地图 >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应天,“江西、湖广之粟浮江直下;浙西、吴中之粟,由转运河;凤、泅之粟,浮淮;河南、山东之粟下黄河”,使得京杭大运河的运输价值难以凸显。因此,明初,统治者缺乏对于运河的重视。明成祖朱棣即位之后迁都北京,由于此时中国沿海倭寇为患,海上海盗四起,海运难以发挥实际效力。因此,出于运输兵员、物资等的需要,京杭大运河重新进入明朝统治者的视野。但是,此时的大运河缺乏日常的维护和建设,运河事故频发,闸漕、河漕的故障更为突出。据《明史·河渠志》记载:“淮、扬诸水所汇,徐、兖河流所经,疏瀹决排,繄人力是系,故闸、河、湖于转漕尤急”。至宣德年间“自长沟至枣林闸百二十里,沙土淤塞,漕舟难行”。 >朱元璋 >漕运乃军国大事,关系到政权的稳定。为了解决漕运问题,朝廷出台了严密的规定用以改善漕运现状,比如说浅船用水不得过六拏”、“启上闸即闭下闸,启下闸即闭上闸”、 “冬闭春启,蓄水以待运船”等,因此,时人以“一闸走一日,守闸如守鬼”来比喻当时的航运政策。为了疏浚河道,朝廷大量征调河工,人数以万记,比如常设性夫役就有坝夫、堤夫、浅夫、溜夫、闸夫、泉夫等。另据《漕河图志》记载,“漕河夫役,在闸者,曰闸夫,以掌启闭; 溜夫,以挽船上下;在壩者,曰壩夫,以车挽船过壩;在浅铺者,曰浅夫,以巡视堤岸、树木、招呼运船,使不胶于滩沙,或遇修堤濬河,聚而役之,又禁捕盗贼;泉夫,以濬泉;湖夫,以守湖;塘夫,以守塘;又有捞夫调用无定;挑港夫,征用有时”,“ 定役夫,自通州至仪真瓜州,凡四万七千四人”。 >京杭大运河 >至于花费的金钱,则更是巨大,如嘉靖十四年吏部左侍郎霍韬云:“查徐州杂役,岁共出洪夫一千五百有奇,复有浅夫、闸夫、泉夫、班夫、马夫等役。洪夫一役,工食银十二两,岁即一万八千两,其它各役,不可究言……徐州之民,仅二万户,杂户如此,民何以堪。”嘉靖二十三年“漕河夫役,山东独当其冲,编佥特为繁重……原额均徭编银四万九百余两,该夫役一万四千二百余名,约计雇役该银一十三万四千六百余两,如往年河道有事之时,又须召募,工食银两无从措置。” >综上所述,有明一代,特别是明后期,花在京杭大运河上的人力物力不计其数,沿岸百姓在漕运的层层盘剥之下也是苦不堪言。可以说,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历史上,一条运河,“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参考文献: >1、张廷玉:《明史》。 >2、王琼:《漕河图志》。 >3、孙旬:《皇明疏钞》。 4、蔡宏恩:《明代京杭运河通航效率研究基于通航状况的成本分析》,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欢迎朋友们订阅近代中国!相关参考
出处《后汉书·耿合传》帝(刘秀)谓合曰:“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久者事竟成也。”释义“久”终于。只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决心,事情,最终能成功。也作“有志者事竟成。”故事有一次,刘秀派
本文摘自:《文史天地》2010年第10期,作者:常强,原题:《宦官竟成顾命臣》张居正、冯保,政治上有所建树,却过不了金钱关。惜哉!本站网剧《万历首辅张居正》在电视上的热播,引发了新一波追觅中国古史的高
耿弇耿弇曾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收取46郡、300余城,败延岑、平齐鲁、攻陇右,官拜建威大将军,封爵好畤侯,功勋显赫,死后追谥“愍侯”。耿弇“有志者事竟成”>刘秀派耿弇去攻打张步。在当时,张步的军队实力相
飞旋的车轮竟成凶手——“舞后”邓肯葬身车轮伊莎多拉·邓肯,她以独特的舞姿震动了20世纪初的西方舞台。她是当代最伟大的舞蹈家,是舞蹈艺术的伟大革新者。1927年9月14日,正当她的艺术成就和名声达到顶峰
曾国藩与左宗棠闹别扭曾国藩是文质彬彬的理学家,城府很深,克己复礼的功夫堪称一流;左宗棠是武健书生,有霸才而行王道,率性豪宕,不会作假,也不愿作假,高兴活出自己的天然本色。这两人一寒一热,一卑一亢,一个
王克敏(1876~1945),字叔鲁。中国近代的政治人物,1937年日本扶植的傀儡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首脑之一。1876年5月4日生于广东,祖籍浙江杭州,曾经中过举人;1900年以清国留学生监督
王克敏(1876~1945),字叔鲁。中国近代的政治人物,1937年日本扶植的傀儡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首脑之一。1876年5月4日生于广东,祖籍浙江杭州,曾经中过举人;1900年以清国留学生监督
在诸多亡国之君中,恐怕很难再找出像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帝这样,是在殚精竭虑、日理万机的情况下无可奈何地用死来宣告自己王朝的覆灭,也很难再找出一个想尽办法救国而不为自己的家族考虑后路的末代皇帝。崇祯可以把皇
本文参考了李少林《后唐入汴之役研究》中关于此战的分析部分。前情提要安史之乱后,唐朝廷已经无力对投降的叛将们进行彻底的清算,为了安抚,准许他们在叛军先前统治的河北地区就地担任节度使。于是,治所在镇州(今
公元211年,秦始皇剪灭齐楚燕魏赵韩六国,建立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不过,对于刚刚新生的秦王朝,秦始皇没有丝毫志得意满,一方面北筑长城,指派蒙恬在长城一带驻防三十万大军。另一方面,